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哥儿NO.46
记得曾经看过一篇文章,说当你有什么困惑时去书中寻找答案吧,书会帮你答疑解惑。是的,很多的书都会让人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可是最近,我却发觉书里也有很多正确的废话,看时豁然开朗、心情愉悦,可是回到现实,却让人顿生烦恼,甚至是自我怀疑。
事情很简单,一个一直以来在我眼中都是开朗、大方、优秀的朋友,却在实际交往中又一次暴露出爱占便宜的行为,虽然钱不多,百十来块,却让我对自己的认知产生了怀疑。
因为上一次她占了我几千块钱的便宜,而我只当是支持她了,并没有改变对她的看法。可这一次,让我觉得,问题不在她,是我看人出了偏差。
所以,书是可以多读读的,但要想辨人识人,还是要扎扎实实回到现实中来。
现实是块磨刀石,有时,石面已被磨出凹痕,而你这把刀,却依然钝感无比。
1
还拿那个爱占便宜的朋友来说,之前已经有人提醒过我,她的名不副实,可我还是被她的言谈所吸引,愿意和她交往,哪怕几千块钱在她那打了水漂,我也觉得责任在我,不去追究。她还是那个大方的美好的朋友。
可是当又一次她装傻去占那百十块钱的便宜时,我还在想也许她最近经济紧张?可是真相就是这么打脸。我感受到了她占了便宜后的得意。
又或者说,占我的便宜她觉得理所当然,因为我从来就不是一个精明的人。
这让我回忆起过往所吃过的亏。每次都是情感用事,不愿面对真实的对方,只愿认可我头脑中的那个朋友的样子。
虽然说吃亏是福,可是经常性的吃亏就是傻了。
现实是块磨刀石,有时,石面已被磨出凹痕,而你这把刀,却依然钝感无比。
2
可是,现实的残酷在于,我是一名企业管理者,辨人识人的能力如此弱爆,怎么做管理呢?
所以,还真要感谢那位占了百十块钱便宜的朋友。让我重新审视自己,书本里写的再透的道理,都要放到现实里去磨一磨,然后才能发现问题出在哪里。
识人辨认,不是听他怎么说,而是要看他怎么做。现实是块磨刀石,在磨自己的同时,也是在磨对方,那个和你打交道的人。
磨自己,就是发现自己在事上的短板,比如,我的情感用事,这是做事的大忌。当情感、情绪占了上风,客观的判断就无从谈起。
我的判断都是更倾向于我想要的结果,而不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比如:我以为朋友是大方的、优秀的,可结交的,那么我只关注那些显示她大方、优秀的点,而那些透着她自私小气的点统统被我忽略了。
所以体现在事上,就是不算细账,听她的意见,然后自己当冤大头。
这些在朋友之间吃吃亏倒也无伤大雅,可是放在企业经营上就是大忌。因为市场竞争从来不是温情脉脉、温良恭俭让的。
磨他人,就是发现自己在识人辨人上的短板。在事上会发现很多有趣的情况,只有在事上,你才能发现每个人的大不同,你以为的她和真实的她不一样,或者在面对你的她和面对别人的她不一样,或者她说的和做的不一样。
总之,那叫一个鲜活!
3
现实是块磨刀石。也许是从小要与人为善的理念使然,我从来没有意识到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但是那百十块钱的亏让我觉醒。
我是把钝刀,纵使现实这块磨刀石已被磨出凹槽,我却没有磨出锋利的刀面。而钝刀只能使蛮力砍砍骨头的,连菜都切不了,更别说切肉了。
经岁月、经世事。幸在于尚没被现实困住,也没有被现实磨出局,只是钝了些。不幸在于来日并不方长,而我并未磨出锋利的刀面。
写这些文字是想让身边的朋友有个警醒,你曾经掉进的那些坑,都不是无缘无故的。是在提醒你,你的刀面还很钝,要继续磨。
而现实的有趣就在于,你每接触的一个人,你每做成的一件事,他所带给你的鲜活的生之体验,是在书本上永远得不到的。
希望现实这块磨刀石,能让我们经岁月,经风霜,无论顺境与逆境,无论欢欣与困顿,都能心中有爱,且刀面锋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