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周末气温有所下降,我决定骑电瓶车去闺蜜家,她儿子暑假已过来,打算去看看,顺便去吃顿大餐,他们在离我三站路的步行街开黄焖鸡饭店。
闺蜜两口子都很会做饭,每次在她家我都会被吃撑,即便是平常的菜,也能做出不平凡的味道来。
说来也巧,我们都是2015年下半年来到上海,没有相约,却都住在浦东而且竟然离得这么近。
他们开始来上海时,是在一家快递公司工作,她老公开面包车送快递,她在快递公司扫码。
去年底,他们在这边开了黄焖鸡米饭店,主要有黄焖鸡,黄焖排骨、黄焖茄子、黄焖鱼、蒸蛋、凉菜之类的。
闺蜜小云是我家隔壁村庄人,但她比我高一届,上学时路上常常看到,知道有这么个人,但在整个学生时代并没有交流接触。
初三后的暑假,我们曾在家门口的小加工厂一起短暂工作过一个多月,才熟络起来。
后来因加工厂停开,我们那班女孩全都去学缝纫技术,步入南下打工妹的热潮,她去了广东,我去了福建。
第二年,她也同我去了福建,一家服装厂、一个车间、一个宿舍,一起搭伙烧饭,一起去海边看潮涨潮落,一起去集市玩,很多时候,我们相互依存度过,在那里我们度过了三年的青葱岁月。
她上学时成绩很好,尤其是理科,初三还是化学课代表,中考有600多分,收到了高中录取通知书,无奈家庭条件实在有限,她家姐妹五个,她最小,她的大外甥,和她一样大,等她读书时她父母年纪很大,几乎没有多少赚钱能力,初中学费都是几个姐姐合伙支付。
姐姐们家生活条件也并不好,她决定不再读高中,比她成绩差很多的同学,都继续在读书,命运的分水岭从此开始,我常常为她感到遗憾。
脑子里回想着过往,不觉中我已到了闺密店门口,店里有四桌顾客在吃饭,她儿子在吧台前玩电脑,厨房里她老公在忙,她公公收拾桌子,闺密系着围裙忙里忙外,开心的招呼我着坐,从冰箱拿出冰王老吉。
我同她儿子聊聊天,抬头看到墙上的菜单名录,加了不少品种花样,有红烧肉,水饺,面条等。
大约一小时后,店里顾客都走完了,开始准备我们自已吃的菜,有提前买的紫燕百味鸡,一大份蜀都冒菜,有一盘东坡肉,瘦肉汤,红烧鱼等。
我问闺蜜最近生意如何,网络平台没有发单子吗?
闺蜜说平均每天只有一千多元营业额,网络平台的单子利润太低,太少了都没有人来接单,现在盒马生鲜也在带快餐,大资本在投入,物美价廉,竞争力很强,现在只能守下去,店丟了又可惜。
上半年他们除了所有开销,净赚了四万多元,主要是没有雇人,赚的是功夫钱。
做黄焖鸡的调料都有指定的供应商配送,多少只鸡放多少调料,每份调料提前把电子秤称好,保证精确,盐和味精已配在里面,再把调料同鸡一起放高压锅煮,到指定的时间关火。
顾客来时,只要捞起鸡块放小砂锅里加温就即可,黄焖鸡主要特点是经济实惠,一份16元,有香菇,鸡块,土豆,外加份饭,还有免费的紫菜汤,边上几家房产销售人员和附近工地上的民工,都是他们的常客,他们都看重闺密家的服务好和实惠。
闺蜜做黄焖鸡是和她小姨学的手艺,黄焖鸡米饭门店这几年非常红火,以山东为大本营迅速向全国扩张,貌似各条街都有,是要赶超沙县小吃和兰州拉面的节奏。
闺密家店面积有三十多平方,六张桌子,冰箱冰柜就有三个,风扇空调开个不停,闺密说夏天每月电费要一千多元,(商业用电一块钱一度),店面和住房租金共计九千一月。
他们每天早上七点钟起来,一个去店里做准备工作,一个去市场买菜,下午两点到四点多可以轮流休息会,晚上通常忙到九点半关门。
至少比之前在快递公司上班要好些,她儿子来上海有一月,天天可以在店里玩,比打工多点归属感。
店不远处在新建地铁站,若闺蜜能守到地铁站建好通车,那他们生意肯定会翻数倍,至少这个店的身价会水涨船高,转让出去都能转个高价钱。
大家畅想着未来,用王老吉饮料碰着杯,祝福彼此越来越好。
能走到一起多年的朋友,毕定都有着相似的灵魂,有很多共同点。不管多久没见没聊,再见面时毫无隔阂,打心里珍惜着彼此。
我们从少年走到中年,褪去青涩走向成熟,愿时光不老,我们不散。
通过写作我竟然获得了这么多机会
我是齐帆齐,欢迎你能来,触摸生活,思考成长,一起写作,一起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