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踏出“陌拜”——陌生人拜访——这一步了。
最初下定决心打算“陌拜”还是刚独立的时候。
那时候虽然用尽全力,想办法联系自己的同学、亲戚、朋友,但是一个案子都没有,一天到晚在律所呆坐着,期待主任能赏口饭吃。
一个月过去了,马上就要交社保了,还是没有进账,一下子着急了。拿出仅剩的一点钱,找广告公司设计了名片。握着沉甸甸的名片,突然下定决心豁出去到建材市场一家一家发名片,我不相信跑一百家店,也跑不出来一个案子来。
拿到名片当天我就开始收拾东西,打算第二天就出发。律所同事知道我要去乌鲁木齐最大的华凌建材市场去陌拜,她说:“我建议你别去了,我认识好几个华凌的老板,人家说一天能来好多波律师,他们早就不稀罕律师上门了。”
这盆冷水真是透心凉,一下子打消了陌拜的念头。
也许是上天的怜悯和恩典,坐吃山空一个多月后,第一个3.5w代理费的案子进来了,解了我的燃眉之急,也让我不再有动力去挑战陌拜了。
后来案子渐渐多了起来,不愁吃穿后,我的惰性越来越强。
每天都埋头在案子里,不再主动认识更多的人,有案子咨询也一律设置门槛让他们到律所约我,不再上门服务了。
我以为我已经摆脱了一无所有需要靠陌拜获得案源的起步阶段,谁知道竟然被“自己的不好意思拒绝”逼上了梁山。
故事还是要回到我的实习律师阶段。
刚开始实习的时候,律所给我分了6个建筑设备租赁的案子,委托人都是“FS租赁站”。接触多了之后才发现,FS租赁站的老板是我的河南老乡,是个非常真诚的人。
因为是自己的前几个案子,办得特别特别用心。
虽然中间犯了很多因为没有经验的脑残失误,但是这个“老乡哥”对我特别包容支持。历经两年,经过我们的同进退、相互配合,6个案子总算是得到还不错的结果,跟“老乡哥”也处成了兄妹。
起步期的很多案子都是“老乡哥”给推荐的。
我一直都觉得我是个热情到“烫”到别人的人了,但是没想到“老乡哥”比我还热情主动。“老乡哥”知道我把昌吉建筑设备租赁的老板们都认识得差不多了,就张罗带着我到乌鲁木齐周边最大的租赁市场去跑一跑。
说实话,最开始我的内心是拒绝的:
·总觉得这样的“陌拜”是自降身份,我已经不再是那个顾不住自己吃喝的年轻律师了,没必要让当事人对我挑挑选选;
·对陌生人有天生的恐惧感,一有陌生人跟我说话我脑子就短路,这样贸然去“陌拜”,我连开场说什么都不知道;
·我也没想明白,我跟别的律师有什么区别?我在价格上、专业度上、用心程度上是否具有优势,能不能通过陌拜使对方产生信任?
……
借口可以写上几百条,但是再多借口也架不住“老乡哥”说:“咱们明天就去吧。”
OMG,我头发一下子像被电了一样,根根直愣愣地站在头皮上。
我支支吾吾地说:“哥,明天我需要去法院,下个星期吧,下个星期我手里没有急着要处理的案子里,你带着我去。”
说完我都想扇自己几巴掌,明明不想去,干嘛还说具体时间啊!
我那实诚的“老乡哥”一点没有意识到我其实在推脱,一口答应。
那个星期的后几天过得好煎熬啊,都不敢试想陌拜的时候自己该说什么,会发生什么……
时间一天天走到了我嘴里的“下个星期”,果然“老乡哥”给我打电话了。
我颤颤巍巍地接通了电话,电话那头,“老乡哥”说:“妹,这个星期不行了,我有急事儿回老家了。”
我窃喜地说:“没事没事,哥,你忙你的,别惦记我,等你回来了你再陪我去。”
话刚出口,我恨不得把后面半截给咽下去,“我其实不想去”这句话怎么就是说不出口呢?
后面的心路历程就不说了,当我回过神过来的时候,我已经拿着一沓名片坐上去乌鲁木齐市米东区的车上了。
车刚到米东区外环,一个超大的租赁站就赫然出现在眼前。
“老乡哥”啧啧地说:“米东区果然是全疆最大的租赁站聚集地,你看这个店就比昌吉最大的租赁站还大。”说完,就撕开一包烟,领着我进门去了。
得知我们的来意后,大租赁站的老板毫不避讳地上下打量了我一番,半带嘲笑地说:“我身边可不缺律师,身边好用的律师一大群。你既然来了,你说说你平常怎么收费的吧。”
啊,这个问题我还真没想过。
之前都是具体案子进来,根据案情具体报价,没想到人家大老板这样明摆地探你的底儿。
我只能硬着头皮说:“我一般都是收个基础费用,根据案件的标的和回款情况收个比例。”
我话都没说完,大老板鼻子里不屑地“哼”了一声,扭过头去不看我,弹了弹烟灰说:“我们这里的律师从来都不收固定费用,都是拿到钱了再按比例抽成。”
知道乌鲁木齐“卷”,没想到那么卷,如果这个案子执行效果不好,岂不是律师贴钱贴力忙活,还有可能一分钱都拿不上吗?
我一下子尬在那里,不知道怎么接茬儿了。
还好“老乡哥”给我打了圆场,说我的专业度和用心度,也拿昌吉的建筑设备租赁行情跟他聊了起来。
气氛渐渐缓和起来,大老板也和善起来,聊完亲自把我们送出门,还说以后可以拿几个小案子先试试我。
重新回到车上,大李、“老乡哥”我们开始了复盘。我们决定既然想要打入米东区这个市场,就要有所让步。可以先不收固定费用,先收几个案子好好打,争取让当事人拿上钱,打一个响,先挤进米东区法律市场,然后再慢慢谈价格。
就这样,我们一家一家地跑。
整个陌拜过程真正暴露了我的劣势。
办案子对我来说不是问题,怎么破冰、攀谈,怎么找到共同点、建立信任,怎么在短暂的见面时间给当事人有效的法律咨询服务,这些对我来说都是全新的挑战。
整个过程,大部分时间都是大李和“老乡哥”陪当事人抽烟闲聊,渐渐把我介绍出去,而我就只能坐在旁边点头,尬笑。
现在回想起来,其实还是自己的心态不对,一直端着,得到案子的渴望没有那么强烈。对于“老乡哥”和大李来说,他们也是第一次陌拜,但是他们目标感很强,随机应变能力很强,整体状态也很松弛,所以陌拜攀谈的过程让人如沐春风。
虽然这次陌拜我整体表现不及格,但是我觉得自己事前认真做功课还是有效果的:
·我不是只过去发名片的。我是带着多次开庭经验而磨合出来的建筑设备租赁合同模版过去的,把名片装订到合同上,见到老板的时候把合同模版奉上,比直接给名片更容易让人接受。
·如果老板接下了纸质版合同,我会顺势问老板:“能不能加您微信,我把这个合同电子版发给您,方便您把这个合同里的内容整合到您的现有合同里。”大部分老板都愿意加了微信。
·加了微信之后,我不是把他们撂在那里,而是把合同电子版发给他,并附言:“这个合同是我将开得非常多的建筑设备租赁的案件中法官比较关注,被告经常抗辩的点,融合到这个合同中,规避风险能力比较强的。您如果觉得我还不错,您可以先拿几个案子试试我的专业度和用心度,看看我是不是值得您信赖。”
这么一番操作下来,大部分老板都会积极回应。
这次陌拜没有走访太多家,因为我们的目的只想先接几个案子,先试试水,看能不能打开市场。
现如今,我已经接上了3个米东区的案子。
与之前的案子相比:标的小,难度大,没有基础费用,也没有差旅费……
但,我很感恩这3个案子的机会。
米东区的这一炮,我相信我可以打得响亮!
(以上图片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会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