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煜全 关于中国企业的国际化
1、滞后量
首先,财务指标是滞后量,财务出现问题,说明经营早已陷入困境。
其次,财务问题无法单纯靠研发来拯救,因为研发普遍需要5-8年的较长周期。
2、超前量
企业经营不能看财务指标,要从研发投入和市场培育等超前量去看。
大多数国内企业秉持“盈利与否,全靠市场”的被动思维,而真正能够转型成功的是仍有一定实力,又看到了未来的危机并果断转向的企业。
3、中国企业要学会打大仗
很多中国企业因为山寨而做大,但是不能长期持续。回顾我们的革命历史——一开始打运动战,解放时打阵地战。
我们希望,中国企业能够学会打大仗、硬仗,靠转型成功实现国际化、全球化。
一、国情需考量,不应成屏障
对“积木式”创新在中国的可行性的思考是必要的,但是不能一概而论地给予否定。
过多地强调国情是不可取的,相比能不能的担忧,如何能、怎样能,更为实际。
二、中国的自主创新前景光明
1.技术转让有法规,知识产权是瓶颈
关于高校技术专利转让,中国有相关的立法支持,但先要解决知识产权的归属权问题。
国外的高校可以决定知识产权以什么价格、如何转让。中国高校的知识产权转让容易被扣上国有资产流失的帽子。
2.高校专利转让,“三步走”解决问题
去美国申请知识产权转让,并没有太多限制。
难点在于企业的credit(信用),即既往历史、合作经验、合作效果等等。
中国企业要走出去,最好是“三步走”——投资先行,建立信任;企业主导,连接中外;政府支持,提供资金。
3.技术孵化周期长,投资生态需培养
5-8年的孵化期可以依靠风险投资尽量缩短。
研发的风险在于容易被其他领域的新技术覆盖,但是优胜劣汰正是市场机制的价值所在。
所以我认为,只要建立完善的生态,“积木式”创新在中国执行的机会非常大。
一、订正概念混淆
1.山寨与OEM
山寨的利润并不低,问题在于无法借品牌盈利。同时受制于产品周期,无法建立长久业务。
富士康并非山寨,而是OEM,即代工。代工是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同时也有一定的技术含量,比如富士康就有很多工程师,帮助这些企业完善产品进入生产线时出现的种种问题。
因此,同为代工,但是技术含量不同,利润也大不一样。
2.内部竞争和议价权
那么,富士康有没有议价权呢?
其实中国企业的传统文化就是相互之间残酷的内部竞争,只有富士康可以生产,不代表中国没竞争;没有竞争才有议价权,只要有竞争,就没有议价权。
富士康并非没有对手,只是通过苹果做代工提升了技术能力,才能一家独大。
此外,门槛的高低取决于为谁代工,山寨机和苹果机,当然不同。
3.电子制造和工业制造
a.概念不同
电子产品都是精密制造,而问题中提及的川崎重工、富士重工是工业机械的制造,二者完全不同。
在精密制造上,如果变化不多,日、德较为领先;如果强调为产品实时提供制造能力,美国是未来。
在工业设备的制造上,日本、德国的优势明显。中国的三一重工、徐工的制造机械很多都来自于德国。
b.中国概况
应用于精密制造的机器人的三大源头是日本、德国、美国,富士康是购买机器人数量最多的中国企业之一。
同时,富士康也在研发机器人,希望将机器人业务做大,转化为收入来源。
中国的制造业到最后一定要摆脱对国外的依赖,相信随着制造业的发展,一定能够突破。
今天回答了几个有关中国企业发展的问题,在最后简单总结一下。
第一,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不同领域的差异很大,模式和理论不能简单套用。不光要有认知升级,还要有产业知识。
第二,我对中国未来充满信心。我们面临着很大的机会,其核心在于遍布全球的“积木式”创新——中国企业拥有制造能力、资金支持等长板,通过国际协作,可以迅速实现全球化。
第三,事在人为。虽然我们面临大好局面,最终结果要看如何执行。如果能够将山寨、一窝蜂等中国式残酷竞争的打法,转变为遵守国际规则,积极建立信用的打法,真正实现国际化、全球化,中国的经济就会真正腾飞。
在机器代替中前进
机器在建筑工程中逐步替代人,是一个必然趋势,只是时间长短的问题。面对这个必然趋势,只能顺势而为,去适应甚至促进趋势的发生,而不该坐以待毙等待被颠覆。
至少有两个方向值得考虑:一个方向是让自己适应新设备的使用,并把自己的角色从建筑工程的操作者过渡到管理者。这里面有两个层次。
第一,主动了解目前全球范围内哪些新的科技和设备刚刚被投入使用,它们相对于人工有哪些优劣势,它们的操作流程是怎样的,它们对操作者有何能力上的要求。如果你认为某些设备比人工有优势,有可能被推广,那么就应该提前学习操作此设备的知识。这样一旦你的公司开始使用此设备,你是有准备且可以胜任的,而其他不具备操作能力的同行就被淘汰了。
第二,了解目前建筑工程中多种设备的操作、各工序的衔接以及各工程小组的协作,这些都是作为一个工程管理者应该有的知识储备。如果你想在更长远的未来胜任工程管理,还需要加强对信息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这是因为未来高度自动化的设备将会提供很多数据和反馈,管理者需要对这些繁杂的信息作出分析,判断哪些流程的进度需要调整,哪些设备的设置需要更改。
另一个方向是协助新科技对传统操作流程进行颠覆。具体而言就是用自己所积累的实际经验去帮助AI的学习和提高,使之达到接近人工甚至超过人工的水平。如果你有多年的熟练经验,你可以主动寻找加入开发建筑工程机器人的公司,因为它们的产品研发会需要你的工程经验作指导和参照,大到工作流程,小到你在工作中作具体判断的思维过程。同时,它们也需要你积累的行业人脉来做产品试用和业务拓展。实际上,世界上诸多领域内所发生的机器代替人的变革,都是把人的经验进行总结,清晰列出人的思维过程和行动,并把这些思维和行动逐渐规范化和可复制化。
这个过程不断深化的结果就会使人的经验越来越容易被机器掌握,这样机器代替人的结果就会一步步接近现实。那些率先开发出先进机器的公司就成了行业变革的推动者,并且从中受益。
万维钢 答读者问丨给自己建立一个“知识图像”
改革和既得利益就一定是矛盾的吗?这个逻辑始终没法理解,但是怎么哪都表现得两者水火不容。
万维钢
既得利益集团是当前局面的受益者,也就没有改变局面的强烈愿望。当然,你可以跟他讲道理,说从长期看来这个局面是不行的,你得做点短期的牺牲啊 …… 那他就会反问,这么多人凭什么非得我牺牲?
但改革之难还不仅仅是因为既得利益集团。哪怕根本就不伤害任何人的实质利益,只是想改变一下做事的方法,都非常难。有本书叫 Switch:How to Change Things When Change Is Hard 就非常有意思 —— 这本书里说的 change,全都是不涉及任何利益集团的 change,完全是心理学上的change,都非常非常难。
我们跟Facebook有本质区别。Facebook 是免费的,商业模式是卖广告,那它就必须用各种(可能是隐蔽的)方式向用户推送一些无关的信息。Facebook必须辜负用户,因为广告商才是它的真正客户。而我们的唯一服务对象就是订阅读者。
Facebook 迎合用户,然后辜负用户;我们服务用户,甚至还希望改变用户。
美国更加程序正义。这也说明“制度”解决不了所有问题。
以前铁路已经铺遍了全国的时候,新公司再想搞铁路就已经不可能了,但创新并未停止,新公司可以搞航空运输。所以小企业应该搞颠覆式创新,敢于冒险,尝试一个此前没有的商业模式。大企业面对特别新的东西是有劣势的,一般不愿意轻易掉头。
可是如果大企业非常敏感,对任何可能有威胁的小企业都要么收购、要么用专利壁垒之类的手段打压,小企业又能怎么办呢?这时候似乎纯粹靠“看不见的手”就不行了,政府必须出手。比如AT&T垄断美国电话业务那么多年,别人一点机会没有,最后还是美国政府把它分拆了。
鼓励小公司创业,用反垄断法分拆大公司,这一切的目的归根结底不是为了促进竞争,而是为了创新。AT&T的垄断对消费者并没有直接的害处,甚至可以说是一种福利!垄断最大的坏处就是阻碍创新。
但是政府直接分拆大公司的事儿非常少。如果有四家航空公司主导了美国的民用航空,你说这是不是垄断。我不知道《反垄断法》怎么规定的,但似乎从法律上来说这不是垄断。可是从实际上来说,这样的局面小公司基本没机会。
提供两个心得。一个是你读书的时候一定要善于分清主次,通过梳理作者的思维脉络去判断哪些论点重要,哪些论据不重要。
更关键的是你通过这些书去给自己建立一个“知识图像”。比如你可能对“行为经济学”感兴趣。那你可能读了好几本有关行为经济学的书,你就要绘制一个行为经济学的图像。行为经济学就好像是一个小国家,每一本书都是作者对这个国家的描述,而你要把这些描述拼起来,知道这个国家到底怎么回事。那你就必须发现书和书之间的联系,相互矛盾之处。所以一个好办法就是同一领域的书多读几本,相互印证。
注意常人没有注意到的细节,就像侦探剧里的那些著名的侦探能够注意到常人忽略掉的关键信息。情理之中却又在意料之外,我想问的是警察办案的时候,是不是也用到了认知限制解除,并且这项能力是否也是通过类似的刻意练习以习得的?
这个能力是后天习得的,或者说至少是*可以*后天习得的。
格拉德威尔的 Blink 这本书里说有个婚姻问题专家,他听任何一对夫妇交谈十分钟,就能判断出来他们几年内离婚的可能性。他根据的不是直觉,而是“知道该看什么”。具体说来,吵架、冷漠都不是大问题,最大的问题是“蔑视” —— 如果夫妻双方有一方在语言和表情上表现出来蔑视另一方,那基本上注定离婚。
那这个专家怎么知道去特别考察“蔑视”呢?这是研究过多少对夫妇,数据分析的结果。
像这样的本事我觉得不能叫“认知抑制解除”,因为你事先已经知道该往哪看。侦探不是随意地观察现场,他根据自己的经验指导哪些地方最容易找到线索。
匹配的是存量,俭省也是在存量做功夫。那罗胖价值观追求增量,一味求多就好吗?就算是经济学家,难道他们的目的不也是追求发展吗?那如果能在限制的框架内,利用现有的资源,多的想法,再有智能驾驭岂不更妙?
“俭省”和“匹配”还不太一样。俭省的目的不仅仅是保留和享用现有的资源,而是为了*开发*这个资源,是为了创造新价值。匹配,是得到了这个而资源就算完事。《俭省》那本书最后还特别提醒,俭省不能太过分,不能为了省而省,该追求新的资源就要追求新的资源。
吴军今天品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