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月前分享的《从AM step 0到Step 0》探讨的更多的都是直觉式感悟。今天,我想试图从系统角度来反思这两年推进AM我走的弯路。
推广第一年:
2年前推进示范线,思路概括起来很简单:清扫+第三方微小缺陷发现+微小缺陷改进。我作为推进专员,每天带着维修的同事一起去生产线做清洁打分,并一起反馈设备的微小缺陷。维修同事则专门负责解决微小缺陷。同时,我也负责员工的清洁意识的培训和引导。该思路的好处是,2-3个月,员工的清洁意识得到了很大提高,设备的清洁程度也有了质的提高,生产线的小停机和故障也大幅度降低。单从设备绩效来看,这种推广思路是没有问题的。
在清扫+第三方微小缺陷发现+微小缺陷改进的思路下,我在一年内快速把该思路推广到全部生产线,我一下子就发现遇到了很大问题。我的精力只能允许我关注在清洁层面,而第三方微小缺陷发现和改进则渐渐声势下降。等过了2个月,没有看到改善的氛围后,资源的调动也成了问题。AM推广自此走入了第一个低潮期。如今从AM系统的角度反思起来,我其实忽略了另外一个关键要素。我没有关注如何引导员工自主反馈微小缺陷。
推广第二年:
在经过学习反思和实践中,我调整了策略。策略调整为:清洁+缺陷自我发现+宣传推广+Kaizen。生产线全面铺开了,我们在清洁层面仅能保持还有倒退,宣传推广做的倒是如火如荼,也有一些不错的改善。一年中,各条生产线的小停机和故障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以至于我戏称:AM就是清洁+改进。这是我唯一在第2年得到的成绩。这个阶段的推广思路相比第一阶段是完整了一些,但都是一堆工具和流程的堆砌。比如,缺陷自我发现,其实就是每条生产线放1-2张表格,让员工记录设备缺陷。Kaizen就是一张复杂的excel表,天天催大家写。清洁就是每天检查一下分数。宣传就是每周写微信公众号。每一件事情都很占精力,都没有协同来思考,加上是所有区域作战,工作没有重心,加上没有目标,很快大家都迷茫了。再接着,我也有心无力了,低沉了将近大半年。但开心的是当初示范线的主管和一个朋友负责的区域,他们依然坚持着5S+自我微小缺陷的改进,成绩倒还不错。总体上说,这是我遇到的第2个低潮期。
反思回到原点:
在推进AM的第三年,老板和我都认为需要重新推。只不过这次一定需要从系统的角度来推进AM。
组织层面:
因为缺乏良好的系统支持,生产主管的精力更多只能关注在产量效率EHS/质量。所以老板给生产主管搭配了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辅助推进体系建设和落地。两个考虑,1,让生产主管不会疲于应付体系建设的需求,而影响产量 2, 磨练大学生并为未来储备具备新思维的基层干部。
目标层面:
因为之前缺乏系统面的目标设计和考核。大家普遍比较迷茫,也不会有太多压力。我借着刚刚配合公司对安全,质量和合规的重视而新成立的SQC 团队的这股东风,和SQC团队一起制定了系统的KPI(关键绩效指标)和KAI(关键活动指标)。通过精准设计,压力层层传导,我相信有了目标的设定,AM推进一定会进入正轨。
流程推进层面:
倾听员工的心声,关注大家对AM的反馈,着眼于合适工具的推广才是正途。比如我们将缺陷反馈的方式改成标签。这样,基层普通员工就只要写一个Tag, 放在回收区域就好。不用担心跟领导反馈而忘记的事情。比如,我们通过建立手机版本的合理化建议系统来吸引员工,提高反馈效率。这些工具和流程层面的改进和创新,更多的需要基于“用户”的角度来思考。
奖励层面:
在推进过程中,对先进的集体和个人进行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是必要的。比如AM的推进做的好的,会在季度奖金和年度绩效评价有所体现,也会通过看板,公司内部沟通邮件和微信公众号中进行宣传。
心态层面:
AM是持久战。不能因为1-2年的低潮期,就承认失败了。困难永远都会存在,既然是对的事情,公司领导层就一定要坚持。我相信,只要坚持,就一定会看到AM step 7 “自主管理”的场景。
以上,是我的思考,欢迎反馈,探讨,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