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陕西省特级教师、省名师培养对象、千阳县教研室张勇杰老师邀请,早晨六点半出发,我和东仁堡小学李秀芳老师冒着大雨来到千阳县燕伋小学参加研讨活动。
路有多难,就代表我们的教育情怀有多真,有多深。
8:10我走进教室,因为略有些担心当堂创作的教学效果,所以想提前见学生。
这在以前是没有的,因为阅读课只需要点燃、激发,完全可以调控课堂,而诗歌创作,又是不了解的学情,也就少了自信。
简单互动,孩子们背诵了《花牛歌》《秋晚的江上》,发现孩子们的学习习惯很好,背诵熟练,基础扎实。
问了关于现代诗的基本知识点,孩子们能说出分节写、句式自由、字数不限、可押韵等特点,有几人说写过诗歌。这就够了,不是“零认知”就好。
我从“微”引出“微型诗”,与孩子们一起读了《生活》(北岛)、《灯》(姜二嫚)、《春水(三三)》(冰心),勾起了孩子们读诗的兴趣。借助孩子的朗读,我提出要带着想象读诗,走进作者描写的情境或走进作者的内心。第二环节我以《月》(蔡培国)、《云》(佚名)、《流行》(穆仁)引导孩子们了解诗歌创作要有实景、有联想,理解断句的意义。第三环节,梯度补充《铠甲》(佘尚达),理解诗歌语言表达的多样性;以《冰淇淋》激发好奇心和童心,引导孩子们发散思维,尝试表达。
创作环节带给我惊喜。上课的30名孩子人人创作出一首三行诗,无论模仿,还是自己创作,初具三行诗的模样,语言表达精准、有特色,也有一些作品令人眼前一亮。
课上,所有孩子全部完成诗歌创作,十多位孩子分享、朗读了自己的作品,教学任务也罢,师生情绪也罢,都恰到好处。
我知道,这节看似完美的课有这样几个原因,这也是与我们日常教学完全不同的,造成差异化的根本原因:
一、上课人数少
55人的班额,30人的课堂,仅这一项就占了优势,更何况这是一节公开课,外来的老师新鲜的面孔,旁边、后边坐了五六十名老师。纪律自然会很好,不用组织管理学生。
二、上课学生优
“他不是我们班的”,学生一语道出真相,我知道教学任务完成好的关键问题:每个班的优生组合。从校方来说,安排好一些的学生,可以让授课教师顺利完成任务,利于老师们观摩学习。我感谢学校的有心之举,让送教的老师完美呈现了教学设计,但内心不免有一丝遗憾。
记得2018年我去吴起县第二小学培训时,上了一节课《夜莺之歌》,当讲到小夜莺装作随意地将敌人带进游击队的埋伏圈时,我问同学们“为什么敌人没有察觉,小夜莺是怎样做的?”多数孩子说出了“麻痹敌人、装作很随意的样子”,有一个孩子说“他若无其事地走在前面,敌人放松了警惕”。我表扬这个孩子用词准确,想到了“出其不意”这个成语,孩子因我的表扬而双眼放光,专心致志地听完了后半节的课,也多次举手发言,尽管有时候词不达意。一下课,该班语文老师找到我说,“李老师,我太佩服我们班那个同学了。他竟然在您的课上能说出一个成语,他平时考试不是5分就是8分,从来没有超过10分。”我也没有想到这个孩子的语文学习如此令人堪忧,然而他课堂上的表现确实是思维灵活,学习主动。我很清楚地知道了一节语文课改变不了一个孩子,但如果真的多多少少对他能产生一点点影响,让他能有一点点的自豪和荣耀,那我相信,发自于内心的成就感会鼓励他,让他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想到自己曾经也拥有一束光芒,我以为这就应该是教育的力量,而且我认为这样的力量应该再多一些。也许,他们参与今天的课堂,会让我进度慢一点,成效差一点,但一想到,他们也许就像这个孩子一样,需要那不经意间的一束光,一个眼神,一个抚摸,一次激励,这不是完美错过了吗?不知道为什么,我总是会想到所有的孩子,想到每一个孩子,每一个或优秀或普通的孩子。
反思一下我自己,这节课准备得还是不够充分,表现在对现代诗的特点引导未经深入思考,对板书内容未加设计,导致层次上不够清晰,板书不够完美。今天的评价语略显繁复,占据了孩子们说话的时间。
李秀芳老师的微报告,干货满满,过的都是真招、实招,相比之下,自己还是太“写意”,缺乏深度思考,缺乏高度凝练。
很遗憾,下午着急返回没有听到张勇杰老师的报告。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张老师、李老师都有我学习的地方。
但愿,同心同行,不舍昼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