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重读《史记•孟尝君列传》,其中讲到了冯驩[huān]的故事,又翻阅了《战国策•齐四》的《齐人有冯谖(xuān)者》篇,两者记载有所区别,但故事梗概相似。比较而言《战国策》中讲冯谖的故事更加生动,这里就以此分析一下冯谖使用的心理学计策。
《齐人有冯谖者》中讲,齐国有个叫冯谖的人,穷得连自己都没法养活,看到孟尝君喜欢结交门客,就请求到孟尝君门下当个门客。孟尝君问冯谖有何爱好和才能时,冯谖却说都没有。孟尝君反正是闲人养的多,多他一个也无所谓,就收留了他。当上门客后,冯谖三次通过弹剑唱歌,要鱼吃、要车坐、要钱养母亲。
当冯谖主动要求为孟尝君到其封地薛邑收取债务时,冯谖问孟尝君收债后买啥?孟尝君说是“缺啥买啥”。于是,冯谖假托孟尝君的命令,把债款赐给了老百姓,并烧了借据。回来复命时说为孟尝君买了“义”,孟尝君虽气却因有言在先只能作罢。在齐王免除孟尝君相国职务后,孟尝君回封地薛邑,离那里还有一百里路时,老百姓就在路上迎接他,让孟尝君领略了冯谖买义的回报。随后孟尝君又听从冯谖安排,给冯谖五十辆车,五百斤金到梁国去游说。冯谖成功游说梁惠王,把相位空出来,派遣使者带一千斤黄金,一百辆车,去聘请孟尝君相国。梁国的使者往返三次,孟尝君坚决推辞不去。
齐王知道情况后,害怕人才流失,派遣太傅送一千斤黄金、两辆彩车、一把佩剑给孟尝君,请孟尝君再次为相。在冯谖提醒下, 孟尝君向齐王请来先王传下的祭器,在薛地建立宗庙。宗庙建成后,孟尝君才再次出任齐国的相国,做了十余年而没有一点祸患。
分析上述故事,冯谖至少用了两个心理学效应:
一是“登门槛效应”。该效应又称“得寸进尺效应”,是指一个人一旦接受了他人的一个微不足道的要求,为了给他人留下前后一致的印象,就有可能接受更大的要求。故事中,若冯谖一开始在自称无才无能时,就狮子大开口,要生活待遇、工作待遇和经济待遇,孟尝君即便再慷慨大方,可能也不会满足他的要求。但一旦收留冯谖住下后,孟尝君为保持在冯谖心中慷慨大方的形象,就会不断满足他随后要吃鱼、要车子、要票子的要求。而且一旦付出前面的成本,后面再提要求时,孟尝君就会考虑若拒绝,意味着前面付出的成本会血本无归,这在经济学上称为“沉没成本”。为了回收前期付出,就会甘愿支付后续增加的成本。
二是“心理锚定效应”。心理锚定指人类在进行决策时,会偏重最早取得的资讯,也称为锚点,即使这个资讯出现偏差,或与这项决定明显无关。比如你要决定买一辆A品牌的车子,会拿A品牌的车和B品牌车作比较,把后者当做锚,即参考标准,如果B品牌车子都在20万以上,A品牌只要15万元,你可能就会觉得A品牌车子便宜,实际上这两种品牌车价格可能都偏高。我们一般认为情义是无价的,但故事中冯谖却巧妙将“义”与债务挂钩,确定了“义”的价值。孟尝君价值几何?冯谖通过先送梁王五十辆车,五百斤金,从而在梁王心理锚定了孟尝君价值,从而愿意拿翻倍的东西“千斤黄金,一百辆车”聘请他。重要是通过梁王的出价,让齐王感受到孟尝君的价值,从而让无法用金钱衡量的“人才”有了清晰价码,完成了对孟尝君是齐国价值连城“国宝”的品牌打造,最终让齐王愿意赏赐孟尝君名和利,实现了让孟尝君长期当齐国相国的目标。
当然,学史明智,我们除了学习借鉴冯谖心理学的计策外,还应学习冯谖对战国时代的政治、外交洞察把握能力,以及逻辑严密的思维及口才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