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此刻,内心不是很平静来写这篇文章,平日都是起床后就迫不及待的写下突如其来的灵感,有人说过早上是写作的黄金时期,要想练好文笔,就必须坚持天天写,想到什么就写什么,不要回过头去看写下的东西,这样会影响思维。的确,我也采用这种方法,有时真的是灵感大爆发,对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来发表自己的感想,有时滔滔不绝一气呵成,有时硬是绞尽脑汁也想不出要写点啥东西,但就是想写,想有点小成就感。文字给我带来的是无穷无尽的欢乐,和对自己的鞭策,真的有时不知道该如何去形容这种热血在我体内的沸腾。一个劲的只想写写字,看看书。
有人曾对我说,我是他所认识的人当中唯一一个能坚持每天写日记和随笔的人,在这一点上很佩服我,我也给他看过一些自己写的文章,得到了肯定的赞赏。虽然说能有人对我简洁粗俗的文章给出满意的评价,我内心是很高兴的,这给了我无穷的动力来让自己更优秀。在朋友圈,我的动态几乎都是一些较为文艺的句子并附加自己出门游玩所拍摄的照片来映衬。通常会有好友在底下评“文艺女神”之类的话。不可否认,在朋友圈发动也确实是想让周边的人知道我的生活状态,但初衷是用来记录自己的生活,无关为引起人注意。朋友眼中的我是内敛文静的文青形象,因此总有人会问我“你肯定看过不少书吧?”对于这样的问题,我往往是很惭愧的回答“没有”,都会误认为是谦虚之言,但实则是真的读书太少。上高中的时候,我只是专注于课本知识,课外偶尔看一些《读者》文摘作文素材之类的期刊,至于那些文学作品,经典小说我都可以说是没看过。当时可能是对小说有一种排斥感,觉得一篇小说就是厚厚的一本书,密密麻麻的文字看起来费劲,对我毫无吸引力 ,而至于那些散文又觉得枯燥乏味。所以每次同学课下讨论到小说我就毫无发言权,课堂上老师也会偶然提到某部文学作品,台下总会有那么几个博闻强识的同学争着举手发言,而我却只是一个置身事外的观众,想想还是觉得自愧不如的,默默做一个课堂上的“低头族”。
现在上了大学,在步入大学之前就给自己定了个目标,要看多少多少书,逼着自己去看一些文学书。虽然是有所突破,但还是自制力不够,数量上没有达标,质量上也存在问题,喜欢看一些诗集,和哲理性的散文,歌颂爱情呀,歌颂自由等等。转眼就大二了,然而所看过的书少的可怜,真心觉得自己下笔都不知该用什么词语”,见识短还不认真读书,真的够呛的。我不喜欢看电子书,觉得那样失去了看书的意境,但会看一些公众推文,在微信里关注了好几个公众号如《知书先生》《每天一本书》等等。看到别人写的文章头头是道,句句说到心坎里,就像心灵鸡汤一样补。一边是羡慕 ,一边是幻想自己要是有这样的文采那该多好。但吸收来的大都是别人的观点,照着别人的地图去走路,注定是少了些柳暗花明的喜悦。就像“道理我们都懂,却依旧过不好一生”。这个观点也是别人在生活里感悟出来的,我们也就觉得说到了心坎里,于是下意识的当成了自己为人处世的方法论。文章写到这,突然脑海里一片空白,要写自己的观点吗?可是几乎都是道听途说的别人的见解和观点,脑海中浮现一句句经典语录,但终究不是自己的。我不知道自己写了些什么,从写作谈到了读书,前一篇文章写的是关于自己写作的历程,那这片文章就重点写了读书。最后送上冰心的一句话“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给自己和每一个到来的你。
写着写着就语尽词穷了 ,被一个招呼打断了所有思路。这篇文章是在等我发小声乐考试中途写下的,最后祝愿她考试顺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