中午,我做了土鸡炖山药,跟遥哥共进午餐。
我刚挑了一块带骨的鸡肉,用筷子夹着啃。遥哥在旁边冷不丁冒了一句:“妈妈,你能不能不要这样吃。”
我愣了一下,然后下意识地反问:“那我应该怎么吃?”
然而话音刚落,我就觉察到问题了。是不是我最近不止一次对他说了“你能不能不要。。。”于是他也习得了用这样的方式跟我说话?
“你能不能不要光着脚在地上走!”
“你能不能不要把不吃的饭菜往地上扔!”
“你能不能不要爬到桌子上!”
……
Oh no!这个“不”语言已经够无力,还加上个“能不能”,简直弱爆了!然而,这正是我们许多妈妈(包括我)习惯性的表达啊,确切地说,这就是我们本能的反应。可我们不让孩子干什么,他真的就不干什么了吗?当然不,孩子听到的往往是“不”字后面的部分。
试想,如果我现在跟你说“你不要笑”、“你不要跟我说你昨天晚上的伤心事”、“你不要去想一只栗色的泰迪”,你是什么感受?是不是更想笑了,是不是又陷入了昨晚的伤心回忆,是不是满脑子都是那只栗色的泰迪?
现在你能理解孩子的感受了吗?
那我们应该怎样说呢?
其实在之前的活动中我们有讨论过这个问题——“不”语言→启发式问题→有限的选择。
分享几则我跟遥哥实际运用过的案例:
(1)“你能不能不要光着脚在地上走!”
→“妈妈担心你这样会着凉,你觉得怎样才能保证自己不着凉呢?”
→“你是穿上袜子再去地上踩,还是到垫子上(或床上)去玩?”
(2)“你能不能不要把饭往地上扔!”
→“浪费粮食不好而且这样会弄脏地板,你觉得怎样避免这两个问题呢?”
→“吃完饭把地板清理干净再离开桌子,或者把你不爱吃的饭菜放到妈妈碗里,你来选择。”
(3)“你能不能不要爬到桌子上!”
→“妈妈担心你会摔下来,你觉得怎样才能保证自己的安全呢?”
→“是你自己下来,还是妈妈抱你下来?”
回到开篇提到的话题,“你能不能不要这样吃”,对,我不这样吃,那我要怎样吃?很多时候,我们不是要告诉孩子不要怎样,而是要让他知道应该怎样。如何让他知道,直接用正面语言告知是一种方式(适用于更小的宝宝),但启发式问题和有限的选择或许效果更好。因为启发式问题和有限的选择给了孩子部分自由和权力,让孩子感觉到被尊重,从而也比较容易接受最终的解决方案。(启发式问题适用于较大一点的孩子,而对于像遥哥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有限的选择更为合适。)
看到这儿,也许有人会问:“你知道这么多,为什么还是会对遥哥说不要怎样怎样?”
对,知道,只是第一步。知道了,然后去用(就像我上面分享的运用案例),在用的过程中,我们会不断被固有的思维模式和本能反应打回原形,没有关系。反复的实践和不断的觉察,每次进步一点点,最终会内化为我们自己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