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cycle for the mind」,这是上世纪90年代初乔布斯说的一句名言。源自他十二岁时在一本科学杂志上看到的动物移动效率对比,第一名的是兀鹰,而人类则屈居整个排行榜后三分之一的位置。但是在给人类配了一辆自行车后,移动效率就大幅提升。而乔布斯认为电脑就是这样一辆「人脑自行车」。
尽管在微观层面电脑所做的只是读取、存储以及二进制计算这样的工作,但是在摩尔定律指引下的集成电路发展,使得电脑的性能不断增强。电脑在各行各业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于当今人类的重要性我想不必多说。现在的电脑对于人脑来说恐怕已经不只是一辆「自行车」,而是一样更为重要的工具。
随着苹果和iPhone带动的智能手机的发展,以及通信网络的建设,移动互联网革命又一次改变了人类的生活。地铁上用手机看剧的、看书的、玩游戏、听音乐的比比皆是;朋友聚会上菜后抢着拍照后发社交媒体,吃完了又各自低头玩手机。上个月我惊讶的发现几乎不怎么会用电脑的父亲,竟然也用着一台国产智能手机。
手机对于日常生活的重要性甚至已经远比电脑更高,即便是随身背着一台笔记本电脑更多的也只是携带和以防不时之需,但手机却是随时都能用,而且随时都会用。我忽然意识到,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手机已经是很多人的「器官」,至少对于我来说,很可能是这样。
因为工作的关系,在前智能手机时代我就几乎不关机,以便响应和协调各种突发状况。当时的手机是我的通讯工具,打电话、发短信,仅此而已。但是现在呢?我用手机娱乐、学习、工作、社交,甚至是点餐、购物、洗车这样的生活服务都能用手机完成。如果忽然想到了什么点子,用手机记录;如果忽然有什么不知道的地方,用手机来搜索。使用手机已经成为了我的一种直觉反应。除了洗澡、充电等少数情况,我的手机在写字台上、口袋里、床边,几乎不会让手机超过触手可得的距离,他已经是我的一部分,我的「器官」。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能接受这种观点,或许会觉得略有些惊悚,但是事实上很多人对手机的依赖程度已经深不见底。手机成为了大脑的「延伸」,他让大脑直接连入网络。看过《三体》的人应该记得三体人之间是用电磁波直接交流的,当我用手机与远方的朋友聊天时,不就是用电磁波在「神交」吗?从本质上来说这种交流方式跟当面聊天并没有什么太大的不同,只是用的「器官」不同,一个使用我的声带、嘴和耳朵,一个使用我的手机。
想想手机即将没电又没带充电宝时的焦虑感,简直跟某个身体器官生病了一样。
作为一个「器官」,手机是如此的重要,他不仅负责输入、输出,同时还辅助大脑进行存储和运算,我几乎没有想到身体还有哪个器官拥有这么多的功能。既然如此,为了让这个「器官」更给力一点,多花点钱应该也是物有所值的吧。
好吧,做了这么多的铺垫,其实我是在为下一部手机申请预算做准备,这会是一个难以拒绝的理由吧。
��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