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歌案中刘鑫虽未违法却已伤德,国人对她所作所为的不能容忍,是因为她伤害了人们本心最呵护的价值观,
连累他人殒命,不仁;
弃友不救而躲,不义;
放任凶手残害同胞、变相助凶手逃脱异国法律制裁,不忠;
龟缩于后让父母出头而招致舆论谴责,不孝;
证词可助定罪而放弃,无智;
对姐妹兼恩人之母出言不逊及威胁,无礼;
“我已经知道错了还要我怎样”,无耻。
是可忍,孰不可忍。
国人义愤声讨、万人签名呼吁死刑正是对普世价值观的呵护。舆论力量不该影响司法宣判的独立性和公正性,但司法宣判并不排斥理性地把舆论所向作为合理的参考。
是的,激愤之余我找到了自己的观点:人性丑恶理应受到法律和道德的制裁,但正确的价值观并不会因丑恶的存在而消亡。
抛开哲学上的学术概念,就本心而言,价值观就是我们自己本心认为正确的选择和取舍。外部社会环境会因具体历史时期而变化,但是人心的价值观是某种意义上的坚如磐石。四大文明古国的其中三大已经在历史烟云中星落云散、消亡或断代,只有中华民族顽强地延续下来并且更加有生命活力,为什么?靠的就是一代代中国人心中从未变过的坚韧、善良、信义、忠孝……这些价值观,以及它们所影响的行为方式。
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多少朝代更迭,多少沧海桑田,但是历史上的无数画面都如复刻般相似。宋有岳飞抗金御外侮,明有戚继光抗倭扬国威;战国有蔺相如舌战强秦护美玉,清末有顾维钧据理力争保国权……历史上的中国人一直小心翼翼地呵护着最本心的价值观,即便危悬一线,也从未泯灭。
当年彭宇惊天一案让“扶不扶”成为社会焦点,很多人痛心疾首于“人心不古”,但是社会道德并未沦丧。家长依然会教育孩子尊重老人,助人为乐事迹依然不绝于耳,只不过是人们习惯了使用行车记录、习惯了行事前考虑周全,习惯了从天性使然的善转变为理智周密的善。从社会发展的宏观来看,并无坏处。
江歌案的万众签名是否能影响最后死刑判决,从国际关系和司法系统角度来看并无太大胜算,但我依然坚信,这个国度里的价值观并不会因为个别人的人性丑恶而动摇改变。
天理循环,报应不爽,公道自在人心。
期待开庭的那一天,希望确实可以出庭作证,希望可以引渡回国。相信正义不会缺席。
�������(���z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