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看书,听有意思的节目的一些心得,纳入到聆听世界的声音这样的一个专题内。
最近开始听的两个栏目,一档是道长的《八分》,一档是许子东老师的《20世纪中国小说》,以前在优酷上看《一千零一夜》与道长算是结了书缘,然后一段时间这缘分就淡了,到这会又通过三联的一个产品推荐给接上了,这大概就是兜兜转转的人生。
思考的节目如果只是听听而已,那就跟用肥皂剧打发时间没什么区别了,只不过是用感觉较有意义的方式去打发时间,自我安慰而已,久而久之可能也会沦为空虚的感觉与状态。所以呢就通过笔记的方式,记录一下对观点的吸收、反思、同时,也会对道长所推荐的书好好的读上一读,写点读书笔记,供人参考,让自己久久不动的大脑好好运动一下。
虽然是从2020年3月才开始听2018年的一档节目,但是每一期的主题跟两年后的当下也是完全切合的,这可能就是现实吧,历史总是在循环重复。
2018年的疫苗事件,引起的很多思考,也与2020年这场疫情下的感受产生了共鸣,坦白说,以前我并不了解群体免疫这个概念,不了解疫苗的效用不仅仅是个人抗体对自己的保护,更重要的是群体免疫对人群的保护;也就是说疫苗的免疫作用不是因为你作为个人注射了疫苗,那么你就不会被传染了,而是说当群体中很多人大多数人都注射了疫苗,所以在群体的保护下个体不容易被感染。如果你所处的地方,只有你一个人或者少数人注射疫苗,那么你即使注射了疫苗,也很难做到不被感染。
之所以以前对群体免疫的理论不那么关注,大概是因为在中国疫苗注射很少讨论要不要的问题,更多的是讨论疫苗的质量问题,如何花更多的钱去注射更好的进口疫苗之类的,当然也许这只是属于我所处于的人群的想法,所以对于《免疫》这本书里所提到的美国的中产及以上的家庭里,会去抵制疫苗注射这件事让我感到很好奇和新鲜。
当然好像在18年疫苗事件之后,确实有质疑疫苗注射的声音出来,我以前是很害怕不同声音的,因为那意味着要去在之后的决策中博弈,我不善于处理这个博弈的过程,要么就是强势的让对方服从,要么就是自己接受不如意的结论很憋屈,尤其是自己在意的与自己息息相关的事情。这里面可能有个潜在的假设就是别人与我持着不同的想法最终就会伤害到我或我的利益和自由,这当然是我自己的心魔吧。回到害怕不同声音这件事上,如果害怕,那么我就会排斥这些声音,排斥的方法当然不能显得自己无理取闹,所以就会定义上去否定别人的说法,这样的前提下,自己就不是在排斥不同声音,而是站在对错的角度上坚持所谓对的事情,这其实是非常不好的习惯,好在近些年这个倾向越来越收敛了,不是压抑的收敛,是接纳后的收敛,所以对于一些不同的声音又产生了新领悟,也会去试着想想看秉持那种想法的人究竟在意的是什么,抛开表面的不同和矛盾,去寻找深层的连接和相互理解。
跑题了这样一圈,回到质疑疫苗注射的声音出来这件事上,当我还处于原来的认知里的时候,我觉得注射与否是个人的自由吧,是否要通过这种方式抵抗病毒这似乎是个人的事情,但读了《免疫》这本书之后,就不再是这样的简单的想法了,为何会改变呢?听道长“八分”节目的第一期也会有答案,但我还是想把我读《免疫》后的一些思考记录出来,勉强作为自己读了这样一本好书的记录。
第一个结论:这个世界上没有简单的事情,这个简单是指黑白分明的简单,期望一刀切的,便利的去总结事情的尝试都是很不负责任的,有些看似相似的事情,我们会归类在一起,并且用同一个规则去便于我们做决定,但是到头来会发现,它们根本不同。免疫这件事也是这样,原本以为注射疫苗是毋庸置疑的事情,后来会发觉也许不是这样的,如果深入思考疫苗免疫的原理后又会发现事情也不是那样的,在我们看到的地方,看不到的地方,每个决定都会引发连锁的反应,这样的意识会让我们审慎思考,尤其是在会影响整个人群的决策上,举个例子,比如说2020年的新冠疫情的应对方案这件事上面,我们国家决定封城,封国,以这样的方式去避免大面积传染的发生,这样的一个决策不能以简单的对错来衡量,也不能与欧美国家目前倡导的延缓传播但不完全阻隔传播,通过群体免疫去对抗病毒的方案去比较,你无法衡量拿个方案牺牲的更少,因为有些牺牲不是显性的,不是当下的。每个选择都意味着牺牲。
第二个结论:自己所处于的角色在某种意义上会决定自己的倾向性,比如作为普通大众来说对于疫苗的时间虽然愤慨,但并不十分的敏感,但如果是一个母亲,尤其是自己的孩子正处于注射疫苗的期间,那无疑内心的挣扎和冲突是非常激烈的,并且有强烈的渴望一种完美决策的倾向,希望自己的孩子拥有完美的抵抗力,而不至于留有阿克琉斯之踵的决心,这种决心会如何折磨自己,同时又会因为这样的偏执而如何铤而走险。在这本书里,我也看到作者作为母亲所经历的矛盾和挣扎,所以以她的角度去写这样一本书,显得更加真实和丰富。
第三个结论:信任的对象是很重要的;虽然我们很不容易相信他人或者政府给予的信息,但同时我们又非常渴望拥有这样的一个人,可以完全信赖他。比如这次疫情中的钟南山院士,我们了解他在非典时期的正直的行动,所以我们相信他在新冠疫情中也会带给我们真实的信息,这样的相信会让人安心。可是我们真的是要把这种责任归结到某个人或者团体身上吗?我绝对没有任何的暗示的意图,但是事实上,即便有个人完全正直直言,但因为人的思维的局限性,信息的局限性,所以其实是没有人能承担起这个角色的。再比如说现在非常知名的淘宝主播:薇娅和李佳琪,他们两位最重要的资产便是信赖,如果粉丝相信他们能代表粉丝利益,那么只要跟着他们进行购物自己必然能买到便宜且好的东西,那么粉丝就会追随他们,如果这份信赖不再,这个购物渠道的价值也就不复存在了,但是作为他们本人也要经受利益和核心价值的冲突,并且保持绝对真诚和正确是很难的事情,所以他们直播中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当然只要他们值得信赖这样的认知不被动摇,那么还是会有很多人追随他们进行购物,毕竟我们的思维也不是绝对理想的,其中的容错率还是挺高的呢。我们要的只是一个有理由去相信的人,让我们在做决定时更容易和更简单吧。
第四个结论:世界是一个有机体,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我们以为的还要更多更强。好比如疫苗注射这件事,如果我们认为自己所处的环境比较安全而注射疫苗又有一些潜在的不可知的风险,因此觉得对于自己而言不注射疫苗反而更好,结果可能和我们以为的一样,我们并没有发生感染的结果,这可能不是由于我们作对了,而是由于我们身边的很多人都注射了疫苗,所以我们被人群保护了,而如果很多人的都因此选择不注射疫苗了,那么我们被感染的风险就大大增加了。类似群体免疫这样依赖于人群的事情应该很多,我们以为可以不依赖于群体,却发现我们的福祉和他人有很大的关系,只有当大多数人都认可并行动起来的时候,我们方能获得安全。精神层面,越是独立越能走的深入,而生存层面,我们确实仰赖于人群和社会的。所以书中有句话:“你的生命取决于他人的选择。”
第五个结论:即便有如上的这些论据和观点,也不代表注射疫苗就是绝对正确的选择,它是我们目前对抗病毒感染的方法,在目前看来这个方法哟一定效果,它也带来一些可知的和不可知的副作用,我们也也无法知道在很久的未来我们会不会发现在逻辑底层这件事究竟有怎样的bug,给人类埋藏了怎样的灾难伏笔,我们只是在发展的进程上选择了这件事而已。当下的每个选择都在不断的改变着我们的时间轴,都在平行世界中创建了一个新可能,就像薛定谔的猫那样,处于生死两种状态当中,所以谁知道呢,我们就这样走下去,越多声音发出来可能对于群体来说越有好处吧。所以不要随便抨击我们不了解的,也不要觉得快速决策就一定是好事,比如日本在处理疫情的过程中要严格遵照自己的法律规则,不能超越法律去做行政干预,也许这样的选择耽误了时机,也许这样的选择保护他们避免权力超越一切的危机,如果选择了律法至上的地方,既然决定了这样的原则,那维护维持这样的选择,虽然有其弊端,也一定有其优势吧。
如果读完我今天写的这些内容可能会发现,我所写的几个结论,在最后好像都被推翻了,就是似乎有好多个结论,又似乎这些也都不是结论,但这确实就是我的想法与感受,而且我也觉得这样是挺好的事情。
最后,我还没有成为母亲,但我可能会很快要承担起这个责任,我会反问自己,通过这次的阅读和学习,我是否找到了自己未来处理疫苗这件事的办法,答案恐怕是并没有答案,我大概率的会认真的去遵照规定为孩子进行疫苗注射,但这并不表示我对这件事已经有很明确的结论了... ...
最后的最后《免疫》这本书的确很棒,里面提到的很多东西我都无法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和总结到今天的内容中,十分推荐大家去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