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终于花了一周时间看完了一本书《成功,动机与目标》。这本书上有大量的实验,这些实验证明了所谓的成功是合理的动机与合理的目标共同的作用所实现的。
上次我们学校运动会我参加了一个跑10000米的比赛,跑步之前听到很多句同样的话语对各个参赛选手说:尽你最大的努力就好!可是我们真的懂得什么叫做最大努力吗?最大努力本身就不知道是什么,那我如何才能达到最大的努力?很明显并没有所谓的最大努力。只是一个很好听的说法而已,就像说:我要拼了命做某事。意思是说只要没死都不算拼了命。这是一种极限,一种理想状态。还是来点现实的,上次王健林说的有句话很流行:先定一个小目标,挣一个亿。这是个目标,而且是个不动的点,而所谓的尽最大努力,就是只能做到无穷趋于最大努力这个点,却永远不能达到。既然永远不能达到,人类聪明的大脑是这样想的:达不到,好的,我就永远不开始。因此拖延产生了。因此设置目标要具体如:“我要减肥10斤”比“我要减肥了”更具体。设置目标要跳起来够地着,太简单的目标不会激发斗志,太难的目标也不能激发斗志,毕竟大脑也不傻。比如你可以设置每天读10分钟书也可以设置每天读60或600分钟书。大多数人达到最初的目标就松懈了,你能读60分钟书,为什么要读10分钟呢?
做一件事情有两种思考方式,“为什么”和“是什么”,读书是什么?用嘴逐字逐句读书中的内容。读书是为了情怀,读书是为了交差,读书是为了。。。。
吃饭是什么?把饭送进嘴里并吞到肚里。吃饭是为了填饱肚子,吃饭是为了满足欲望,吃饭时为了。。。。
可见当你用不同的角度看待同样的事情是不同的解释。用不同的角度看待目标你会得出截然不同的做法。圣埃克絮佩里在《小王子》里写到:如果你想造一艘船,不要抓一批人来收集材料,不要指挥他们做这个做那个,你只要叫他们如何渴望浩瀚的大海就行了。现在有一个更合理的词语:愿景。为什么要做某事,往往就是探讨这个目标的更深层次意义,从而激发自己的内在动力。
然而“为什么”式角度思考在我们面对一个复杂困难且需要长时间的目标的时候却并不是这么有效,此时我们更应该转换为“是什么”式角度思考。最近正在寻找一栋房子购买来出租,这个目标我的愿景很明确:为了实现躺着赚钱。我知道我为什么要买房子出租,由于这个目标并不是简单的,毕竟第一次弄,也没有经验,有的只是一些待检验的理论知识。因此我决定转换思维角度,我用“是什么”来考虑这个目标。我的思维瞬间清晰了,第一步先明确自己要投资什么条件的房子。第二步找到这个房子。第三步谈判合理价格并购买。第四步合理装修后出租。然后每一个大的步骤里面又有小的步骤,于是我拖延的时候只需要按着步骤走就好了,有个故事这样说的:有一只刚刚组装好的小钟放在两只旧的时钟当中。两只旧时钟“滴答”、“滴答”一分一秒不停地走着。 这时,其中有一只旧时钟对小钟说:“来吧,你也该工作了。可是我十分的担心,你走完三千二百万次之后,恐怕就要吃不消了。”
“不是吧!三千二百万次!”小时钟吃惊不已,“要我做这么大的事?我肯定办不到,办不到。”
另一只旧时钟说:“你可别听他胡说,不用害怕的,你只要每过一秒滴答摆一下就可以了。”
“真的吗?可是天下哪里有这么简单的事情……”小钟将信将疑,“不过,如果只是这样,我就先试试吧。”
于是,小钟很轻松地每秒钟“滴答”的摆一下,在不知不觉中,一年已经过去了,不知不觉中,它摆了三千二百万次。当我出现动力不足的时候我又开始渴望“浩瀚的大海”。
总结如何设置目标
目标具体化(能想象出来那个地方就在那里)
目标困难化(我跳起来就能够地着)
两种思考方式应对不同目标(为什么要做这事?这事是怎么做的?)
今天先分享到这里,这只是《成功,动机与目标》的一部分学习心得。
实践出真知。
思考:
我该设置一个怎么样的目标来改善我的生活呢?
我遇到困难时怎么才能运用合理的思考方式继续前进呢?
我该如何教会别人定目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