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最大的障碍就是自己
作者/王耀勋
平时,人的情绪(包括良性和不良情绪)有很大的波动性。即使在一天之内很短的时间里,也可以有很大的波动。这些情绪的波动对健康、对疾病、对处理生活中的事物都有很大影响。而生活中的很多细节、事件反过来对情绪也有很大影响。
所以,注意随时调整情绪的波动是很重要的。在诊断和调治人们证候和疾病的时候,应该随时考虑到情绪、心理这些因素可能对机体产生的影响,这样才不至于陷入一些直观的、表面的、靠仪器检查结果来草率地下结论的局面,跌入误诊误治的误区中去。
大多所谓不明原因、不明病因的综合征都与情绪有关。比如:结肠曲综合征、肋尖综合征。我们往往忽略了情绪对健康和疾病的影响,而是从解剖、生理、病理、细菌、病毒以及其他方面入手查找病因,所以,出现了很多不明原因的,不能被称做疾病的“综合征”。有时甚至凭借捕捉到的一些诱因,或者是其他疾病的症状,错以为是疾病的病因,造成的误诊、误治的情况也是很常见的。
现代人追求的是快速、竞争、效率、效益,而像中医药这种对机体慢条斯理、悠哉游哉、润物细无声式的调理,很多人是没有心思、没有情绪、没有时间去体验的。只想一蹴而就,一口吃个胖子、三天变得苗条,用这种浮躁的心态来处理广义亚临床和疾病,包括处理任何事情,都难免不如人意。
人类有一个非常不好的特点,就是对司空见惯的事物、现象、习惯很少研究,总认为是最科学的、最完美的,没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了。正是这种惰性,给人们的思维、认识、发展造成了很大阻碍,让我们在判断客观事物的时候产生很大的误差,有时造成致命的挫折。
下面这些现象,是人类经常面对的,是对人类健康、广义亚临床影响极大的情感现象,如果不对它们进行深入研究,医学将是片面的、局限的,不能准确反映人类的机体状况的。如:抱憾终生、大喜过望、痛不欲生、喜极而泣、怒发冲冠、忧伤过度、思虑过度、悲喜交加、惊恐万分等。
上边这些词语,非常形象地反映了人们丰富的心理情感,这些情感对人的健康、广义亚临床和疾病的发生都是有非常显著的影响的,如果把情感的程度“进行分级”,把情感对人体健康、广义亚临床的影响进行分级,那么,对中医药的理论、理念、疗效、科学性就不难理解了。可是,我们在这方面的研究太少了,太粗浅了。还比如人们对痛苦、爱、恨、情、仇,对幸福的感受、对其程度的描述,这些情感因素对机体的影响等,都是需要很深入地研究的。
我们需要在健康、长寿和做事情、奉献之间做出一种恰当的选择和权衡,这种选择和权衡可以使人生变得充实、丰富多彩、更有意义,在自己做最后总结的时候,会有更多的安慰、坦然和淡定。人的一生不是单单为了自己活着和活得更好,而是尽可能地为他人做一些有益的工作,能体现一个人的最佳生存状态和价值就是一个完美的人生。在做出选择的时候,需要的是有节制、中庸、适可而止的,而不是疯狂的、极端的。
在人们越来越崇尚和追求自由的今天,对保健和疾病的认识也往往是这样。比如说,我有病了,没办法,需要进行治疗或者手术,随他便吧。可是,在成为病人之前,往往是为所欲为,不愿意控制自己的情绪、生活方式、各种欲望,不愿意控制自己的行为甚至自由放任。真要做到很好地把握分寸确实是很难的,只有在成了病人的时候,才知道控制自己是多么重要。
与此类似,在违法成为犯罪之前,往往也是不愿意接受任何约束,导致慢慢滑向了犯罪。所以,我们应该做的就是要防微杜渐,走好每一步,过好每一天,不使自己走向疾病或者减慢走向疾病的速度,不让自己“犯罪”,有一个更高尚的情操和积极的人生。
如果把健康分成十个级别,财富也分成十个级别,对于一个比较健康的人来说,拿出一点健康换取很多财富是可取的。可是对于一个失去健康、处在广义亚临床的阶段或者疾病阶段的人,尤其是患比较严重、治疗困难的疾病的人来说,健康的重要性将是不言而喻的。
在给病人看完病后,如果有时间和必要,我一定要对病人有针对性地进行相关疾病的预防知识的说教,以取得病人的配合,使疾病恢复较快、较彻底和尽可能的少一些后遗症、并发症。对有些病人甚至是苦口婆心、推心置腹地劝解他要注意什么,有时他却当耳旁风,或者执行起来大打折扣疾病确实又是因为这些需要注意的因素而导致的,在这种情况下,他不配合,无异于和医生“对着干”,虽然不像下面这位小伙子的恶作剧,却也让医生头痛,感到无能为力。
古代有一个“神医”,不管什么外伤,只要上了他的药,五天保证能愈合,名闻遐迩。
一个小伙子不信也不服气。
有一天他无意被刀子弄破了手,马上去找这个医生,医生给他上了药说:没事,五天就好啦。
第五天,小伙子去找医生说:你不是说五天就好了吗,怎么我的伤口还没有好哇?
医生一看,瞪着眼对小伙子说:混蛋,滚蛋!
小伙子知道事情败露,赶紧道歉:是我错了,人们说你的药很好,五天保证能好,我不信,而且想让你证明为什么我的外伤好不了,所以在第四天的时候,我用手把伤口掰开了,五天肯定就好不了了。
医生又给小伙子上了药,语重心长地说:应该老实做人呀,不然吃亏的总是自己。
保健养生绝对不是容易的事情,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更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奏效的。否则,人们就不会是现在的这种状态:疾病多发、寿命不长,最后病死而不是老死。保健要做到防微杜渐、警钟长鸣,成为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坚持经常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困难。要拉长广义亚临床阶段,就要随时检查身心状态,及时发现异常证候,包括使用当前一些虽然很粗略的检查手段、参照现在可以检测出的一些指标,因为一旦这些指标出现了问题,则更说明身体已经处在广义亚临床的中后期阶段了,应该认真对待、积极处理。
人生的过程就像进行一场拉力赛,经常面对的是激烈的竞争,残酷的拼搏。竞争谁最有优势、谁的事业有成、谁最富有、谁的收获最大,比赛谁最快、最高、最强,这无疑是一种看谁最先达到生命终点的拉力赛。
可是,在人生的行进速度、在达到人生终点的速度上,人们却很少进行最慢速度的比赛:比赛在一群人中,看谁的老化速度最慢,谁最慢走向人生的终点,谁以最佳状态走完全程,谁的人生最趋完美。
所以,竞赛应该最少包括两个方面:事业的和生命的。
迁善思考:人们都希望获得健康,殊不知自己才是健康最大的障碍。人们往往讨厌疾病,其实疾病是我们最好的朋友,疾病通过这种方式来向人们提醒:提醒人们要注意自己的身体了;提醒人们该反思自己的生活方式了;提醒人们该关照自己的情绪了。王善人说:“有病的人是第二等好人”,上天怜悯,用疾病来做提醒,不愿让他一错再错。人在忙的时候,很难静下来思考;人在不痛的时候,很难痛定思痛;人在不撞南墙的时候,很难回头。
我们有时候过于把自己的健康交给外界,而不内求。一句话“我的病就交给你了”让医生很无奈,自己却依然我行我素,不注意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不愿意控制自己的情绪。天天烧香拜佛,却不懂得“行有不得,反求诸已”,不知道反思自己,改变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