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对于大家太熟悉了,从小学就伴随大家直到高考结束。对于很多学生来说,作文是很痛苦的,拿起笔后,脑袋茫茫然,无从下手。我这个理工科生,上学时也是同样状况,绞尽脑汁,胡编乱造,无所不用其极,就是为凑800字数。
而今偶然读到张中行老先生的《如何作文》,才幡然醒悟,原来作文是这样写的。
张中行老先生是非常著名的学者、哲学家和散文家。一生为我国的语文教育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如何作文》是他为中学生所著的一本书,浅显易懂,道理平实。
虽说是教学生作文,但我认为哪怕是教师,学者读完也会受益良多。现在给大家介绍介绍这本书,看看作文是如何炼成的。
什么是作文?有人说,作文是严肃的,要先分析主题,构思框架,再遣词造句,最后完成作文,不能出任何纰漏。有人说,作文要随心所欲,有感而发,引起共鸣,要有生命。
大家都想复杂了,其实张老先生认为,所谓作文,就是把自己想要说的话,经过构思,组织起来,然后写成书面形式的一种活动。
那大家会问,问什么要作文呢?直接说话不就行了,还要写成文章,岂不太麻烦。其实可以从这几个方面来理解。
一是,说话,说完就结束了,但只有听你说话的人明白,如果你想要更多的人也听到,想宣传你的思想,那肯定是写下来好啊。古人云“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就是这个意思。
二是,写成文章,表达更加清晰,深刻了。说话时,只求听话人明白就行,没听明白,也可以反复对话沟通,直到明白为止。但想让更多人明白,那写下来就更好。而且说话时,肯定没有经过深思熟虑,表达也不会深刻透彻。写下来,经过了深思熟虑,就更加深刻了。
三是,文字可以写的很优美。比如唐诗、宋词,如果用说话来表达,就显得俗套了。
作文又是不同于说话的,有两点要求需要明确就。
首先,言为心声。写自己所见,所思,所感。就是要写真实的,符合规律的事。不能传递错误的价值观。要写自己的思想认识,不要人云亦云,将错就错。要恳挚的表达自己的感情,不要写成死物。
再次,辞达足以。写文,语句尽量简洁,明晰。完整表达出自己的认知观点,思想感情足以,过多追求文艳、富丽的词汇,反而画蛇添足。
作文的定义,要求已经明确,那如何写好作文呢?其实办法也非常简单,多读,多写,再反复修改。
多读多写是相辅相成的,多读,见多识广,很多写作手法,修辞用语了然于胸,笔未着纸,可用的表达方式早已蜂拥而至,自然可以信手拈来,不费思索就顺理成章。多写,是为了将读来的知识,通过笔来整理成自己的知识,达到熟练,巩固。
多读,当然不能随便读,读一大堆思想认知错误,文字繁冗杂乱的书,肯定对写作不会有所提高。反而有害。
要选好书读,什么是好书?这个没有统一标准,对于学生来说肯定也难以分辨,但会选择好书就简单了。就是选大家公认好的书。比如古典名著,名家作品等。甚至网上查查大家对书籍的评价,评价相对好的,买回来读,自然也不会错。
读书要精读和博读适宜
精读能深入书的意境,对作者的写作手法会更熟悉,对书的思想理解会更透彻,这样便于更好的形成自己的写作技巧和知识。
而博读,可以让自己的思维更开阔,可以吸收更多的表达方式和技巧,而且还能使精读的理解更明晰,体会更深入。
读书以精为本,以博为基,还要以思为路,才能形成自己的思想认知,最终达到融会贯通。
如果只读不思,那么就无法形成自己的认知,写作时,也就茫无头绪,难以运用。
如何思呢?就要多写了,那怎么写?
前面已经说过。作文是说话的一种书面表达方式,理解这个,是不是就简单了。该怎么写?直接写。
把自己要说的话,所想的事写出来。万事开头难,天天写,随时写,比如今天天气不错,就写天气怎么好。做完了一件事,就写怎么做的这件事。
当然大家会问,这怎么能提高作文水平?是的,一直这样写,肯定不会有所提高,办法当然也有,也很简单。
就是不断从舒适区走出来。
写说话写顺了,不妨再提高一下标准。比如可以再从模仿他人写作手法开始,照猫画虎总容易吧。“千古文章一大抄”,先仿遣词造句,再到文章结构,最后到思维表达方式,步步升华。仿的多了,也就是你的了。
模仿熟练了,继续从舒适区走出来,去写自己的思想,前面讲的言为心声,就是此理。把自己的思想可以完整表达出来,那么作文的目的就达到了。
写完一篇文章,也不算结束,还要多加修改。
初次写完的文章不可避免会存在一些问题,错别字、语句不通、用词不当等等。这也是修改作文最基本的要求。
但我这里主要想说的是,修改也是对作文的表达方式,思维逻辑的回顾和修整,让文章更加明晰,周密。当然对于考试来说就另当别论了,大家需要在平常作文中养成习惯。
讲了这么多,大家肯定会惊叹,真的就这么简单吗!是的,作文就是这样,方法很简单,难得是行动。说不如做,勤奋读书,勤加练习,并持之以恒,作文就会变成一件简单的事,望大家彼此共勉,作文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