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死亡,我觉得挺难的。
哪怕是日常开玩笑,一句无意的话里跳出个“死”字,长辈都会呵斥:呸呸呸,不吉利。
养过的狗狗都离家出走,所以小时候的我也没有像现在很多用宠物来做生命教育的机会,不过,我的父母会不会用这样的方式,我存有很大的怀疑。
当然,也有会些较为“诗意的表述”,例如:过世的亲人会变成飞蛾,在家看到的时候,不用赶,他们只是回来探望一下。
总之,就是得小心翼翼地去碰触这个话题。
在中学的时候,日本最年轻的临终关怀医生大津秀一的书《换个活法:临终前会后悔的25件事》算是我有印象第一次专门来看死亡这件事。
书里的25件事其实都不记得了,但我想应该也是“没有实现梦想”、“没有去想去的地方旅行”“没有做自己想做的事”之类的,毕竟,人就是这样心口不一,总能找到各种理由借口来拖延,然后后悔。
这本书给我的启发影响到至今:了解死亡,是对活着的人是有意义的。
上个月在上海,专门找了一个下午去醒来死亡体验馆。最后的复盘,场上的人由游戏延伸生命的意义,甚至人生三个哲学问题都出来了。
参加这样的体验会让我对“死亡”认识加深吗。并没有,反而打开了更多疑问的盒子。不过,说回来,我想了解的到底是什么,其实我也不明晰。
扯七扯八扯回来《我不是放弃你,我是要保护你》,是台湾高雄医学院设中和纪念医院安宁团队的口述记录,有发生在安宁病房的20个故事。
书里在一开始便说明,“全世界的安宁疗护都有共同的信念与理想:即四全照顾——全人、全家、全程与全队照护;三平安——病人及家属的身、心、灵皆平安;四道人生——病人及家属都能在成就道谢、道歉、道爱、道别后,无遗憾地圆满人生”。
和大津秀一的书不一样,不是启示,不是总结,而是直面安宁病房的人如何结束人生最后一段路,告诉大家安宁病房团队是如何遵循以上的理想来做生命终期照护,“让本来难走的路,可以更轻松舒缓”。
安宁病房并不是等死的地方,我在这里当一个医生并不是要放弃你,相反的,我是要保护你。保护你免受无效的医疗折磨,确保你可以为自己决定离开人世的方式,保护你免受过多的恐惧,希望给你最后的尊严。
鼓励孩子向临终的妈妈说出爱意,帮助海上男儿扬帆而去,和年纪轻轻却要面对死亡的人交心,给逝去的人尊严,不同的角色——临床心理师、临床宗教师、志工、护理师、医师,狗医生主人,一个个口述故事,讲起过去的病人和自己的心情,从中可以看见大家的努力都为了爱。
尤其是讲到那么小的孩子就要面对自己或者至亲生命消逝,每每都会让人红了眼眶。
时间一长也许能冲散点些哀伤,但对于当事人,如何不带着失落、恐惧和迷茫来面对,这实在很考验安宁病房里的工作人员,所以读这本书,会带着好奇。
安宁病房就是“当一颗糖,给一点甜”。我们在某些时刻发挥一点微小的作用,透过我们的传递,可以让人最后的一段路,多一点温暖。
死亡关乎活着的人,而给予生命意义的启示,这只是以往我身为无关人士的单一角度。让逝去的人走得有尊严,让活着的人能继续安心生活,两者缺一不可,后者是我看这本书对“死亡”话题较深的一个改观。
当然,如何做这部分的人文关怀,会是接下来持续关注的部分。
回到老生常谈的人生意义上,重点还是在于好好活在当下,这点还是不变。
要是知道有些事情不做会后悔,就赶紧去做,不要傻傻地最后才来说:早知道。不要当这种笨蛋,能知道什么事情是想做的,能意识到机会来了,就不要犹豫。
时刻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