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得益于《异类》、《1万小时天才理论》等书的问世,“练习1万小时成为天才”正在变成广为人知,心理学家们通过大量的调查和实验,达成了一个共识 :
除了一些对身高、体型等硬件有要求的领域之外,都可以通过别人看不见的大量练习,成为“天才”。
实际上,早在20多年前,教育学家本杰明·布鲁姆就发现“天赋”并不存在,他深入考察了120名从音乐到数字等多个领域的精英人物,发现他们在幼年时代并无特别之处。
认知神经学的发现也印证了这一点,即大脑的整体方案是遗传的,但局部层面上的具体连接是活性依赖的。比如,认知神经学之父,迈克尔·加扎尼克,分享过一个实验:
训练一只一个月大的老鼠用前肢够取物体,能让树突棘迅速形成(一个小时之内),这些树突棘并非“天生”就存在的。
甚至是“兴趣”,比起“练习”来,对于天才们而言都不是必需的(虽然大多数情况下,兴趣是坚持枯燥的练习的动力所在)。比如,匈牙利心理学家拉斯洛·波尔加,受行为主义理论启发,成功地将三个女儿训练成国际象棋世界大师。
波尔加的秘诀很简单,保持每天训练5-6小时,让三姐妹能够在从传统观点看女性并不擅长的国际象棋领域,屡屡打败男性棋手,而且三姐妹中还有一位并不怎么喜欢国际象棋。
然而,就当我们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选定一个领域,投入1万小时重复练习,然后等候自己成为高手的那一刻的到来...或许,我们还面临着另外一个非常重要问题:仅仅通过大量的重复练习,就能成为一名高手吗?
事实上,我们很难期待,做相同的事情,却可以得到不同的结果,而且是显著的结果,那怕这件事被重复的次数非常多。比如,一位20年驾龄的老司机,并不一定就比只有5年驾龄的司机更擅长开车。
心理学家安德斯·艾利克森认为这样的练习只是“天真的练习”:“基本上只是反复做某件事情,并指望只靠那种反复就能提高表现和水平”,显然是行不通的!
那么,到底应该怎么练习,才是有效的呢?艾利克森给出的解决方案是:“刻意练习”,并指出了相较于“天真的练习”,“刻意练习”具备4个基本特征:
1.有明确定义的目标
罗振宇在谈到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教训时,分享了一个观点,“如果你有目标,全世界都是你的资源,你在走向目标的过程当中,每一步都是获得滋养,哪怕你做错了;如果你没有目标感,全世界都对你构成了戕害。因为你在做应激反应的过程中,永远是在积累毒素,哪怕你做对了”。
刻意练习,主要是“积小胜为大胜”、“积跬步以至千里”,最终达到长期目标。定义明确的具体目标,可以有效地用于引导我们的练习。
当然,有了目标还是远远不够的,关键是接受那个目标(并且日渐精进),并将其转化成一些具体行动计划,才能使我们达到切合实际的进步。
2.保持专注
刻意练习,没有“寓教于乐”这个概念。在练习时,如果走神了,或者感觉很放松,甚至认为练习只为了好玩,可能不会取得大的进步。
艾利克森就分享过一个案例:10多年前,瑞典的研究人员对两组参加歌唱训练的人进行跟踪观察,一半是专业歌手,一半是业余歌手。
所有人至少都上了半年的训练课,调查显示,无论是业余歌手还是专业歌手,上完课之后感到放松,但是只有业余歌手报告说,课后感到格外的欢欣鼓舞。
进一步观察发现,原来业余歌手们在课堂上,可以用歌声表达自己内心和爱,感受到唱歌时的纯粹愉悦。而对于专业歌手而言,在课堂上,他们要全神贯注地观察发声的技巧、呼吸的控制等等,根本感受不到所谓的“乐趣”。
所以,无论我们在什么领域做刻意练习,都需要全神贯注和尽最大的努力 ,致力于每个细节的提高,如果不专注,练习根本没有效果。
3.即时反馈
不论我们在努力做什么事情,都需要准确辨别自己在哪些方面还有不足、为什么会存在这些不足,以及如何精进。如果没有反馈,就不太可能搞清楚这些问题的答案,自然也很难取得进步。
获得反馈的最佳途径是教练,教练能够更有效地发现我们的错误所在,并能够给出行之有效的改进意见。
比如,约翰·伍登,美国最具传奇色彩的大学篮球教练,他的执教成功秘诀就是:有效反馈。曾经有两位心理学家专门跟踪伍登的训练课,发现伍登发出的2326条指令之中,有75% 是纯粹的反馈信息:做什么动作和怎么做。这些信息帮助UCLA的球员完善了自己的动作和团队合作,并在12年内10次获得NCAA的冠军。
其次是自我的反思活动,每天花上十分钟的时间,反思一下自己思路和思考结果,琢磨一下自己的想法,有没有逻辑谬误?琢磨一下自己的想法从何而来?又缘何走了那么个思路?有没有其它可能的思考结果?
反思的最好方法就是记录。没人能一次就把问题想明白,多数人都需要在一个问题上反复思考,反复琢磨,才会有一点点进步,此时,记录的价值就突显出来了,有了记录,我们才有机会回顾,并知道自己到底在哪些细节上犯错误。
实际上,获得反馈的最高境界,就是自己当自己的教练,在精进的道路上,时常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观察自己,每天都有非常具体的小目标,对自己的错误极其敏感,并不断寻求改进。
4. 走出舒适区
心理学家把技能分为三个嵌套区域:最内一层是“舒适区”,我们已经熟练掌握的各种技能;最外一层是“恐慌区”,我们暂时无法学会的技能,二者中间则是“学习区”,稍微努力就可以学会的技能。
一般而言,我们可以相对容易地通过重复练习,使自己的表现达到“可接受”的水平,并且实现行为的“自动化”(潜意识行为),在此之后,就会立马遭遇能力瓶颈,那怕是持续坚持练习。
所以,对于任何类型的练习,基本的真理是:如果你从来不迫使自己走出舒适区,便永远无法进步。比如,著名的高尔夫球手老虎伍兹,就从来不让自己的挥杆动作“自动化”,而是刻意让自己能够根据场地状况,随时中断挥杆动作,使自己的行为始终处于意识(而非潜意识)的掌控之中。
普通爱好者打高尔夫球纯粹是为了享受打球的过程,而职业运动员则集中练习在各种极端不舒服的位置打不好打的球。真正的练习是要持续地做自己做不好的事。
所以,一旦在某个领域觉得自己有点“得心应手”了,那就是陷入“舒适区”的信号,也是能力可能停滞不前的信号,小心这些信号!
总结起来,想要成为某一领域的高手,就需要坚持长期的“刻意练习”,刻意练习需要具备4个基本的特征:有明确定义的目标、保持专注、即时反馈和走出舒适区。
最后,“1万小时理论”的流行,不可避免地引来了一些反对者,认为其就是美颜相机拍过的成功学,本质还是一碗成功学鸡汤。实际上,“1万小时”,只是概数而非绝对数。因为不同的领域、不同的人,都会导致所需要时间的不同,“1万小时理论”,其实只是告诉我们:只要保持持续的刻意练习,就能够成为一名高手,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