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并不是一个特别爱读书的人。关于这一点,我已经在以前的多篇文字中有过表述。而现实是,不管我“爱”或“不爱”读书,我却在不自觉间选择了一种“和书有关”的职业,这辈子好像一直都在和书打交道。重要的是,这份“与书有关”的职业最终让我可以衣食无忧。这或许就是冥冥之中的一种宿命吧!
所以说,很多时候,个人的选择最终抵不过命运的安排。所谓“人定胜天”在我看来,也不过是人类的一种一厢情愿的心灵臆想罢了!
虽然不太爱读书,但倒是有一怪癖,就是喜欢收藏书。各式各样的书,只要我自己觉得有用、有意思、有好处的书,我都会将其收藏起来,然后在休息时、在晚间闲暇时信手翻翻,倒也是蛮有意思的。所以这么些年来,每年都会往我的书房填充各种不同的书籍。家里的“大额支出”,除了保险费用外,买书的开支列“支出榜”第二位。家里让我觉得最踏实、最凝重也是最富有的地方,就是我那并宽敞的书房。
很多人都对我每年花这么些钱“购书”一事表示出不解,前些年连老芊都颇有微词。不过我觉得,这是我个人的行为,我无须为此作出任何解释。
我记得大约十年前,女儿刚进入我所在的初中学习。那一天,她在学校的图书室上完第一堂阅读课后,回到家里就跟我抱怨,“老爸,学校的图书室也太落后了吧?”我问其故,回答是,“就这么寥寥几本书,也能叫图书室?而且这些书当中,很大一部分是‘习题汇编’、‘教学参考’书一类的。真正可以阅读的名著什么的,少得很!还不如我们自己家的书多呢!……”
女儿说的没错。但她不知道的是,就算那些什么“习题汇编”、“教学参考”什么的,有很大一部分还是我们老师个人捐赠的。
堂堂一学校图书室居然破败至此,说出来谁信?可这就是事实。而其直接的原因,则是因为当年有一个“省级教育强镇”验收。为了这个验收,地方政F特意建造了一幢高大挺拔的图书馆。图书馆倒是建成了,可问题是,没有藏书啊!政F为了验收而出资购买的图书数量,远远达不到验收的要求,于是就把辖区内各学校图书室的藏书给“统一征编”了……理由是,“政Z任务”。我记得当年我们的X校长为此据理力争,结果,因为“不配合、不执行上级文件精神”被免职。最悲催的是,X校长官职被免,学校图书室的书照样被“按文件规定”强行掳走……
我记得那一年,政F还专门发出倡议,“希望居民们能踊跃捐书以‘共渡难关’……”想想都觉得好笑。一个好端端的“教育强镇”的验收,怎么变成了“难关”?既然是“难关”,那完全可以放弃验收嘛。典型的“既要做那啥,又要立那啥”……
不过对于政F的倡议,我个人没有任何反应。我是决不会把我这些藏书给捐出去的。因为我很清楚,捐出去以后,这书肯定就回不来了。这可是我多年收藏的心血,我绝不可能做出如此草率、鲁莽的行为。
……
前些天用过晚餐以后,一家人在客厅闲聊。老芊突然靠近我,神秘兮兮的说,“大叔,给你个福利,你要不要?”
“啥福利?”无事献殷勤,我可得小心一点。
老芊在自己的手机上忙碌了一阵后将手机递给我。看了一下,是一则推销“中华国学经典”的小广告。老芊看着我,“大叔,我觉得你可以买上一套。既能满足你那种BT的藏书欲望,也能让你看起来更像个文化人……”
什么叫“看起来更像个文化人?我不就是文化人吗?”还能不能好好说话?
可还没等我开口,老芊接着说,“最关键的是,价格还不贵!”
价格倒确实不贵,可我怀疑,会不会是盗版书?正疑惑着,老芊又开口说话,“看这里的内容,堂堂大书城出来的书,质量应该有保证。再说了,就算有残次,大不了算是白扔了这几个钱嘛。”一副财大气粗的土财主的模样。
听她这么说,我倒是真有点动心——也只能说是“有点动心”。毕竟,相对于“价格”,我更关心书的“质量”。我迟疑道,“要不,我下个单?”
“不用,我已经替你买了,估计明后天就到。到时你自己去快递超市将它扛过来就行。”某人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
这倒是我没想到的,其实这里的每一步,她都早已计划好了。只是不知道某人从什么时候开始,由“对藏书颇在微词”转变了“主动购书”了?跨度不小、进步也不小啊!
不过,有人替我买书,总是一件令人开心的事!
今天上午,收到快递超市的信息,说我的书已经到了。赶紧下楼去,把书给取回来。好家伙,厚厚的一大包,《论语》《史记》《左传》《荀子》《战国策》《增广贤文》……整整25本啊!
看来,今年这个暑假,我有事可做了……看看“国学经典”,写一些狗屁不通自娱自乐的小文章,不也挺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