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之前,先给自己提个问题:同时看多本书效率高?还是坚持将一本书看完再看其他书效率高?没有答案,有疑问.
1、什么决定了我们的命运?
如果某个答案看起来比较熟悉,我就猜测它可能是正确答案。如果某个答案看起来比较生僻(或是非常极端),我便排除它。系统1让人产生熟悉感,系统2依靠系统1产生的这种熟悉感来做出正误判断。
我们的一生当中,应该会做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决策,我们到底以什么为依据来进行决定我们人生命运的决策的呢?我们对待这样的决策是不是足够谨慎呢?
《思考,快与慢》这本书的特点是,他能从更深的层次帮助我们认识自己。我们在做很多决策(包括可能是关乎命运的决策)的时候,可能并没有我们自己所认为的那么理性客观。而是根据我们熟悉与否来判断。投资的时候,我们总喜欢买与自己有联系的公司的股票;日常购物,更倾向于购买哪些我们熟悉的品牌;交流会上的老乡,总会激起我们莫名的好感。我们正逐渐习惯被这种熟悉感掌控,熟悉代表安全,熟悉代表品质。我们的系统2在偷懒的同时,让系统1给我们悄悄下达了指令。然而这些指令,有时确实是完全准确的;但其他时候,这样的指令却是缺乏思考的。
如果我们想在生活中更加客观理性,那在我们的生活中,每当我们感受到熟悉的时候,我们再好好的回忆一下我们的真实问题是什么?是追求的品质,还是性价比,还是收益?至少我们最初的想法,并不是想要追求熟悉感。
从另外一个方面来看,系统2这种喜好,也能帮助我们实现我们自己的理想:
想让人们相信谬误有个可靠的方法,那就是不断重复,因为人们很难对熟悉感和真相加以区别。
如果你很在意自己再别人眼里是否值得信赖、是否聪明睿智,那么说话时就言简意赅吧,能用简单句的时候就别复杂。
2、是什么抹平了我们敏锐的“直觉”
当你在外旅游,遇到10年未见的老朋友,你会觉得会有缘分;当你再去到另一个城市,再遇到另外一个老朋友时,你还会有同样的感觉吗?
当我们碰到一件小概率事件后,心中便会有了对这样事件的预期,再次发生时我们觉得理所应当。系统1的预期挡住了系统2,本应该去分析并掌握这些事件的概率,掌握这种小概率事件的价值。系统2的偷懒,让我们变得更加"迟钝",错失良机。
两个相互矛盾的结果做出解释的那条陈述其实什么都解释不了。事实上,所有标题都要满足我们对逻辑连贯的需求:一件大事必然会带来一些后果,而这些后果也需要一些原因对其做出解释。
对于任何事情的发生,我们本能的会去找因果关系。而我们自认为的因果关系,永远只能看到自己相信的证据,我们看到的必然是我们想看到的东西,会不停的从各个角度来论证我们自身的正确性。所以《原则》里作者一直强调,一个开放的头脑的重要性。开放的头脑,能够让我们从更全面的角度来观察问题,看清问题的本质,而不是盲人摸象。
因果性直觉的特点:人们总是很不恰当的将因果性思考用于需要统计论证的情境中。统计性思维总是根据事物的不同类别和总体性质得出个案的结论。
多点统计性思考,少点想当然的因果思考,我们会对这个世界变得更加敏锐,而这敏锐,就能给我们创造真正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