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考试前一天,放学的路上,乖宝对我说:“妈妈,我感觉明天考不了双百分。如果没有得双百,你是不是不高兴呀?”我把乖宝揽进怀中,摸着她的头说:“分数是检验你这段时间学习知识的掌握程度,分数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你学到了知识,并从中找到了乐趣。主动学习,爱上学习,不断的丰富自己,可以过有选择的生活。”
读到一篇文章,里面写到关于学习的意义的几个观点,感觉很有意思。
系统的关于天、地、人的知识。我们生长在应试教育的年代,从小学到高中都是为高考做准备。主要学习所谓的主科——语数外物化地生,其他科目不是被占用就是一带而过。由于我当时选的理科,地生也几乎没有学。读大学后,所学的科目都是围绕着专业,语文这门最需要继续的学科,反而没有了。学得越多,越感觉知道的不够。用得最多的是语文、英语、数学中的最基础的部分。很多学过的知识仿佛用不上,慢慢的遗忘了,那是不是就不用学习这些了呢?其实,学科与学科之间,这个知识与那个知识之间,是融会贯通的。想想在最能学习的时间,很多如生理卫生、音乐、地理、生物这些知识没有系统的学习,现在需要花更多的时间补课。说出来好笑,我是个路痴,到现在东南西北还搞不清楚。通过学习,开始把人、物、世界联系起来,形成独特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知之为知之的求真务实态度。知道得越多,涉及到的范围越广,越发现未知的世界浩瀚,人类是无比的渺小,越不敢打诳语。谨言慎行,正确表达自己知道的内容,对无知的领域,不随便下断语。我们都参加过考试,你认为是考90分容易还是考0分容易?排除一个字不写这样的白卷,其实,要考到0分,需要你有考100分的实力,只有知道每道题的答案,你才能保证答错呀。时刻保持空杯的心态去学习。
快速学习一切陌生学科的能力。所谓技多不压身,学得越多,越对自己有信心,越对未知的世界不害怕,敢于尝试,敢于挑战。知识储备多,基础牢,新知识,新学科也会更快的上手,不怕不会,就怕不动。学习最终形成学习力。
项目管理。要达到一个预定的效果,需要一个怎样有吸引力的活动。前期的人力、时间、金钱成本如何,物料的准备,活动中间的流程、人员、互动,活动后的跟进、总结、效果评估。当知识结构完整时,全局掌控力更强,效果更好。
合作。老生常谈的话题,但又不得不提。学习让人谦虚,知道自己的能力远远不够,需要和人合作,各展所长。没有完美的个人,但是有完美的团队。
人都是要死的。这是每个人都知道的常识。但是在30多岁的年纪,就可以看到这一点,理解透这一点的人不多。之前一个20多岁的小同事,向我抱怨,找一处合适的租住的房子多难多难,合租的朋友多么多么不好伺候,自己怎么怎么没有时间去处理这些事情。希望获得我的同理心,同情她的境遇。我只说了一句,在我的眼里,除了生死,一切都是小事。套用一句很俗的话,能用钱解决的事情都是小事情。并不是我多么有钱,只是对金钱不是那么的看重,相信自己罢了。父母年纪慢慢大了,步入老年。以前他们提到身后事时,总是很难过,安慰他们,让他们宽心。现在,我可以坦然和他们谈论,每个人都会最终走这条路,这条路不是终点,是另一条路的起点,那里有很多亲人在等着我们,是久别的重逢。乖宝一次突然问我,人是不是要死的,她是不是也要死,她很怕死。我微笑的告诉她,是的,人都是要死的,你也一样,不过,那个时候,妈妈已经在等你了,还是一样会陪着你。
学海无涯,学无止境。学习的意义在于,当你走遍千山万水,读遍万卷书,识人无数,最终还能做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