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年入百万只算刚刚脱贫。”
上海大爷:“月薪一万是讨饭” “30岁,如果你还没当上管理层,你一辈子基本也就这样了。”
……
网络上,这样耸人听闻的说法不时出现,每次都会引起不小的躁动。
尤其是在大城市的年轻人当中,这种用“脱贫” “百万” “讨饭” “这辈子就完了”等词渲染的所谓“财富标准” “成功标准”,难免会让人心理潜移默化地变化。
我有位咨询师接待过一个名牌大学来实习的学生。
他这样问咨询师:“老师,我5年后会成功吗?”
咨询师问他:“你说的是怎样的成功?”
他说:“就是有自己的公司,能出任总经理,不再为车房发愁,有想要的财务自由。”
可是,当咨询师接着问他,想做一个什么样的公司、创业的第一桶金从何而来时,他的回答总是“没想好”,却又恨不得使出全身力气地告诉咨询师:“我知道我的想法不现实,可是我就想要成功!”
不得不说,单用资产量级标准定义的成功,让人迷失了。
我们急切地想证明自己,太想理直气壮地站上财富的顶端。
但可以看出,类似“百万以下皆穷人”式的对成功的建构,只是煽动起了我们的焦虑,却并没有给我们未来的路径带来启发,反而容易蒙蔽年轻人的双眼,只盯着那些“赚钱多而快”的路子。
这类路径的共同特征就是,用只有少数人才能达到的财富量级作为大多数人成功的“标准”,并用具体的、可对照比较的年龄和收入数字来定义,从而忽悠起绝大多数人的焦虑感。
然而,这种以“少数人的财富标准”煽动起来的焦虑感不仅没什么意义,甚至还会有负面的影响。
它一方面加剧我们的躁动不安,剥夺我们好不容易得来的幸福感;
另一方面,还有可能这本身就是一些无良的培训机构、投资机构炮制的谎言,以促使人们在“焦虑”的驱动下急切地扑向他们所谓的“优质投资途径” “改变你人生的课程”,成为他们牟利的对象。
所以我们过分焦急的袒露只会透支未来若干年的成长性,只有你真正参与到社会分工中来,你才会无比清楚天上不会掉馅饼,掉下来你如果没准备也不可能接的到。
况且天上会不会掉馅儿饼不重要,我根本不会浪费时间和情绪去考虑这种问题,因为我知道即便天上会掉馅儿饼也不会掉在我头上,所以我不会把成功的希望寄托在天上掉馅儿饼砸到我头上,我只会把天上不会掉馅儿饼作为前提来思考和行动。
现代社会里只要你乐于去研究,你会发现所谓的优劣利弊远不是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你的每一个细小决定影响之深远也许会让你始料未及。
当人们只盯着那些“赚钱多而快”的路径时,很容易就忽略了踏踏实实去努力这条路,而这条路才是大多数人最现实和最依赖的生存发展之道。
网上常有人问,“30岁年薪20万算不算很失败?”
其实,这是可以一直争论不休却永远无解的问题。
因为成功的定义从来都是多元的。
年纪轻轻就腰缠万贯是一种成功,身体健康算不算一种成功?家庭和睦算不算一种成功?
对于那些对待工作的唯一目的就只有赚钱的人来讲,很可悲,他们的工作本身毫无乐趣可言,他们只是觉得多做了一天就多挣一天钱,用这种方式来鼓励自己,让自己坚持下去。
所以,钱,在他们的反复强调当中,在他们的心理暗示当中就会变得越来越重要,到最后眼睛里除了钱已经看不到其他东西了。
可事实上并非赚到了钱你的人生就迈向了坦途,况且困囿于对金钱的执念的人,格局之小,也不见得真的能赚到什么钱。
真的也是应了那句,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还有些人为了获取所谓的成功,模糊了生活和工作的界限,最后搞得自己筋疲力尽,身边人也被你伤害的体无完肤。
恶意的相互或自我联系从来都能摧毁一个人的根本,所以不要轻易试探自己无法驾驭的事情。
我还是建议生活和工作要分开,工作事务不要侵占生活,生活事情也不要拿到工作时间来做,不要迟到,保持两种模式的各自独立以及神圣,你的生活才能有条不紊,这才能挺直腰板。
长此以往,生活方式健康、理念健康,开开心心,难道不是一种成功?
能达到内心富足的状态真是偶然性太强的一件事了,说难,可能很不容易找到,说简单,可能水到渠成就做到了。
最近,82岁高龄的张弥曼捧回了2018年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她在自己的领域默默坚持几十年,最终推动了人类认知的进步,谁又能说这不是一种成功?
空洞地拿少数人的“财富标准”来衡量自己,并不会让你更清楚自己的位置和方向。
不必因为别人的忽悠而一窝蜂涌向“风口”,不必因为别人外表的光鲜而自卑或自暴自弃,更不必因为短时间内还没有看到回报就放弃自己的路。
一个人在社会上能有多成功,取决于他的不可改变部分有多珍贵,以及被社会同化了多少。
坚持下去,因为努力或许不是一台天平,但它至少是一根杠杆。
或许你的家庭背景、天赋能力、人脉资源以及成长教育环境暂时让你这一端的力臂短了一些,但你可以慢慢去改变力臂的长度,多积攒力量,锻炼出把聪明转化为智慧的能力,最终担起你想要的东西。
人的能力真的有限,人只能做好当下,改变不了过去,也决定不了未来。把每一个当下做好,自然长远来看就是有了一段好的过往。
“这个时代从不辜负人,它只是磨炼我们,磨炼每一个试图改变自己命运的平凡人。”
况且没人在乎你见过什么,经历过什么,而是只看的到你留下些什么。
所以做好事情很重要,准备好做事情的状态同样重要,好好准备一下再出发也不失为一种好选择。
基础打好,后来的很多事情都是水到渠成的,而且由于资源有限,专注比多元更容易取得成功。
划定自己的能力圈,然后工作工作再工作,保持自己良好的记录,因为正确的道路晦涩难明,你必须始终保持清醒。
你可以列一份反向清单,记录你要停止做的事情。
做一切看似无聊的事情,只要你够认真,都有可能收获很大。
只要时间还在行走,每一个人就可以尝试更多的东西,在有合适机会的时候就能起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