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有这么一本情绪自疗手册,叫《当情绪遇见心智》,写作者本身就很牛逼,既是教授又是畅销书作家。而为这本书写推荐序的人同样很牛逼,李孟潮、骆宏、祝卓宏,哪个不是国内心理学界的大牛。
单说李孟潮,论写心理学的通俗文章,倘若他排第二,武志红恐怕就只能靠边站了。
李孟潮这个人受佛教影响挺多,最重要的一点是,他不会轻易受金钱的影响去做他不认同的事情。你去知乎和新浪微博上搜下他的名字,几乎搜不到有关于他的动态。大家都趁着知识付费的热潮赶紧捞一笔,他却时不时在QQ上讲点免费的课。
所以,能请到李孟潮为这本书写推荐序,而且这篇推荐序还非常值得反复读,每次读都能让人有新的收获,你就知道这本书不简单了。
二
那么,这本书有什么用,该怎么用?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得知道这本书讲些什么,目标读者是哪些人。
前面已经说了,这是一本情绪自疗手册,这本手册为所有的情绪障碍提出了通用的治疗方案。也就是说,它能帮助为情绪而苦恼、被不健康的思维模式所折磨的人脱离苦海。它的目标读者,就是因情绪而挣扎的人和帮助这些人的心理咨询师们。
而心理咨询师们在阅读这本书时,完全可以把自己当成“患者”,和“患者”们一样,按照李孟潮的建议,把作者投射为一个引导性导师,自己认同一个好学好练习的学生,果断地照着书中所写行动练习,最终完成认知的自性化。
三
我们得先接受作者的心理教育,听一听作者是怎么说服我们,让我们相信这本书所介绍的方法能解决所有的情绪问题的。
作者是这么教育我们的:
对于情绪障碍,目前有三种基于研究的通用疗法,分别是辩证行为疗法,接纳承诺疗法和脱胎自认知行为疗法,这三种疗法的有效性都得到了强有力的研究证据的支持。那么,书中所讲到的结合疗法,自然也是行之有效的。
只有我们相信书中的疗法有效,相信作者所说足够科学,疗愈才能真正开始。
当然,通过完成情绪调节困难量表,确认当下痛苦情绪对我们的影响程度,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我们总得清楚自己站得有多低,才能知道自己该用多大的劲跳往怎样的高处。
然后呢?
是掌握情绪的运转原理,清楚情绪反应的四个组成部分。这个时候的我们就如刚刚学会内功心法的菜鸟,开始觉察情绪,分辨情绪,命名情绪,并且意识到自己的冲动行为是被情绪所驱动的。
情绪驱动我们产生冲动行为,而我们的应对策略又使我们的情绪变得更加糟糕。通过完成《适应不良的应对策略清单》,我们又知道了自己是依赖着怎样的应对策略来处理问题或压力。而贴心的作者这时会及时告诉我们,别怕,书中介绍的技能能帮到我们。
这时我们可能会有点急于知道如何解决了,而作者还想继续更新我们的认知,强化我们改变的动机。
作者告诉我们,回避情绪会对我们的生活和活力造成巨大的损失,而这种回避又会进一步加剧我们避之不及的情绪。
例如有的人会为了避免焦虑反复检查门锁,但这种习惯既浪费时间也让人讨厌,久而久之,想做的事情没能做好,人际关系又出现问题,情绪问题反而变得更加严重了。
作者又说,“暴露”是回避的反面和解决方法。而要做到“暴露”,我们就得“充分参与你自己的生活”。
韩剧《机智的监狱生活》中的男主角金济赫就为我们很好地示范了什么是“充分参与你自己的生活”。
他在结束高中棒球决赛后,乘坐教练的车离开,那时的他热爱棒球,却没有一支球队想要他。路上,意外发生,教练去世,他左肩粉碎性骨折,还查出胃癌。换了是一般人,只怕是会从此自暴自弃,被糟糕的情绪掌控一生。
而他,硬是扛过痛苦的化疗和几乎看不到希望的肩膀康复治疗,终于一步一步从癌症患者努力到成为韩国知名的棒球明星,成为国民眼中不知道放弃为何物的英雄。
金济赫用他的经历告诉我们,接纳自身感情,勇敢面对残酷的人生,我们才能真正变得强大起来。
四
继续回到《当情绪遇见心智》这本书上。
接下来,作者会带着我们进行人生价值观的反思,通过反思,我们才能找到改变的内部动力,清楚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动力充足,各种技能也就好上手了。什么正念啊、去融合啊、认知弹性训练啊、自我安抚啊,都是神器,威力十足,都是为了后面的反其道而行、改善人际效能和暴露做准备。
为什么啊?
因为反其道而行就是要做到痛苦情绪让我们做什么,我们就做相反的,这多困难啊。因为改善人际效能需要我们与他人接触时能做到专注倾听、坚定请求、懂得拒绝,这多不易啊。因为情绪暴露会让我们再次被情绪折磨,这多痛苦啊。
还好,作者真的很贴心,一直在旁边陪伴着我们,提醒我们,情绪障碍会有反复,只要相信书中的技能能帮助我们,并且坚持练习,我们完全能够重获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