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上课之前,就看到了老师的预告,周末上课的时候要启用新形象,其实就是要在脖子上围一条洁白的蚕丝巾,以及做到箫不离身。
看完老师写的文字,我的脑海中瞬间就出现了小马哥的形象,只不过是面孔换成老师的,手里拎的枪变成了箫,突然间老师的形象就增加了几分明星的光环。
等到老师一进教室的时候,我瞬间就发出“哇”的声音。我的感叹其实大半出自我们是第一个目睹老师形象改变的人群(估计师娘看的已经审美疲劳了,自动忽略~),其实老师的形象改变并没有我想象中那么大。最起码,我想象中飘逸地披散下来的白围巾其实是服服帖帖地围在脖颈,并没有随风飘荡。手中的箫偶尔客串下教鞭的角色,也并没有那么起眼。只是,老师的预告让我们有了更大的想象空间,以及以新形象示人的老师多了几分羞涩与腼腆,与平时的形象还是有一定的反差。
不知道为什么,我瞬间想起来我上小学的时候,母亲和我讲的一件事。那时候母亲正在进修高级教师的课程。有个很年轻的男授课老师,讲儿童心理的,平时不修边幅,正好在他们进修期间结婚,于是某天西装革履地返校授课。这个老师提前5分钟进了教室,让他们打量以及感慨了一会儿,然后才正式上课。授课老师解释说,这样就不会影响上课效果。
确乎,尽管我们一进门的时候各种感慨各种拍照,但等到正式上课的时候,我不知道别人怎么样,老师的形象改变对我是没有造成什么冲击的。
第二天,老师继续写了一篇微文,勇敢者的游戏。开始看的时候,觉得挺好玩的,原来我眼中的大咖老师,稍微改变个形象都需要点儿勇气。继而一想,不敢,不就是因为我这种人的奇怪的眼光太多造成的吗?
我们在自觉不自觉地用各种看不见的“套子”把自己和别人束缚住。
太在意别人的眼光,是自己没有标准;太爱评论别人,是因为自己本身的乏味。
谁说老师就只能有一个形象?他可以是权威的,可以是可爱的,可以是慈祥的,可以是耍帅的,可以是幽默的,可以是威严的,可以是高冷的,可以是幼稚的,就像盲人摸象一样,你以为的不一定就是你以为的。
怕别人笑话,是我执,是一个不自信的自我在等待别人的肯定;不怕别人笑话,是勇敢的我执,是一个自信的自我,别人说什么不重要,我知道我是谁,我要做什么。
一个怕别人笑话的人,是个好人,是芸芸大众中的80%,这样的人,永远不要期待他能做出什么成绩,因为他最大的成就就是获得别人的认可,而不是做出什么成绩。他们的定位,是执行者,是跟随者。
一个不怕别人笑话的人,一定是一个“可怕”的人,是芸芸大众中的另外20%,他们要么上天,要么入地。他们是引领者,也可能是破坏者,推动着改变。
老师的一条白围巾一支箫,改变的,可能不只是一个人。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