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众多艺术家被阻隔在了区块链技术领域之外。
过去几年,一直埋头于区块链技术文章的撰写,这使我惊喜地发现,似乎越来越多的人相信这种技术可能会成为促进形成音乐产业生态系统的一个核心工具,而在其中,参与者们会实现共赢。
倒不是想泼冷水,但作为区块链技术信徒,我很担心,除非有什么具体的东西出现,否则利益相关者们对区块链技术的接受速度会比我们想象得还要慢。打个比方,当前区块链就好比一台动力十足的引擎,但可惜的是,它还不适合装配在任何一辆车上。尤其是在这个新兴、独立艺术家层出不穷的时代,他们本该从这项技术中受益。但事实上,众多门类的艺术家们都被阻隔在了这项技术的潜在优势之外。他们的唱片版权或音乐作品所有权,则被牢牢攥在了各大唱片公司或出版商的手里。
追逐者虽无,好奇者却大有人在
区块链确实是值得艺术家们参与并且热衷的新技术,也正因如此,他们很可能会徘徊于激动不已和沮丧受挫之间。我们相信,区块链会重构当下动态平衡,胜少败多的今天也也许会逐步变为赢家多于输家的明天。
重新定义音乐产业生态系统将通过以下三点实现。
1. 所有权者的识别
2. 由市场决定的作品产出方和需求消费方的直接价值交换
3. 乐迷了解和参与的激励
在保障作家、艺术家等的权益方面,美国有“35年版权终止条款”。具体来讲,美国国会承认自1978年开始的作品,其原创者转让出的版权能够在接下来的35年内终止。这就从根本上解决了非原创者长期把持作品收益的难题。可见,美国在版权保护问题上的态度是抵制价值剥削的。
同时,这个条款意味着,自2013年开始,一些已被唱片公司或出版商发行了35年的作品可能被其原创者收回。现在,数量惊人的唱片和书籍应该可以回“家”了。
但是,如果原创者收回其作品,唱片公司和出版商之前为该作品赋予的所有努力可能会付之东流。当然,只顾商业利润最大化而不去考虑原创者或长期、或短期的利益也是不妥。
而利用区块链技术,原创者们收回其作品后,便可从自身立场重新设定作品的价格等相关使用规则,并将作品作为资产导入区块链的“智能合约”平台,这就形成了一种信息透明、机器可读和永久保存的机制。这样不仅能丰富市场出清价格,还能方便原创者开发更多的作品使用规则。与此同时,艺术家们还能创建系统,授权和奖励那些热爱并传播他们作品的粉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