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奶奶点的吊丝瓜应该早能吃了吧。
立春天气暖,雨水粪送完,惊蜇多栽树,春风犁不闲,清明点瓜豆,谷雨要种棉……每年清明节左右奶奶就开始种瓜点豆了,奶奶是很喜欢侍弄这些的,年年如此从未中断,一大把年纪了也从来闲不住。
奶奶喜欢在老墙根下点扁豆,而点吊丝瓜籽子都在大树根旁边。用铲子很随意的挖个浅坑,随意的撒一把籽子再将土盖上踩平,舀一瓢水浇上就不在管它了。这些作物皮实的很根本不用人管 ,一场春雨下来籽子便将泥土顶了起来,露出像芽菜一样胖嘟嘟的白白嫩嫩的茎,嫩的能掐出水。茎上顶着大大的脑袋,那是子叶还没有完全从籽壳里退出来。很像个顽童不小心将脑袋塞到洞里拿不出来拼命往外拽的样子。人们形容东西长得快总是会说如雨后春笋,但其实吊丝瓜的生长速度丝毫不亚于竹笋,你是能看见它长的,这不一夜过来脑袋已经退出来了,两片子叶一左一右已经打开了,籽壳还巴在其中一片子叶上。又过了一夜两片子叶中间已经抽出了芽了。没两天就长了好几片叶子了开始牵藤了。奶奶这时候会撒点锅堂灰,往吊丝瓜根部撒也特意往叶面上撒。奶奶说撒在根部的做肥料,撒在叶子上的防虫,虫在叶子背面啃叶子时叶面的灰落到嘴里就不吃了。吊丝瓜一般生一种背部黑色头部黄褐色的小飞虫,虽不成群结队但也不少。我看撒了灰这些虫子也还是吃的香。渐渐的我都把吊丝瓜忘了,当我猛然想起看看它时,它已经顺着大树爬的老高了,发了很多的侧芽,抽了很多的触须,牢牢的抓着大树。叶子像手掌一样很大很大郁郁葱葱,一片挤着一片像乌云一样压到了树梢,已分不清哪里是树叶哪里是吊丝瓜叶。
出上几天的好太阳,吊丝瓜叶间便生出了很多的花朵黄灿灿的,在阳光下很是耀眼。“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这可忙坏了蜜蜂,来来回回“嗡嗡嗡”的没有停歇。
都说植物先开花后结果,而我发现吊丝瓜是藤的腋间先长出很小很细的吊丝瓜的雏形,前端有大大的花苞。这雏形与花苞一起生长,待花朵授粉落掉以后雏形继续生长,但在花朵落掉的根部形成一个黑色的瓜脐,这就相当于人生下来将脐带剪掉扎紧形成的肚脐。花朵前端没有雏形的是公花,不结果的很快就落了。
吊丝瓜的生长是很快的,长出雌花不出半个月就能摘下来吃了,吊丝瓜都是吃嫩不吃老的。长在低处的用手摘下来就行,长在高高的树头上的,奶奶就用大竹竿前面绑一个镰刀砍下来。吊丝瓜藤子攀在树上,树枝是很有弹性的并不好砍,镰刀要是不快要把树枝压的老弯藤子拽的老长,才能砍下来。
“哗啦”树枝一下弹回了原位。
“呼呼”吊丝瓜穿过树叶往下掉。
“咚”吊丝瓜撞到了树枝上。
“呼呼”吊丝瓜继续往下掉。
“咚”吊丝瓜又撞到另一个树枝上,摔成了几个半。
“哗啦啦”跌跌撞撞的总算掉了下来,掉到了草堆上,落到了地上,砸到了小狗的头上,小狗“啊呜”一声跑开了。
我赶紧拿着筲箕去捡吊丝瓜,中午有菜吃了。吊丝瓜要用刨子先刨皮,大人们刨的我们小孩总是嫌弃皮底下的纤维刨的不干净,吃起来糙牙挂嗓子。我们小孩刨的大人们又总是抱怨太干净,搞脏的了,把肉都刨完了吃屁。虽然嘴上这么说但还是总依着我们小孩,刨的干净口感也确实好。吊丝瓜可以炒着吃,但最好吃的还是吊丝瓜蛋汤吧!做法也很简单,把吊丝瓜放到水里烧滚了再铺个鸡蛋撒点盐就行了。充分保留了食材的原汁原味,既简单又美味。要是碰到下乡卖肉的,占(剁)点精肉(瘦肉)跟吊丝瓜一起煮,那汤简直鲜的不行。吊丝瓜只要不老吃到嘴里很软很滑,慢慢的咀嚼有一点点甘甜,也有微微植物特有的青气。
奶奶总是会留一点吊丝瓜在藤上随它长。风吹日晒、露打雨淋,慢慢的黄了干了,风吹着吊丝瓜摇摇晃晃敲在树干上“啪啪”响。这时候再用大竹竿绑镰刀割下来,把吊丝瓜拿在手上摇一摇里面的籽子“哗哗”响,在瓜脐的地方开个口,便能倒出一大把的籽子。籽子有黑色的有褐色的跟西瓜籽很像略大。籽子里夹杂着很多衣子,向吃炒花生米一样把吊丝瓜籽子捧起来,左右手翻转用嘴吹一口气衣子便全飞了。剩下的种子留起来明年又可以接着点。
吊丝瓜外面的枯皮剥掉里面的丝瓜瓤可是个好东西,奶奶经常用来刷锅洗碗,纯天然无污染。而我最喜欢用来洗砚台,砚台墨干了软布很难洗干净,钢丝球又容易刮伤砚台,吊丝瓜瓤不软不硬再合适不过了。前年特意回家叫奶奶要了点吊丝瓜瓤,没想到奶奶就给记下来了。去年过年回家特意给我留了好多。吊丝瓜瓤很经用的前面的还没用完要不到那么多。
清明节回家看到奶奶在树根下为保护吊丝瓜苗被鸡吃,用麻柳树枝外面套了一圈烂口袋做的防护栏,此时那几棵吊丝瓜苗又应该爬的满树都是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