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在上小学的时候,这个是刷在墙面的标语,也是天天喊在嘴里的奋斗句子。理所当然地理解是,好好的,学习,学校学习。好好学习,自然天天向上进步。
于是乎,好好学习,这样一本书都是用来写学习,而它并提供什么具体的学习几条建议、几条技巧。《学习之道》更能运动心理学讲清楚学习技巧、学习原理、学习遇到的困难和解决。然而这本书,更加联系到实际,以用为始,更多一层元认知思考:我为何学习,学哪些对我有用的知识。这些内容和启发却是提供了之前未接触到的思路。
有关学习,学什么,怎样是学习。走出学校之后的学习该是怎样的姿态?都是思考和需要回答的问题。
这本书,学什么?学临界知识,掌握底层规律。通过元认知,进行学习和实践链接巩固,进行刻意练习。通过写反思日记,吾日三省吾身来改进自身,获得进步。以行动开始,用实践学习,牢固而深刻。
从成甲公众号“个人知识管理”开始关注,起因于逻辑思维一门罗友霸王课。这堂课我听了三遍,还做了笔记。与现在所知何这本系统化的书告知内容不同。当时有一种对读书震撼的感觉,它甚至让我不舒服,因为通过对比,更看出了我自己在读书方面的鸡肋。
在这说一下我当时的问题,不想拨出来,但这毕竟是一个过程,也表明我摒弃过去错误的读书方法。1.只买最经典书籍,从致用类开始。之所以购买这类书,是因我想从书中获得方法解答现实问题。奈何当时读书量太少,获得一知半解比较零散不成体系。跳过案例,明明是一本需要应用的书籍,被我当作来读,反而还有一种满足感,那时候还对焦虑不太严重,现在焦虑感反而加重,注意力分散。《自控力》一书,读得很有启发,奈何读书又慢,还不去研究目录。这本书至今前前后后仔细读了有4遍,算是读得最细致的一本书。可第一遍读下来我的感觉,真的就是“哇塞,太牛了,写得真好”“哇,原来是这么回事”。2.读书方法问题。3.不求甚解。理解力问题。更别说,我去年才接触的打开新世界大门的批判性思维和如何阅读一本书。4.读完即止,完全没应用起来,未和自己链接。本着解决问题的一本书,却当成认知类书。大有“已阅”之效。
而《好好学习》这本书,是寻求应用,寻找知识,旨在清楚认知所学难点为何处,兴趣点在何处。对概念深刻掌握,架构体系。最重要学以致用,临界知识四两拨千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