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4.20 周四
好长时间没有大批买书读了,是因为好长时间我不能沉下心认真读书了,快餐式的手机阅读占满了我的空余时间。前几天儿子要买几本新书读,让我帮他凑凑单(多买可以打折),我正好也有买些书的打算,于是一口气写了十几本外国小说的书名。儿子有个毛病,越是大考临近,越是学习紧张,读书越多越快。他是利用读书作为调节紧张情绪和缓解学习压力的手段(效果还真的不错)。
记得在中考、高考的备考前夕,儿子疯狂购买大量军事、政治等报刊杂志。有《看天下》《环球时报》《中国航空》《中国兵器》《足球世界》等等,阅读使他不但不耽误学习,反而头脑清晰、看问题透彻、情绪稳定,成为了积极向上的“阳光少年”。反而是考试结束了,有的是时间了,他却什么书也不看了,只是肆无忌惮地上网玩游戏、追剧等,玩累了就“昏天地暗”的睡大觉,简直就是一个浑浑噩噩的颓废“网瘾”少年,看着都让人气不打一处来。真是应验了那句话:人无压力轻飘飘,井无压力不出油。
(高考后,我把这些杂志卖了)
我年轻时,对待学习也不比我儿子强多少,耍小聪明不用功,典型缺乏自我约束能力的那种人。但后来参加工作以后,对待工作我却找到了感觉,能够全身心投入其中而不知疲倦。中年以后的我,更是“洗心革面地重新做人”,年轻时做不了的、不愿意做的,现在做起来全都不费劲了。这是什么原因,我也没整明白。
50岁以前外国长篇小说我基本是没看过(印象中小时候只看过一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从去年年末起,我开始挑战自己的弱项,制定阅读计划——专门阅读外国长篇小说(名家名著),目前已经读了五六本。而且规定每读完一本要写出读后感,争取一年读12本(每月读一本)是“精读”而不是“泛读”。这样一来,就需要大量时间,还必须是无打扰的独处时间才能完成这阅读计划。尤其对于从小就没有阅读长篇小说习惯的我来说,是一种新的挑战。(越来越喜欢接受挑战了)
任何对自己习惯的改变都是伴随着自我克制的痛苦过程,这一点毋庸置疑?年轻时,我会坚持不了,半途而废。现在我老了,经历过风雨彩虹、挫折失败,控制别人我做不到了,约束自己我却“驾轻就熟”了。在别人看来最难的“减肥”,我都没感到是那么的“痛苦不敢”。是一个最好的“例证”吧!
我们家长习惯鼓励孩子多看书,但家长自己看不看书呢?不看的人是多数,看的人是少数。所以孩子没有家长率先垂范的引领和潜移默化的影响,很难培养出正真的阅读习惯。什么事从我做起,比从他人做起要难?所以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自己首先去做那样的人。最近我正在看一本美国当代畅销小说《岛上书店》,感悟很深,等我读完了,再与大家分享体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