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学期的第一个礼拜倏忽而逝,今晚过去,从明天开始,我又将迎来忙碌的一周。
原指望利用周末的休息日,带孩子走进山林,倾听水语,与自然通话。奈何青山隐隐、小雨蒙蒙,通往天地自然的路总归不会一路顺畅,要么难以择时,要么好友难约,或者天公阻挠,总是有这样那样的因素牵绊着我们的脚步。其实,说到底,还是因为我是道地的一位自然的伪爱者。若是真爱,必定不顾一切、无惧风雨泥泞甚至生死,由此看来,我也是那个不好真龙的叶公。
这样也好,午后的阴沉让我彻底对山林死了心,捧一本书,握一支笔,拈一方小凳,便可以足足消磨掉一个下午,天外的云卷云舒与我无关,窗下的喜怒追逐我不留意,我只看见那长长的千年一叹里文明与野蛮的碰撞,战火与和平的交缠,我只听到一代文人对失落的文明的深重又无奈的叹息。
依然记得上大学时,我第一次读到《千年一叹》时的感受,我震撼、我沉迷、我景仰。再读旧文,竟然没有了当初那么清晰的体会,读得磕磕绊绊、鸡零狗碎,曾经我最喜爱的余秋雨式的语言表述,现在读来竟然会觉得索然无味。
和前不久才看完的《文化苦旅》相比,我似乎更喜欢《文化苦旅》的宏大深邃,因此,我断然猜测,是不是我的阅读已经进入了另一个层面:从关注读物的语言层面深化到精神思想层面,或者说以我现在的阅读能力,对读本的语言表达和思想表达都有了更高的要求呢?我无法确切地告诉自己答案。
《千年一叹》这本书自问世以来,一直畅销不断,受到了很多追摹,余秋雨的系列作品也开创了“文化大散文”的一代文风,但是这本书从整体上看,确实重叙述轻评述,这固然和作者一直长途跋涉身心劳乏、书写工具不便携带等因素有很大关系,但是作为文化类书籍,不够宏大的篇幅总让人觉得缺了点文化的厚重感。写到这里,我猛然想到,我应该先《文化苦旅》前读《千年一叹》,由篇幅短小而入鸿篇巨制,由叙述旅途而解读文化,如果按照这样的顺序阅读,我想可能不会出现败味的情况。
当然,我并不是说这部书写得不好,只是我的阅读顺序没有安排好。其实,如果能全心进入,也决不亚于一次旅行,我们可以站在希腊永恒的坐标上,藐视人类的无知;可以在碧血黄沙的埃及感受法老人被封存的原始;还可以在交缠的圣地怜悯犹太人被驱逐、屠戮的怨愤……
我好像只是站在了《千年一叹》的最边缘,懵懂地看着文化大师挥动着思想的大棒在古代文明和现代文明间穿梭,我只能看着,我想跟他说一句话,可是深邃和肤浅之间没有通途,一时间我成了一个会说话的哑巴,我无法与他交流。
为了求得与大师对话的资本,我决定:这本书,我要从头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