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六章,作者教会了我们如何好好跟他人说话(即运用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四要素表达自己的想法),今天我们学习第七章《用全身心倾听》,如何好好听他人说话(即倾听他人的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四要素的表达)》,并给予他人反馈。
方法1:为了倾听他人,我们需要先放下已有的想法和判断,全神贯注地体会对方。
用全身心倾听他人并不容易,尤其是倾听一个处于痛苦的人,实际上,绝大部分的人还不具备这种能力。如果一个人,想要别人了解他的处境,听到的却是安慰和建议,那么他就有可能觉得不太舒服。
我的启发:我们大多数人都会遇到这类情况。通过文中的事例,加深了我对全身心倾听这个概念的理解。我与老公、孩子之间的沟通自己总有些不满意,想来应该是自己没有全身心倾听他们的感受和需要,不管他们说什么,自己总是找建议找分析给他们,而忽略了他们本来要表达的真正目的。
作者提到了一些行为会妨碍我们体会他人的处境。如:
建议:“我想你应该...”
比较;“这算不了什么,你听听我的经历...”
说教:“如果你这样做,你将会得到很大的好处...
安慰:“这不是你的错,你已经尽最大努力了...”
回忆:“这让我想起...”
否定;“高兴一点,不要这么难过...”
同情:“哦,你这可怜的人...”
询问:“这种情况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辩解:“我原想早点打电话给你,但昨晚...”
纠正:“事情的经过不是那样的。”
看到这里,我汗颜不止,因为这些话我都常说。
践行小目标:如果我的朋友、孩子向我诉苦,我要让他们充分的表达,要顺着他们的思路去了解他的真实想法。而不是急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如果他人没有征求我的建议,我就用他的语言确认他的观点,替代我自发的出谋划策。不能把诉苦会变成点评会。
我们常常认为,在亲友感到痛苦时,我们应该想办法使他们好受一些,然而,急于采取行动使我们无法充分体会他们的状况。虽然我们希望收集足够的信息来分析和解决问题,事实上,试图分析问题妨碍了我们与他人的联系。如果我们只关心别人说了什么,并考虑他的情况符合哪种理论,我们是在诊断人,我们并没有倾听他们。在非暴力沟通中,倾听他人意味着,放下已有的想法和判断,一心一意地体会他人。倾听的这种品质,体现了它与理解以及同情之间的区别,
我的启发:倾听与理解、同情的概念不同。如果我们试图去理解和同情他人,就会产生评判,就会套用我们的经验思维去想象他人的行为。正如以色列哲学家马丁·布伯对此作出了描述:“尽管有种种相似之处,我们的生活每时每刻就像一个刚出生的婴儿,一张新的面孔,我们从未见过,也不可能再次见到。我们无法停留在过去,也无法预见我们的反应。我们需要不带成见的感受变化,我们需要用全身心去倾听”
方法2: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不论别人以什么样的方式来表达自己,我们都可以用心体会其中所包含的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
我的启发:我们可以平静地接受他人的指责、抱怨,不反驳不自责,因为我们从中可以体会到的是他人的感受和需要。有的时候,别人的话基于怎样的观察并不一目了然。例如,一位同事说你没有团队精神。这句话中他并没有提到他的观察是什么,我们需要通过询问来了解我们的猜测是否准确。有位女士和她先生的交流出现了一些问题,她先生对她说,和你说话有什么用,你从不好好听。作者给她的建议是,她先猜猜先生的感受和需要,然后再回去和先生谈。以下是作者写出的对话:
先生:和你说话有什么用?你从不好好听。
太太:你生我的气吗?
马歇尔:你这么说,意味着他生气是由于你的缘故,我建议你说,你不高兴是因为你需要...。这有助于你去了解他此刻的状况,而避免责备自己。
太太:但我说什么呢?“你不高兴是因为你需要...,”,需要什么?
马希尔:从你先生的话中去寻找线索,他说和你说话有什么用,你从不好好听。当他那样说的时候,他没有得到什么?
太太:(试图体会先生的需求)你感到不高兴,是因为你觉得我不理解你?
马歇尔:你现在关心的是他的想法,而非他的需要,我想,如果我们注意的是别人的需要,而非他对我们的看法,我们将发现别人并不那么可怕。我们还会发现,他不高兴是因为他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
太太:(再试一次)你不高兴,是因为你需要得到理解?
马歇尔:这正是我想到的,你觉得这和你之前的表达有什么不同吗?
太太:当然很大的不同,我把注意力放在了他现在需要什么,而不是自己做错了什么。
我完整地记录了以上对话,因为它对我有启发。“你不高兴是因为你希望得到理解”这是一句经典的台词,我要牢记在心里。
方法3:给他人反馈。
在倾听他人的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之后,我们可以主动表达我们的理解,如果我们已经准确领会了他们的意思,我们的反馈将帮助他们意识到这一点,反之,如果我们的理解还不到位,他们也就有机会来纠正我们,此外这样还有助于人们体会自己的状况,从而深入了解自己。
非暴力沟通,建议我们使用疑问句来给予他人的反馈,这将基于他人对我们的理解作出必要的补充,我们的问题可以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他人的观察。“上周我有三个晚上不在家,你说的是这回事?”
2、他人的感受和需要。“你很灰心,你希望得到肯定是吗?”
3、他人的请求。“你是不是想请求我帮你定预订酒店?”
请注意上述问题与以下问题的区别:
1、你说的是什么事?
2、你现在心情怎么样?为什么你会有那样的感觉?
3、你希望我怎么做?
第二组问题并不需要我们用心体会他人,这些问题看起来很直接,但根据我的经验,他们并不是获得信息的最佳方式,这样的提问方式就像心理咨询师在帮助客户,容易产生距离感。如果我们真的这么问,那么在提问前先提及我们的感受和需要,将鼓励人们主动表达自己。例如,如果我们想问别人,你说的是什么事?我们可以说,我有些困惑,我想知道你是指哪些事?告诉我好吗?虽然这并不是必要的,有时我们的语气已经表明了我们的感受和需要,但我还是建议主动表达感受和需要,特别是情绪很激烈的时候。
什么时候需要给别人反馈呢?首先,对自己的理解没有把握时,我们需要对方的确认。然而,即使确信自己已经明白了,我们可能还会发现别人正期待我们的反馈,有时,人们甚至会直接问:我的意思清楚吗?或,你明白我的意思吗?这时,简单回答,是的,我明白了,可能是不充分的,人们也许期待我们说的更具体些。
然而,有时候我们会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不重视给他人反馈。作者这里举了一个中国父子关系的例子。受社会文化会影响我们很难用语言给他人反馈。这个现象在前几章已经分析过了,这里就不重复了。
作者提醒说,在给他人反馈时,我们的语气十分重要。一个人在听别人谈自己的感受和需要时,将会留意其中是否暗含着批评和嘲讽,如果我们的语气很肯定,仿佛是在宣布他们的内心世界,那么通常不会有好的反应,然而一旦别人通过我们的语气意识到我们是在体会,而非下结论,他们一般就不会产生反感。
有时我们的意图可能会被误解,人们也许说,不要用沟通技巧来套我的话。如果出现这种情况,我们可以继续倾听对方的感受和需要,这时也许会发现对方并不信任我们,除非对我们的意图有进一步的了解,他不会喜欢我们的表达方式。只要我们专注于他人的感受和需要,所有的批评攻击,辱骂,嘲讽就会消失。我们越是这样做,就越能体会一个简单的事实,有时我们认为自己受到了指责,实际上,那些话是他人表达需要和请求的方式,如果意识到了这一点,我们就不会认为自己的人格受到了伤害,反之,如果一心分析自己或对方的过错,我们就会认为自己被贬低了。作家约瑟夫·伯坎说道,为了幸福,必须把别人怎么看我这个问题放在一边。一旦我们把所谓的批评和指责看作是来自他人的礼物,为处于痛苦中的人提供服务的机会,我们就会感到这种幸福。
如果人们常常怀疑我们的诚意,那么我们就需要好好审视自己的动机,也许我们只是机械的运用非暴力沟通而忘记其目的。
我的启发:在前一章,谈到我们表达自己的请求时,需要再啰嗦一点,再具体一点,同样,在倾听他人的请求给予反馈时,同样也要再啰嗦一点,再具体一点。同时,我们不是机械地套用非暴力沟通的模式,而要温柔待人。
方法4:保持关注。
在解决问题或询问他人请求前,为他人的充分表达,创造条件,如果过早的提及他人的请求,我们也许就无法传达我们的关心,甚至还会被看作是应付。而且在谈话刚开始时,人们所表达的感受往往是冰山一角,有许多相关的感受,通常是更为强烈的情感,并没有得到表达。倾听将为他们探究和表达内心深处的感受创造条件,反之,如果急于了解他们的请求或表达自己,就会妨碍这个过程。
假如有一位母亲和我们说,不知道怎么回事,我的孩子不论我和他们说什么他都不听,这时我们就可以表达我们的理解:听起来你很伤心,你希望找到和孩子沟通的办法。这样的回答通常会鼓励对方去了解自己的感受和需要,如果我们的理解是准确的,这位母亲一般就会开始表达其他感受:也许这是我的错,我总是冲她大喊大叫。作为听众,我们继续体会她所表达的感受和需要,并给予反馈:你希望你能多体贴体贴孩子,以前没有做到这一点,现在你有些内疚是吗?如果这位母亲觉得我们能够理解他,他也许会接着说,我是一个失败的母亲,我们这是可以继续把我们的理解反馈给他:你有些灰心,你想加深与孩子的感情联系是吗?就这样,我们一直保持关注,直到他充分表达相关的感受,
读到这里,我非常佩服作者讲故事的能力,能把每个要表达的词语含义,通过一件件事例讲出来,使我对这些词语理解得很透彻。什么是保持关注,我的理解就是静心听,不急于表态,不自行总结和提炼他人的请求,全面多角度直达情感需要的最深处,产生理解和共鸣。
怎样判断对方的感受,是否已经充分表达了?首先如果一个人,觉得别人已经完全明白他的意思,他就会变得轻松,这时我们也会感到放松,如果另一个,更为明显的标志是,他停止了谈话,如果无法确定对方是否还有话要说,就不妨问一句,你还有什么话要告诉我吗?
方法5:当我们痛苦得无法倾听他人时,我们要给自己三个选择
我们无法给别人我们自己都没有的东西,有时,我们会发现自己没有心情去关心别人。一般来说,这反映了我们也需要得到关心。如果告诉他人,我们正在处于痛苦中,我们无法顾及他们的感受和需要,别人可能就会伸出援手,然而在很多时候,我们需要自己的体贴。他引用了前联合国秘书长汉马斯克德的话;你越是留意自己内心的声音,就越能听到别人的声音,一旦我们能够敏锐的觉察,并照顾自己的感受和需要,我们就有能力迅速调整好状态来倾听他人。如果做不到这一点,我们还有两种选择,其一是大声地提出请求。其二是换一个环境。
你越是留意自己内心的声音,就越能够听到别人的声音。通过学习,我深有同感。我不断地剖析自己,找寻自己真正的需要,感受他人真正的需要,有意识地改变不恰当的表达方式。我想,那些自以为是,指手划脚,“一切都是为你好”、“好心得不到好报”的语言背后,是错用了沟通方法,缺少了全身心倾听。倾听,意味着立地成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