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是灵魂的居所
我常常想,当人生出来,怎么会有了“我”这样一个概念?在生命的最初状态,一个个小婴儿,一个个小肉身,他们是不会有“我”这样一个概念存在的。“我”究竟是什么样一个东西?为什么我只能感受这一个肉体的感受,不能感受其他肉身的感受?如果“我”是一个灵魂,肉身只是一个居所的话,那么当这个灵魂寄居在其他的肉身之时,当然就可以有另一个肉身的感受。
如果当下的这个肉身,是美丽的,健硕的,充满活力的,那么作为灵魂的“我”,或许就可以获得愉悦的,振奋的,丰富多彩的感受;如果换一个肉身,是丑陋的,弱小的,毫无活力的,那么“我”的感受也许就是:痛苦的,绝望的,单调乏味的;当然现实生活中,也许情况恰恰相反,你能够获得什么样的感知,常常与肉身并无直接的关系。
小时候,我常幻想一件事情,如果灵魂是一缕青烟,那么“我”就可以从这个身体轻飘飘钻出来,住进另一个身体里去,那么“我”就变成了“你”。然而,一旦如此,“你”又变成了另一个“我”。以此类推,我可以是千万个你,千万个你,又可以是我。芸芸众生,我只不过是另一个你。
如此想来,这个“我”和另一个“我”又有什么特别之处呢?人和人之间,除了这一具肉身不同,内心的灵魂更是各色各异。那是什么让千千万万个肉身有了“我”的概念,又让每一个“我”的感受和想法如此不同?
如果有一天,这一个“我”的肉身灰飞烟灭,还有无数个“我”的肉身存在,生生灭灭,此消彼长,绵绵不息,那么这一个“我”的消失,又有什么特别的呢?又有什么可惜的呢?又何必执着于眼前的遗憾与痛苦呢?因为,你可以是所有人,所有人又可以是你,那么,我没有得到的,其他的“我”可以弥补;我没有感受过的,其他的“我”已经替我经历和感受;我不曾拥有的,其他的“我”替我保管着。
世间的物质、财富、名声、梦想、成功、失败、快乐、痛苦、有形的、无形的,一切的一切,都在流动着,从我的手上流到你的手上,从你的手上流到我的手上。他们并不会永远属于谁。
当有一天,肉身俱灭,所有的灵魂会不会归一,变成一个更大的“我”?
有一部安吉丽娜·朱莉主演的加拿大电影,叫《Taking Lives》,说的是一个变色龙一般的连环杀手故事:这个杀手在每一次行凶之后都会扮演死者的身份,进入他们遇害之前的生活,直到他发现下一个目标继续前进……这个杀手的杀人动机和心理让我很是好奇,听起来有点像发生在国外的现代版《画皮》,鬼魂把人杀了以后披上人的外皮,以人的样子去过这个人的生活。
我们为什么会放弃掉自己的生活,对别人的人生感兴趣?看看朋友圈,别人的生活总是令人艳羡:丰富、可爱、愉悦、高大上、逼格满满,唯独自己的人生千苍百孔、一地鸡毛、无聊透顶。完美的人生与生活,永远在别处,永远存在别人的朋友圈里。
在我们今天的现实世界里,想要过另一个人的人生,当然不必把这个人杀掉,化妆成他的样子去生活。如果一个人憎恨自己当下的生活,那么就放下一切,去寻找自己想要的生活好了,哪怕走遍千山万水,尝遍成千上万种人生之后,仍然没有所谓理想的生活。
可怕的是,我们已经没有了放弃的勇气,你放不下眼前的工作,放不下你的爱人、孩子、家人、朋友,放下家里的一切。是什么让我们执着于眼前的人生和痛苦?明知道这一杯水举了很久,很累,可是就是放不下。
这世界,有千千万万种职业、千千万万种人生、千千万万种活法,为什么我们只看到眼前的一种?如果换一种活法,换一种人生,换一种角色,会怎么样呢?
一个人,无法同时走上两条旅途;一个人,不能同时踏进两条河流……当你做了这个选择,就失去感受另一种选择的机会。每一个选择都有它当下的意义,没有更好或者更坏。人生无逆旅,我们无法验证另一种选择的优劣。你曾经的选择造成了不好的结果,但不代表你重新作出另一个选择就会有好的结果。选择没有优劣,只有喜欢和不喜欢,哪一种选择更接近你的内心。
我们这么羡慕别人的生活和人生,可不可以,借一下你的人生给我过一天呢?让我替你活一天,让我用你的身份工作,让我体验一下你的快乐或者孤独,爱你爱的人,恨你恨的事,24小时之后,原封不动地还给你,我继续上路,你继续你的生活。
旅途中,最美的风景永远是人。一路上,不管你看过多么美丽的风景,可是你可能转眼就会忘掉,可是旅途当中遇到的人,你和他们所产生的关系和互动,会深远地影响你。所以,旅行之于我的意义,不在于游山玩水,不在于吃喝玩乐,也不在于朋友圈晒出的照片,更不在于它可以使人短暂地逃避当下的现实。我更看重的是内心的旅程,在于你和他人的互动、和自己内心的互动、与世界的互动。
我看重的是在旅途当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种互动和沟通,拓展了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对人这个物种的认知,对于自己的认知。在不同的文化和语境里,你发现自己曾经认为千真万确的事情,在另一个文化体系里,可能是错的,继而你觉得荒谬。反过来,你认为是禁忌的,深深束缚你内心自由的,反而到了不同的道德、法律、文化系统,又是一件天经地义的事情。你就会发现,用他人和社会强加给你的不断在变的道德去束缚自己是一件多么可笑的事情。
因此,我的环球旅行,也许不会有很多美食的照片,风景照甚至也可能很少,它们只在必要的时候出现,我要将人作为我环球之旅的重要主角。我对于人以及他内心的风景有着一份好奇心。我想要换个新活法,把这当成我的人生试验:去一个陌生的城市,在旅途中,寻找那些活得自由而有趣的灵魂。用他的方式去生活,探索关于自由的另一种可能性。
除了和在旅途中遇到的人互动,我也看重跟旅伴的互动,所以我发起了#跟着阿文去环球#的招募活动,我把环球之旅分成不同的站点,每一站我都会提供一个免费旅行的名额,我会负担往返机票和食宿,你负责拍照记录我们的旅行。我选人唯一的标准就是有趣和投缘。和有趣的人同行,旅途才不会枯燥无聊。有趣才是旅行的春药。而我们的互动,也许会给彼此留下更多的影响。
很多人问我,为什么要选择陌生人来作为同行的旅伴。因为,我对陌生人更好奇。旅行是了解一个人真实一面最直接的方式。很多时候人和人的缘分,深深浅浅、因缘际会、聚散离合总有时,及时是最最亲密的人,伴侣也好,父母子女兄弟也好,都是一场缘分,总会有聚有散。
我们谁不是从陌生人成为熟人呢?只是,我们都忘了这一点。很多时候,因为“关系”到了,往往因为熟了,就觉得很多东西都是理所当然的,很多的朋友反目,伴侣分手,往往都是因为“关系”确定了,就无条件地索取,而不知感恩。因为是父母,所以你会觉得他们给你的一切都是理所应当的;因为是朋友,所以就理所应当要无条件帮忙;因为是伴侣,所以你的当然就是我的,而我的还是我的。
只有陌生人之间,因为“关系”没到,彼此间存在着一份敬畏,会照顾到对方的感受,会对彼此的付出心怀一份感恩之心。人和人的关系,永远是互动的,动态的,静态的人物关系,在影视作品当中永远是最乏味的,最没有戏剧张力的。
由于之前公布的环球之旅第一站缅甸的获选者大学生嘉恒没有办理护照,无法参与缅甸的行程。因此,我决定将这个免费同行的名额给了另一位报名的朋友,她是momo,香港大学的学生。为什么选大学生?因为他们真的很想要看看世界,而且他们对整件事是相信的,还有,因为那份不怀一丝杂念的相信的心。还有,从他们身上,你真的可以看到青春。
我在下一站等你。
免费旅行获取办法:只需转发此文,同时关注我的账号,私信截图朋友圈,附上你的个人信息,以及选择你作为环球旅伴的理由,当然别忘了留下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