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的时候,我还是一个成绩优秀的少先队员。我喜欢让老师夸我,老师让写的日记每天都很认真的完成,甚至每一个标点符号,我都写的认认真真。写作文,更是背下来许多优美句子,其中不乏我根本不知道是什么意思的词语。然而,这种文字丝毫体现不出个人的想法和真实感受,我只是急于把老师想看的东西写出来,或者叫背出来。
到了大学,说实话,我第一次见到藏有这么多书的地方。从那个时候起,我爱上了阅读。我为什么爱上阅读?也许只是因为看到了琳琅满目的图书,就像是海盗终于在某个小岛上找到了数不尽的财宝,想把它占为己有。海盗有船可以存放财宝,我有什么?所以我把它们搬到我的脑袋里。
读一本书,就是和一位智者交流。书有好坏,所以智者也有高低。那时的我,涉猎任何类型的书。哲学、绘画、摄影、量子物理、历史,不是这些类型我都喜欢,是我对它们好奇。当然,我没有把每一本书都看完,满足了我的好奇心,我就去寻找下一本目标了。
大二的某一天,我突然感觉书中有很多东西并不适合我的生活。随之而来的是一种倾诉的欲望,这种欲望不是想对谁说,而是通过文字表达出来。我尝试着在某些地方写字,可是面对空白的一页,想说的话,却不知道如何开头。索性不写了,去图书馆找找写作技巧。看了几本,自信满满的又一次打开空白页,写下几句后,猛然发现,这种写作和我小时候为了得到老师表扬而写出来的作文本质上其实一样。
合上电脑,仔细思考我为什么要写东西?第一次有想写东西的冲动是什么?
是为了和自己对话啊。那为什么要和自己对话呢?为了认识自己。也许这正好符合哲学的三个终极问题中的“我是谁”。和自己对话,有一个好处,你能准确的表达自己想说的话的意思了。所以我的写作是自己和自己对话,所以我的写作也没有观众。
后来呀,有人问我“写这么多,你得到了什么?” 那我问你呀 “一个人的思想不可能完全通过文字准确的表达出来;另一方面,别人也无法单单从文字中完全理解这个人的想法。那这样看来,我说出来的话的意思跟你理解的意思可能会有很大出入,这怎么办?
当然是多写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