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以用户价值为依归 —— 腾讯的经营理念
腾讯有过几千款产品、拥有3100多名产品经理,几乎所有工作都提倡围绕用户展开。如何做到一切以用户价值为依归?本集分享四个方面的内容。
#目录#
一、定义用户
二、接近用户
三、了解用户
四、变成用户
一、定义用户
产品初创阶段需要思考你的目标用户是谁(怎样一群人)?什么喜好?什么场景下使用产品?——目标用户、用户喜好、用户场景
例子:以QQ音乐为例,这款产品用户的非常广泛,产品团队为了确定目标用户画像,将用户按照年龄分为80前、80后、85后、90后、95后和00后,区别用户的听歌喜好。
二、接近用户
接近用户的方法:用户访谈、回复发帖、阅读反馈、问卷调研、走进场景、观察用户行为、分析用户数据……
例子:腾讯的10-100-1000用户法则 —— 电话访谈10个用户,回复100个用户在论坛或微博上的发帖,阅读1000个用户在各个渠道上的反馈。
三、了解用户
接近用户是为了了解用户,你需要切换不同身份、不同角度、不同环境、不同场景来理解各种用户群的使用场景和需求。
例子:腾讯手机管家也有过盲目增加功能而忽视用户,结果被竞争对手反超的阶段。这个时候产品团队停下来做两件事情:定位和挖掘用户需求——街坊+数据分析+挖掘用户画像。把产品经理和设计师赶下线,到用户中去做访谈和调研,到厂区到学校去了解用户的需求,去三四线城市去做街坊,把以往的用户数据都调出来,来分析真实的用户画像。
为了确定产品的核心功能,把用户分成四类——蝌蚪,考拉,穿山甲,河马。
蝌蚪-小白用户:什么都不懂;需要一键式解决问题;(不需要知道出了什么问题,只需要快速的解决问题)(手机管家4.0版本最核心的功能,一键式的体验设计)
穿山甲-探索型用户:在意探索;主动性强;有定制化策略要求(有一个问题产生时,不单单只想解决这个问题,他们还想问为什么以及他们能不能参与其中,给出他们自己定制化的策略)
考拉-冷漠型用户:了解情况;但是无所谓;
河马-尖端型用户:完全懂得手机;也不信任所有安全软件;
精准画像带来竞争优势,调整产品功能,腾讯管家的主要服务对象定位在蝌蚪及穿山甲用户。
四、变成用户
1)把思维改变成用户思维,或者自己本身就是产品的忠实用户
这是做产品的最佳状态,这需要洞察人性,以己推人。
例子:从前有一个精神病人总是撑着一把伞蹲在角落里,医生都觉得他没救了,有一天来了一位心理专家,他撑着伞蹲在这个病人身边,坚持一个星期之后,病人终于向专家身边凑了凑,问道,难道你也是蘑菇?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作为产品经理,我们要扎根“蘑菇群”,了解蘑菇的生存法则,就像心理医生潜入病人的生活一样,久而久之可以用“病人”的思维所思考,从而才能迅速立即问题所在。
2)变成产品外行来使用产品
变成用户最高的境界是什么?——小马哥说是能够让自己瞬间变成一个产品外行。
要想象自己是很初级、什么都不懂的用户来使用产品。这是实际上是非常难的事情,产品经理们总是太专家了,把问题像得很复杂,把功能做得很高级,但也许这些并不是用户所需。
3)对用户心存敬畏
有些产品会用虚假夸张的信息来吸引用户眼球,夸大传播,用户点开之后发现只是一个玩笑就会失去对产品的信任;有些产品勤奋的打扰用户,每天都跳出弹窗,对于用户来说只是徒增垃圾信息;还有的产品窃取用户的隐私,这些都是对用户利益的损害。
感想
对于本集我学习到的是:对于一个刚刚出现的产品,确定目标用户的定位是非常关键的,做用户画像,对你的目标用户具象化,明确其属性喜好,以及使用产品的场景。定义用户当然不是纸上谈兵,需要做很多深入用户的线下调研等事宜来接近用户,从而能够了解到用户的需求,在将需求转变为功能的过程中,产品经理要始终牢记从用户出发,能够一瞬间变成小白用户,模拟初次使用产品的用户来体验设计产品,这是一项产品经理的高级技能。
内容信息
第一篇讲座是由腾讯大学出品的腾讯8分钟产品课第一集——用户。
课程介绍:19年产品经验,16个月精心打磨,9位顶级产品专家研讨提炼,凝集腾讯产品心法的8集8分钟产品课。
总共8节课,分为上下部,我将分为8篇文章分别记录。前四集为上部—— 目标用户、产品定位、产品需求、推出时间,主要还是围绕如何构建或者确定好一个初期产品,或者是在发展过程中如何动态的调整好产品,更多的是在产品本身的角度。后四集为下部—— 匠心、合作、商业、危机,主要是在一个产品已经发展较为成熟在一个成长平缓期的时候,关于产品外部如何寻求机遇来更好的使产品发展,更多的是在企业或商业的角度。
以下是系列讲座笔记的跳转链接:
讲座笔记 | (4) 时机:主动推演风口,为抓准时机做好准备
这些讲座笔记以分享为目的,如这样的笔记存在不恰当的行为,私信联系我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