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记 #4
最近又前前后后重读了两本游记,年代相差很远,风格也不太相同,共同的特点是都是外国女孩用中文写的游记。一本是日本人新井一二三的《独立,从一个人旅行开始》,另一本是马来西亚人黄爱琳的《再穷也要去旅行》。
几年前第一次看《独立,从一个人旅行开始》的时候并没有很喜欢,觉得文笔实在是有点像小学生写作文。虽然作为一个母语不是中文的日本人,能写成这样已经很难得了。现在再读,却发现她语言平实真挚,正是因为没有过分华丽词藻的修饰,才让思考和提问变得更直接。这本书作为旅行笔记中的一个特别的存在,还是很值得一看的。
《独立》的最难得之处,是新井以一个外国人的角度,写到了她所看到的1980年代的中国。新井一二三在1960年代出生,14岁就开始单独去旅行,在很多中国人一辈子都没有离开过自己出生地的年代,她就自己一个人在中国做了六七次长线旅行,最长的一次是在1985年,花35天走遍了中国西北。
由于外国人的身份和当时的年代,从新井眼里看到的中国非常有趣。她写到刚来北京的时候:“长安街上没有汽车的影子,倒是有很多待业青年蹲在路边,晚上在大街上踢球。” 她还在北京遇到过香港偷渡客,待业青年,甚至还和臧天朔,崔健和唐朝的主唱丁武成为混在一起的朋友。新井写的美食也好看,比如她如何迷恋新疆的哈密瓜和拉条子,还专门几次返回重庆,就为吃到一碗国营担担面。
《独立》整本书的一个重要主题,是关于“独自旅行”的思考。新井写她第一次独自旅行是去长野,旅途不太记得,但是记得她“主要忙于自己扮演杂志彩页上模特儿的角色。” 她写到:“隔一个星期回去的东京,跟之前没有两样。可我自己,从此再也不是同一个人了。经过第一次的独自旅行,我似乎获得了另一个身份似的,是不同于平时的我,家人,同学们都不认识的另一个自己。那感觉非常新鲜,特别过瘾。”
书中也一直在提问:“到底为什么要去旅行?” 最后写到,原来是为了逃避一个控制欲极强的母亲,实在让我这个一样有一个控制欲极强的母亲,也一个人“逃”到美国的读者不禁唏嘘。二十多岁的时候,总觉得一个人出去旅行才能成长,自己面对所有事情,独立自由,能不受母亲的控制。长大以后才发现,也许心理的成熟才是真正的成熟。新井一二三在地球上旅行了一圈以后,反而更能接受,并且更爱自己的祖国,最后又回到日本定居。我想任何一个在国外长久生活的人,也都能感同身受吧。
• • •
相比来讲,马来西亚女生黄爱琳的这本《再穷也要去旅行》就逊色许多。
黄爱琳也是年少时在中国留学时学会了中文。因为年纪和性格,她的旅行经历比起新井要新奇疯狂许多,完全不可复制。比如她在欧洲行走一年时,在意大利给人当家庭保姆,在苏格兰荒岛上的西餐店打工等等。旅途虽然波澜起伏,却让人看了实在捏一把汗。她不仅偷渡去了西藏,还不顾高原反应坚持不下高原,差点死掉;或是在印度一个女生完全没有计划的独自晃荡。字里行间也并没有后怕或后悔,反倒是有一种隐隐的自豪感。
要是我年轻不经事的时候看到这本书,一定也会热血沸腾。她写:“我所做的,每个人都能做,关键只是在于是否真的舍得放下目前的一切去旅行。”但现在看来,这大话说的实在不负责任,放下一切去旅行真的那么值得推崇么?况且真正的旅行者都知道旅行的危险,尤其是一个人旅行,一个女生一个人旅行。所以她的举动和自得实在让我不敢恭维,也就同时对这本书的评价大大打了折扣。
2018年2月8日 与纽约
附:摘抄
《独立,从一个人旅行开始》
- 旅行的本质就在于客服恐惧心,离开熟悉安全的日常生活,而往陌生的世界迈出的第一步。
- 隔一个星期回去的东京,跟之前没有两样。可我自己,从此再也不是同一个人了。经过第一次的独自旅行,我似乎获得了另一个身份似的,是不同于平时的我,家人,同学们都不认识的另一个自己。那感觉非常新鲜,特别过瘾。
- 日本留学生从小在资本主义社会里长大,往往把留学当作逃避生活回避现实的手段,对他国的社会主义体制理解有限,对各国历史的研究也不够,难怪跟奇特国家的学生之间常常发生小摩擦。
- 关于旅游的很多记忆,随着时间已消逝,但是在旅途上吃到的一些美味,过了二十年都念念不忘。
- 去旅游一段时间,和移民去外国定居,乃截然不同的两码事。不过,曾经做过移民的人,似乎对旅行不大容易寄予浪漫的期待。
- 自由吗?确实很自由。快乐吗?我倒觉得坐立不安。加入一直旅游,难道不是像风筝断线那样,将要永远漂浮于太空间?自由旅行什么时候变成无期漂流,甚至无期徒刑,连自己都没有把握。
- 对一个人来说,不幸是偶然的,故乡山河之美才是必然的。
- 旅行的本质,也许始终都是回避现实。憧憬热带岛屿之心,知道今天摆脱不了”南方主义“。北国旅人需要忘记难堪的现实时,便购买廉价的度假行程飞往热带,寻求大自然和土人提供的安慰。
- 有种思想叫做文化相对主义”cultural relativism“。主张世界各的的文化之间并没有高低的区别,反之都有同等的地位。当我们观察异国文化之际,不应该以自国文化为准轻易做出评价,而应该先理解对方的价值观念,以便按照当地的框架去欣赏理解异国的文化现象。
- 中国人说“外国的月亮圆”,西方人说“隔壁的草坪绿”,日本人则说“别人的老婆美”,大概都跟惰性有关。自己国家的月亮,草坪,老婆,都司空见惯,没什么新鲜感。相比之下,别人的东西令人刮目相看,结果觉得别具一格。
- 又一次,我从香港回东京几天,饭桌上有萤乌鱼刺身。我觉得,这也可以是回国定居的充分理由。正如我当初听说加拿大人每周都吃牛排而办了签证,后来想念“饮茶”之余搬去了香港。
- 本人最大的变化以及跟日本人之间最重要的异同,就是我不再崇洋了。当然,不崇洋不等于排外,说不定反而是彻底洋化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