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前言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近年来,建筑行业发展非常快,但因为制度不完善,技术存在限制,利益直接驱动等因素,造成路面坍塌,楼倒倒等工程质量事故不断出现。在2012年哈尔滨阳明滩大桥通车不到一年发生断裂,仅18个月完工的大桥将坍塌归因于超载,最终真正的原因却是设计缺陷与质量不过关;2016年,江西丰城电厂在建项目冷却塔施工平台倒塌,多人遇难,事故原因终究逃不过质量失控。如何确保建筑施工项目质量问题是社会大众最关心的问题,项目管理者应该从建筑工程项目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进而能够更好的指导工程项目施工。
建筑工程项目发展逐步体现出新时代发展特征,社会大众对建筑产品质量要求现代化特征越来越明显,建筑工程施工大多数利用新技术,新工艺。建筑施工单位工程质量是单位发展的必然要求,和生命财产有直接关系。建筑施工单位对业主方全面负责项目质量,承载着项目质量安全管理目标。工程施工质量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有直接关系,稍不注意就会造成生命及财产危害。因此,社会各界对工程施工质量关注程度普遍较高。
1.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建筑产品是和人身安全、生命财产安全有直接关系的商品类型,为了能够保证这种商品的百年大计,就需要工程建筑工人在施工过程中把握好质量关,从项目立项开始到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工程监督管理,系统考核,最终实现预期质量管理目标,所有环节都必须严格遵守质量管理体系,这样才能确保建筑工程项目质量。所有项目施工工人都必须持有严格的态度,以科学的方式来控制施工过程中所有环节,确保建筑行业健康良性运作。
本研究以X工程项目为例研究工程质量失控现状、分析失控原因,并有针对性提出质量控制措施,力争在工期内获得理想的、满足适用要求的工程产品,使工程项目尽早投入使用,为整体建设增光添彩。
1.2 国外文献综述
国内外对建设工程的质量管理非常重视,欧洲拥有较为成熟的现代质量管理体系。从欧共体到欧盟,在欧洲的一体化进程中,质量管理及其发展占据了重要的位置。人们认识到,质量已成为全世界的任务,质量管理体系标准使质量有了可比性,也使产品、过程、体系有了可比的质量。企业不仅要提高产品质量,还要提高整体服务质量,才能提高其竞争力。因此,欧洲企业不满足通过ISO9000标准认证,还要在此基础上制定并实施有更高要求的质量体系标准。国外研究的主要发展是以下几位学者的研究成果:
Peter E.D.Lovea(2015)认为质量故障可能出现的结果是无效的决策,由信息系统支持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活动。
Flavio(2016)认为在工程项目管理中,从系统的角度利用集成控制的理论,建立质量集成控制。提出建立在进度和质量约束条件下的工程优化模型,是实现质量集成控制得一种有效方法。
S.Thomas Foster认为抓好政府采购中标项目的验收,是确保采购质量的关键环节和有效手段,可以有效预防质量不合格而造成的损失。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文研究的课题为“关于工程质量失控原因及质量控制措施的研究”,本人将通过大量地、广泛地阅读专业期刊、杂志、相关学术著作,进行数据调查、统计等方式,在拥有大量材料的基础上去粗取精,提炼出有代表性、有借鉴意义的观点,并采用数据图表分析等方法,提出创新思路。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通过大量文献索引,通过文献综述的介绍了目的和意义。
(2)简介了工程施工项目以及工程施工项目质量失控现状。
(3)工程施工项目质量失控原因分析。
(4)工程质量控制具体对策措施。
1.4 研究的方法
采用系统研究的方法。论文采用“找出相应的问题,分析提出的问题,最后对问题进行解决”的这种方法,理论分析及运用工程项目质量高管理。
理论和实证相结合。研究工程项目质量特点、工程项目质量影响因素、工程项目质量控制手段等进行理论研究,联系中国尊建筑施工过程中质量管理实例,系统阐述工程质量管理方法和意义。
2工程质量失控现状
2.1工程施工项目简介
X工程由YD公司开发,LH公司负责施工总承包。X工程占地面积39520.8㎡,地上建筑面积78954㎡,地下建筑面积21046㎡,总建筑面积100000㎡。
X工程工期36个月,自2015年3月开工以来工期已过半。X工程基础为灌注桩,主体为框架-剪力墙结构,主体造型与工艺较为复杂,区别于普通住宅。施工现场分包方众多,水电、材料、劳务、幕墙、门窗、消防、电梯等各单位协同施工,管理协调难度较大。项目经理部组建后,项目经理组织编制了施工质量计划,在施工过程中,又对质量计划进行了修改。
X工程自开工建设以来,项目质量管理取得了突出性的进展,整体质量按照设计要求时时跟踪检查与调整。以项目经理为首的全体成员对工程负直接管理责任,对工程整体实施全程监督与检查,保证项目质量目标的顺利完成。但就开工以来的质量管理方面看,仍存在一定问题,一直以来突发状况时有发生,直接导致部分施工项目工期延误、成本增加,对工程项目目标实现产生严重影响。在后续的质量管理与控制工作中,X项目应更加重视项目质量的重要性,提高质量管理水平与质量管理效率,为工程顺利完成保驾护航。
2.2工程施工项目质量失控现状
X工程在施工过程中暴露出众诸多质量失控问题,本节着重分析质量管理与控制中的人、原材料、机械设备、方法与环境方面出现的失控问题,试图清晰明了地阐述失控现状,为后文的解决策略提供依据。
2.1.1施工项目质量管理与控制中人员失控
人员失控在所有质量管理因素中居首位,X工程在施工质量管理过程中对人员管理失控如下:
第一,质量管理目标落实过程中存在较多失控现状。少数项目部成员在管理施工现场各项施工作业过程中,对作业人员施工质量标准要求过低,没有严格按照质量目标作中的标准进行操作。例如在地基基础施工混凝土等级选择上,质量标准中明确要求“混凝土等级不得低于C35,有特殊要求的承重部分按照设计要求适当提高混凝土等级”,X项目部质量技术标准中要求所有承重部分必须使用C40强度等级混凝土,而施工员依据经验仍使用C35等级混凝土进行灌注桩施工,质检员并未及时制止,最终造成返工,致使工期延误,成本增加;
第二,X工程施工现场作业人员整体素质偏低,结构复杂,管理难度大。施工作业人员来自不同地区,有不同的背景、经验、性格,因不同的工作性质与利益关系聚集到一起,共同完成同一项目。项目部成员在管理过程中并没有考虑到作业人员的差异性,少数管理人员因个人喜恶进行管理,必然会影响施工现场各方的和谐与合作;
第三,依据质量保障体系进行质量管理与控制是X工程项目管理人员的职责,但质量保障体系存在缺陷使项目管理人员在管理过程中遇到很大障碍。质量管理与控制需要管理人员具有良好的专业技能、刚正不阿的工作态度,对施工过程中存在的质量隐患、质量问题绝不迁就姑息,而质量管理体系中单一的奖惩措施使管理人员在工作中无法施展。
2.1.2施工项目质量管理与控制中原材料失控
工程材料的优劣直接影响工程质量。X工程施工材料部分由业主方指定,其他材料由供应商供应。X工程项目经理部负责施工材料采购、进场验收、提料、库存管理等工作,在管理与控制材料质量失控现状如下:
第一,采购人员未经专业培训,材料质量鉴定水平与政治素养有待提高。采购员对施工材料质量和性能直接把关,不合格材料坚决不能采购;采购员对选优质材料的坚定立场是材料质量的保障,在X工程采购过程中存在以次充好的现象;
第二,材料进场检验过程形同虚设。施工材料进场前,材料管理员检测材料过程中有漏检的项目,只对材料外观、数量、型号等简单验收,导致因性能不合格而停工;
第三,材料提取与库存管理存在不合规定与严重浪费现象。施工现场没有严格按照用量下料,导致部分材料剩余而无法回收,只能当作建筑垃圾处理;库存管理中,由于材料管理员保存不当导致防水卷材出现翘边和空鼓现象,极有可能产生渗漏。
施工材料从采购到入库后的管理,任何一个环节出现质量问题,都有可能导致施工成本增加,工期延误,质量不合格与安全事故等,因此,加强施工材料质量管理与控制势在必行。
2.1.3施工项目质量管理与控制中机械失控
X工程施工现场大型机械设备众多,施工现场大部分机械设备一部分自行购置,另外部分来源于租赁公司,租赁费用不菲。机械设备是施工主要生产力之一,机械设备运转效果直接影响施工质量。经过对施工以来机械设备质量检查记录与项目经理日志的查阅,发现施工机械质量管理与控制中失控现状如下:
第一,机械设备操作员不能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导致机械设备故障6次,其中4次导致工期延误,成本增加;
第二,出现人机不固定的情况,1号起重机因私事脱岗,在未通知项目经理的情况下,换由他人操作起重机,导致吊装设备脱钩,造成2人轻伤;
第三,机械设备的选择时的质量参数控制、进场验收、使用与保养过程中存在一定质量管理与控制问题。
2.1.4施工项目质量管理与控制中方法失控
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应运用科学方法,完善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需要借助科学方法实现。X工程项目经理带领团队成员全权负责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与控制工作。工程开工前,组织技术交底会,对技术与质量工作进行全面交底工作,但仍出现一些失控现象:
第一,相关岗位负责人只对同岗位的技术与质量工作进行交底,而缺少对其他衔接工序技术与质量要求的了解,导致合作过程中出现一定问题;
第二,因部分质量管理人员工作态度不认真,导致对技术标准与质量标准把握不当,因此造成了一定经济损失;
第三,质量防治措施中某些条款过于书面化,与X工程实际状况不符。例如防治基坑塌陷措施,混凝土养护措施等,都没有充分考虑到北方冬季低温的因素;
第四,部分环节施工严重偏离施工方案规定程序,导致地上排水施工工程顺序严重混乱,经过总工程师带领相关团队人员多次修改设计方案,才避免了大量的财产损失与工期延误。
2.1.5施工项目质量管理与控制中环境失控
X工程施工环境包括施工现场环境与工作区、生活区环境,经过对X工程施工现场与工作区、生活区的实地考察发现:
第一,施工现场材料推放散乱,边角料杂乱无章;
第二,机械设备安放不合理,其中2号塔吊距离生活区过近,施工工程中极易出现施工材料掉落伤人的情况,夜间施工噪音对生活区影响过大;
第三,部分有扬尘的施工材料未覆盖,极易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第四,高压线过低,大型机械运行过程中极易触电;
第五,工作区与生活区在同一区域,并未分隔,夜间作业对生活区有一定影响;
第六,生活区用水与工程用水属同一水源,对工作人员健康有一定影响等。
施工项目质量管理与环境问题从某种程度上看,并未涉及到各方经济效益,但却与社会效益息息相关。良好的施工环境与工作、生活环境有助于提高施工的整体水平,以上问题亟待解决。
3工程施工项目质量失控原因分析
X工程质量失控现象突出,通过查阅文献与实际考察,对工程质量失控成因进行如下分析。
3.1施工人员质量意识及素质较差
3.1.1工程参与人员质量意识淡薄
造成X工程质量不高的主要因素就是工程参与人员质量控制意识不够。X工程项目主要是集团公司,分公司,项目经理工程部门三方共同监督管理,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对工程质量重视程度和工程质量的优劣有直接关系。主要体现在:
一是公司高层领导对质量不够重视。在ISO9000标准中质量管理的主要原则是领导原则,从而可以看出企业管理者在工程质量管理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尽管X工程项目部门始终保持质量优先,质量最重的旗帜,但真正执行度却不高。高层管理者仅仅把工作重点放在确保工期及经济利益方面,没有树立高质量为企业带来高效益意识,造成下属不同组织级别的员工或者是一线操作施工人员对于质量目标要求不明确,不能保证工程质量。
第二,公司中层领导质量意识淡薄。公司中层管理者主要包括公司不同职能管理部门及项目经理部门的管理人员。这部分员工是工程质量执行,确保工程质量的主要力量。但当前X工程项目所在的职能管理部门对于是否完成各项指标非常关注,例如每个月份具体施工产值是否和目标相符,工程款项是否按期到账等,对于工程质量关注不多。并且,因为公司当前实施的项目经理承包责任制度,项目经理对经济效益重视程度较深,对于工程进度及效益非常关注。对于一些和施工工程顺序主要部位不吻合,对于质量验收规范不吻合的分项工程项目整改不及时,这必然对工程质量造成非常大的影响。
第三,质量监督层的质量意识淡薄。质量监督管理层面主要是公司、项目经理部专门负责的工程质量监督、验收的专业技术员工。因为X工程项目所在部门领导对工程质量重视程度不够,对质量监督管理员工积极性造成严重打击,造成部分员工就算是看到工程质量问题也不着急反馈,或是因为反映了相关问题得不到改良而产生消极心理,长期以往质量监督层面仅仅是摆设,不能发挥应有作用。
第四,一线操作人员质量意识差。这些员工主要包括施工现场班组长,一线操作技术员工,他们工程质量意识高低对于工程质量影响较大。在X工程项目一线操作员工都存在着各人管各人事的工作理念,对于不同施工工序之间有效衔接及搭配考虑不够,这就给工程质量带来较大的安全隐患。较多操作工人对于具体施工标准操作流程及质量标准是怎么样都不知道,这和公司质量管理培训、专业技能不到位有直接关系。
3.1.2低价选择施工队伍,操作人员素质偏低
因为当前建筑市场中存在一些盲目压低价格现象,给建筑工程企业生存带来较大影响,X工程项目面对这样严峻的形势,工程项目部门只能利用压低价格成本来解决当前公司所面对的压力。特别是在针对选择施工团队时,一般都是放弃最初优先录取的原则,选择一些价格较低的施工团队,因此在该项目具体施工过程中会出现较多新工人,专业技术培训不够,工人普遍施工素质不高等问题,这就较难实现质量要求标准。近年来,建筑工人流动性较大,劳务市场上只要肯吃苦愿意干就能够找到工作,部分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的农民都流入到建筑劳务市场中,造成施工团队综合素质直线下滑。按照相关统计资料显示,当前施工建筑团队所有一线操作人员中,真正行业专家的仅有4%,在从事一线操作施工人员中,流动性较大的农民工占到90%。X工程项目采用农民工施工在造价成本方面有较大降低,但工程质量不能得到保证。项目部门专业技术员工不够,不能全部依据项目设计及施工图纸相关规定和要求进行建筑工程规范性施工。
3.2施工管理不到位
3.2.1建筑材料质量控制不严
由于材料管理方面问题在施工过程中非常普遍,诸如在X工程项目防水工程中,因为材料采购过程中没有对防水卷材质量进行性能鉴定,最终造成选择材料不合适而不能通过验收,已经完成施工部分卷材出现翘边,空鼓情形,存在渗透质量风险。又如在X工程项目中出现的混凝土强度不够情形,后来通过项目部门分析事故处理原因,主要是因为选择原材料不合适,所选择钢筋物理力学相关性能不符合指标。水泥已经受潮,过期,结块等综合性能和指标不吻合;砂石搭配不够合理,有害物质含量较多。混凝土配比不符合标准,外加剂综合性能,掺量和要求不相符,都会对混凝土强度造成影响,密实度,抗渗透能力不足,形成混凝土强度不够,裂缝,渗透,出现钢筋等问题。发生这种现象就一定会给X工程项目部门带来较大的冲击,由于混凝土是一次性成型构件,不能推到再重复进行。最后,X工程项目部门利用结构性加固等方式来弥补混凝土强度不够等带来的各种危害,这样的话在一方面就能够加大施工工程成本,也延误施工工期,对企业形象非常不利。
3.2.2施工环境较差
X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现场环境管理非常不好。因为施工工程规模大,所需材料用量多,项目管理者并没有对施工工程区域进行合理性规划,材料乱堆乱放,物料过于分散。有些施工小组对自身所需要的材料保护措施不够,造成材料损坏非常严重,操作过程中为了能够减少运输时间,将一些损坏的材料直接运用在工程项目中,造成施工质量严重不足。脏、乱、差的施工环境造成物流混乱,材料过于浪费,增加成本,减少项目部门所获取利益,并且现场操作员工监督管理意识不够,造成思想混乱,对项目部门的凝聚力造成一定影响。
3.3项目质量管理体系不健全
3.3.1质量管理体系不健全,内审流于形式
当前我国所执行的建设工程质量管理体系是构建在原来管理体制上,不断优化形成的,不能实现公平,严格的质量监督管理。X工程项目部门对于经济效益追求过度,对质量管理工作重视程度不够,质量管理体系不完善。尽管X工程所处企业已经通过质量管理认证体系,但仅是将认证当做是企业形象宣传的手段,并不能严格依据质量认证管理体系相关指标对X工程项目进行质量控制,将认证工作当做一种形式。企业内部质量审核的主要作用是利用内部审核发现质量体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及时进行纠正,但公司对内部审核重视程度不够,仅是从表面上做足文章,对内部审核工作过于敷衍,执行不彻底,不能起到相应的作用。
3.3.2质量目标不明确,工作职责不清楚
对于X工程项目来说,施工整体质量是充分围绕工程项目质量目标进行的,质量目标优良不但能够促使企业经济发展迅速,并且也能够有效提升施工团队管理水准,调动工程队伍的施工积极性及工作创新性。但X工程项目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对质量目标管理不够,项目质量目标就如同虚设,对于质量目标实际执行能力不足。制定的工程项目质量目标落后,并没有在组织内部依据相关层次有效分解,形成从上到下,层层保证,相互关联,环环相套,最后落实到具体人的情形,对于不同工作岗位员工具体工作职责不清晰,并没有认定相关责任人对质量管理目标进行监督管理,工程质量也不能得到有效保证。
4工程质量控制具体对策措施
4.1提高施工人员质量意识及业务素质
4.1.1强化全员的质量意识
做好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要保证就是不断强化全体员工质量管理意识。作为X工程项目管理者,领导人员,具体施工人员及监督管理人员应该不断树立质量管理意识,推动公司质量管理工作逐步提升。
第一,强化企业高层领导的质量意识。美国工程质量管理学专家指出,质量管理的第一负责人就是企业高层领导,质量问题有92%是高层管理造成的。在X工程项目中,必须将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定位为质量管理,将质量第一位作为企业核心发展战略,在企业内部逐步创造关注施工质量的企业管理文化,不断提升全体员工质量管理意识。公司高层管理者要树立重视发展进度,改变重视效益,轻视质量的观念,牢固树立在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的关键性地位。只有公司员工同心协力,树立良好的质量管理意识,不断提升工程质量管理工作,企业发展才能得到保障。
第二,强化公司中层领导的质量意识。提升公司中高层管理者质量管理意识,必须将企业不同部门,不同环节质量管理职能有效结合起来,构成工作管理职责、权限非常明确的质量管理体系。不同管理部门及相关员工必须将部门工作职责承担起来,严格把握质量关,克服重视效益指标,对质量不重视的观点,高度发挥中层领导在质量管理中的监督作用。X工程项目所处公司执行的是项目经理承包责任制度,公司明确规定项目经理是工程质量主要负责人,对工程项目质量工作进行最终掌握,公司和项目经理签订质量承包责任书,利用各种条款来制约或激励项目经理,这样就能够降低重视经济效益,过度追究利润,忽视工程质量的问题。
第三,强化质量监督层人员的质量意识。施工现场中最为关键的质量监督员工就是质量监督层人员,所有隐蔽工程,检验批次,不同分项,分部工程都需要质量监督员工进行整体验收及监督管理。验收后能够让分包单位方进入到下一道工作流程中,因此质量监督管理员工对于X工程质量非常关键。要不断提升质量监督管理员的质量控制意识,公司就必须对质量监督管理员专业知识进行综合培训,不断更新各种新知识,逐步提升他们的质量管理意识。公司高层领导必须赋予这些员工一些权利,对现场监督管理各项工作给予大力支持,不断提升员工工作积极性,这样才能够有效发挥质量监督管理员在施工过程中的作用。
第四,强化一线操作人员的质量意识。要优化一线员工质量管理意识,就必须逐步加强专业技能培训,只有素质高,标准高的专业化人才才能确保工程质量的高品质。公司必须将企业品牌发展战略及品牌发展经营管理理念传输到所有员工心里,使其成为所有员工进行辛苦工作的目标。并且,公司还要定期举办一些专业技能考核竞赛,诸如模板工程,钢筋工程等,制定相应的激励机制来提升一线操作员工工作积极性,促使员工工作起来责任心更强,干劲更足,质量管理工作才能越来越高。
4.1.2合理选择施工队伍,提高一线人员的技能素质
要严格控制建筑工程实际投资价格,在合理范畴内部进行适当节约而不能够盲目性的降低造价。因此X工程项目在选择施工团队时,应该选择质量好价格合适的团队,不能仅看重施工价格,而真正要选择一些报价合理,施工质量好,信誉度高,专业技能高,装备相对精良的施工团队。
建筑行业是手工操作为主导的劳动密集类型产业,农民工占据所有从业员工的80%以上,而这些刚从农村中走出去的建筑工专业技能不高,有些从来没有从事过建筑行业工作,所以提升建筑行业农民工职业技能非常关键。X工程项目应该充分围绕架子工、钢筋工、模板工、混凝土工、抹灰工、防水工、管道工、电焊工等施工工种来开展相应的专业技能培训工作。具体培训内容包含安全生产常识,职业基础专业知识及岗位操作专业技能,能够在施工现场专门开展农民工业余工作培训,提供各种专业技能期刊供工作之余学习,利用各种专业技能培训活动来提升农民工专业技能,强化工程质量管理意识,工程质量才能得到保障。
4.2加大施工管理力度
4.2.1加强对材料的质量管理和控制
提升对工程所需材料质量科学系统化管理及质量控制。由于原材料,成品,半成品都是工程施工过程所需要的必须物质,材料质量控制是工程施工的核心,做好建筑原材料质量管理控制,将一些不合格的原材料直接取缔在施工之前。因此不断强化材料质量控制是提升工程质量的主要保障,也是创造优良施工条件,控制进度的前提。
(1)确定材料质量控制点的要点
第一,掌握材料供求信息,优选供货厂家。除了业主需要自身提供的各种材料以外,项目所需自己采购的各种材料,项目部门都要求所有采购者具有较强的个人综合素质,产品质量分析能力,对所采购各种材料供应商在实际供货质量,信誉程度,供货能力等诸多方面进行系统调研及测评,选择合适的供应商,并且确保能够有持续供应所需材料的能力。
第二,合理组织材料供应,确保施工正常进行;
第三,合理组织材料使用,建立领取和使用制度。减少材料的损失和浪费;
第四,加强材料验收检查和试验,严把材料质量关。在进入施工现场时,工程所需要的各种材料都必须具有正规的出厂合格证明,生产日期及出厂日期,质量检验报告,这些证件不完备的材料不能够进入施工现场。对于一些特殊材料要有相应的说明书及试验报告资料,生产许可证对于施工所需要的钢材,水泥,各种防水材料,混凝土外加剂等都需要进行见证取样试验及复试等,当对这些材料质量有所怀疑时,应该加强抽样次数及检验数目。
对于工程所需要的各种构件,必须具有厂家生产批号,出厂合格证明及生产厂家质量检验报告。假如因为输送,安装等原因出现的构件质量问题,则需要对其进行系统分析,通过鉴定后才能进行综合运用。对于一些标志不清楚或是认定质量存在问题的材料,对于质量检验材料存在怀疑或是对于合同约定的各种材料不认可,则需要进行对其进行跟踪检验及综合控制来确保材料质量,且在抽样过程中采取多次重复检验。
对于一些进口的建筑材料,重大工程或是工程最关键部分所利用的材料,则应该使用全部检验方式。在对施工材料抽样检验的方式,应该全部和建筑材料质量标准及管理规程相吻合,能够集中反馈这批次材料的综合质量性能。及时做好施工材料的进货检验及标识相关工作,依据质量体系管理指标及相关要求,在进货,检验,试验,进仓,登记,标识,具体使用全部过程中严格依据进货检验及试验综合控制流程相关要求,从采购第一个流程开始,逐层把关,保证材料质量,及时做好不同材料质量综合记录及资料整理保存工作。保证不同证明资料,合格证明,材料验收,各种试验单据齐备,确保其可追溯性及完整性。
第五,要重视材料的使用认证,防止错用或使用不合格的材料;
第六,主要装饰及建筑构配件,应在定货前要求厂家提供样品或看样订货。
要充分了解各种施工材料具体性能,质量指标,使用范围及其施工要求。要谨慎选择各种施工材料。对于关键部分施工,项目部要采取合理的检验及试验方式,掌握材料实际质量标准,材料实际性能。试验方法及具体施工和设计要求是否吻合,保证施工材料能够随时都处在控制之中。要仔细核对,认真查证各种品种,相关规格,具体型号,材料性能有没有错误,是否符合施工工程特征及图纸设计需求。应用新材料时,要利用试验及相关鉴定,代用材料需要通过计算及系统论证,要符合结构构造的各种需求。对于一些不合格的材料,不能在施工中应用。假如施工现场有过期或是受潮的水泥,需要集中进行处理或是降级应用,结合工程特征加以系统论证,但不能应用在原来准备施工的部分。
(2)材料质量控制的内容
首先,材料质量的标准。材料质量标准是分析材料质量的最标准尺度,也是验收,检验材料综合质量的重要指标。不同的材料质量指标不同,施工人员及检验员必须对不同材料质量标准非常清晰,比如砂的质量指标中包含泥,泥块,化学成分及颗粒级配等。砂中含泥量,包括泥块越多就会影响混凝土及砂架构的强度。化学成分中假如和水泥出现反应就会对混凝土或是砂浆质量造成影响,颗粒级配不符合指标就会对混凝土及砂浆质量造成不良影响。所以,控制砂的质量,就需要分析砂和质量指标是否吻合。
其次,材料质量的检验。一是材料质量检验的方法。
书面检验:是利用所提供各种材料质量保证的数据资料,实验报告等书面审核等,得到认可后就能够应用。
外观检验:是对施工材料从品种,实际规格,标志,外形尺寸,颜色等诸多方面进行直观检验分析质量。
理化检验:是利用试验设备及相关仪器分析材料样品中所具备的化学成分,力学及机械性能等方面进行科学的鉴定分析。
无损检验:是在不破坏原来材料结构的基础上,采取超声波,射线及回弹仪等进行测试。
二是明确材料质量检验要求。
免检:就是不用进行质量检验的过程。对于确定符合质量标准的材料,通过长时间使用且质量保持稳定,证件资料非常完善的施工材料可以免去检验程序。
抽检:就是利用随机抽查的形式对所应用的材料进行抽样检验。对于一些材料稳定性不够,不够确定及其对质量保证资料存有疑虑的,对于同一批次的施工需要配件,需要按照相应的比例进行抽样检验。
全检验:对于所需要应用的全部材料,相关设备,重要部分材料及价格较高的材料,都需要进行全部检验,来保证材料和所需质量相吻合。
三是材料质量检验项目。材料质量检验有一般和其他实验项目,一般性实验项目是通常进行的实验项目,其他实验项目是按照实际需求进行的实验项。
四是材料质量检验的取样。材料质量检验在取样过程中代表性要强,也就是说所采集的样品质量都应该能够代表所购买批次的质量。在采集样品过程中,要依据规定部位,尺长,数量及所采选的操作要求综合进行。一般用的材料检验抽样方式有随机抽样方式,二层抽样,分层抽样及系统抽样方法等。
五是材料抽样检验的判断方法。抽样检验主要是对施工所需原料,半成品及成品质量进行综合鉴定,利用抽样检验分析整个批次产品合格程度,一般主要是一次性抽样方式,一次性抽样实验是按照一次对多个样品检验分析结果来判定这个产品是否符合相关指标。
六是材料质量检验的标准。施工材料不同所需要检验的项目及检验指标不同,而相应的检验指标是判定材料是否合乎指标的重要依据。在利用检验指标过程中,需要关注运用的综合环境及相关条件。除了需要对进入施工现场的原材料质量进行控制外,项目部门还需要从材料实际设计层面分析。利用目前较为先进的“6s”管理方式对施工实际材料及取样获得的实验材料进行分析,来保证工程材料及相关建筑产品综合质量,利用“6s”管理理论对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主要意义就是能够对原材料质量进行综合控制。
4.2.2控制施工环境,改善施工条件
X工程项目施工现场较为混乱,企业管理者对于工程进度和经济效益非常关注,而对于工程质量,施工环境管理关心程度不够,采取5S的管理方式,能够对施工现场不同层面进行综合有效管理,创造出非常好的施工环境及秩序,确保能够实现安全生产,提升施工进度,保证工程整体质量,减少工程成本,最后实现企业经营目标。
(1)5S在工程施工项目质量管理的应用
5S现场管理法对工程施工项目质量管理关键性作用就是在施工现场文明管理方面,具体见图1所示。利用5S要构建非常好的工作环境,不仅能够给一线操作员工提供健康,安全的工作生活环境,也能够降低工伤等突发事件的几率,提升施工工作进度。
图1 5S对工程项目施工的意义对比
(2)工程施工项目5S管理法的步骤
一是在工程施工过程中要绘制好施工现场各种布局图;二是按照实际布局图制定施工操作面;三是做好施工现场的环境卫生工作;四是将建筑材料、机械,各种配件能够依据规划有序的布置;五是对施工管理及操作员工现场管理进行系统培训及综合教育,并确定好责任管理制度。利用引用的5S现场管理方式能够有效处理好现场管理过于混乱,管理科学性不够等问题,来确保工程现场的文明性施工,实现工程质量管理目标,并且工程项目也能够实现安全生产,文明性施工的双重管理指标。
4.3完善项目质量管理体系框架
4.3.1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重视内审工作
首先,X工程项目所在的施工单位在开工前必须对工程质量形成的全过程进行系统分析,明确质量管理体系人员。不同工作岗位要有专门人进行负责,且明确各种责任关系,层层把关分派责任。技术项目部门在制定施工方案过程中,对于一些特别容易出现质量问题的关键性部位编制质量管理体系,将可能出现的不同情形都想象得到,在施工方案中能够提出相应的预防对策,方案直接报备监理机构同意后就可以实施。
其次,X工程项目现场管理人员要仔细审查各分包施工单位的施工质量管理是否有相应的施工技术标准、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施工质量检验制度、综合施工质量水平评定考核制度、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确定现场管理的目标和标准,并制定出管理制度,使施工质量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内部质量管理体系的关键就是不断促进内部改革,每一次进行内部审核都能够发现存在问题,提成相应的改革建议,能够真正为企业处理好质量失控中存在的问题。内审是企业领导者真正介入到质量管理中重要方式,其主要目标就是保证质量管理体系能够正常运作,有效的运作,因此企业领导者要从内心深处真正重视内审的作用,其不单单是为了通过质量认证。X工程项目领导者要从思想及行动上认真配合内部审核工作的顺利实施,认真运作,真正起到内审的核心作用。
4.3.2明确质量目标,合理分配工作职责
为了能够确保工程质量和合同需求的质量目标相吻合,在项目施工之前就需要让所有参与项目建设的员工对该工程项目质量目标有所认同。通常在施工现场宣传栏中将工程项目质量目标进行公示。质量目标制定之后,一是将目标从上到下进行分解,项目部组织通过层层签订质量目标控制责任书,真正将责任落实到每个施工人员和工作岗位中。二是制定出质量目标核查指标,并且对需要实现的质量目标作出应对措施及手段,并监督质量目标实际运作过程,检查目标工程质量实际运作情况和标准是否相吻合,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控及分析。三是强化人员质量管理意识,牢固树立质量优先的项目施工思想,提升全体施工员工质量管理意识,对于工程质量能够真正做到高标准,高要求,施工操作过程要严格按照规范执行,对工程质量进行全方位监督,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工程质量不会失控,创造优质施工项目产品。
5结论
百年大计,质量优先是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主要原则,建筑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就是确保及提升工程质量。只有不断提供高质量的建筑产品,才能够促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近年来,我国建筑业取得了显著成绩,工程数量不断增加,但与之俱来的质量事故居高不下。如何提高建筑产品质量成了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也成了摆在建筑单位面前的一大难题。质量与效益看似两个矛盾的概念,实则不然,高质量必然盈得好口碑;高质量必然提升市场占有率及行业竞争力;高质量是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本文就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对工程项目经理部质量管理与控制过程中方方面面的问题进行实际考察,给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