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仓,听了很多年了!
估计老西安都去过。西安的坊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不知道西仓,就不算地道西安人。因为西仓集市承载着不少西安人的记忆。
贾平凹在《废都》里是这样写的:“那里是一个偌大的民间交易场所,主要营生是家养动物珍禽花鸟鱼虫,还包括器皿盛具,饲养辅品之类。赶场的男女老幼及闲人游皮趋之若鹜,挎包摇篮,户限为穿,使几百米长的场地上人声鼎沸,熙熙攘攘,好一个热闹繁华。”
在红埠街住了好多年的我,却一直没有机会,去领略一下这大名鼎鼎的西仓到底是个什么景致。
答应了女儿很久,帮她买一只宠物。猫儿狗儿什么的实在是太磨人,而且产生感情了很难割舍。灵机一动,就去西仓,买个蝈蝈得了,不用打扫卫生,不用整天照顾,还能听听鸣叫,又能彰显文人情怀,而且还能让我去领略一下这西仓到底是个什么仓,这多赢的小心机,给女儿耍耍,何乐而不为。
蝈蝈,很早的时候在赵振川先生家里见过,偌大的工作室,因那阵阵的蝈蝈声,不觉凭添了一些乡野趣与高士气,听着蝈蝈声,看着振川先生的山水画,仿佛瞬间进入了画中,凉风阵阵,流水潺潺……自古文人于蝈蝈的故事不胜枚举,我刚好借着这个机会,也文人一把。
一个小时公交,抵达了劳武巷。这条巷子是附近居民买菜和水果的必去之地,以前整天听表姐去这里买菜,可今天还真是第一次进去。巷子很窄,外面看起来普普通通,也不是很嘈杂,可沿巷前行约400米,豁然开朗,一个充满了烟火气,市井味,人流如织的自由市场,映入眼帘。
这里应该属于回坊文化和汉民文化的交织区,也是各民族大团结的一个缩影。这里你可以看到神秘宗教色彩的清真女寺,传统清真特色的各样吃食,竟也和大肉铺,肉夹馍相互参杂,互不影响。只是不少头戴丝巾的穆斯林买菜的妇女,才让你感受到,哦,这里也是回坊。
再沿街走走,过了大名鼎鼎的教场门,然后向南,这西仓也就到了。
不知是我们来的早的缘故还是西仓早已名不副实,偌大名气的西仓,也不过就是一条1000米开外,窄窄的双车道的死胡同而已。没有古老的建筑,也没有充满年代感的铺面,更没有报纸上看到的那玲琅满目的摆摊的。这条巷子很清寂,甚至有点萧瑟。
一路上的兴致,瞬间就跌入到了谷底。这就是那个大名鼎鼎的西仓呀,哎,废了!废了!
正抱怨着,女儿忽然看到了一只硕大的松鼠!听着她惊喜的叫喊声,满满的不快顿时去了一大半。
再细看,其实虽说店铺不多,街道不宽,人儿不多,可这些子个千奇百怪的小宠物还真不少。很多,都是我以前从未见过的。各色乌龟,各式鼠类,各种爬虫,各样鸣虫让人目不暇接。惊喜之余,再往前走了几步,却听得蝈蝈,蟋蟀的声音此起彼伏,振聋发聩。
嚯!第一次见到这么多的蝈蝈在架子上齐整整的聒噪着,这阵仗很是让我这个没见过世面的人目瞪口呆,女儿也被这阵势吵的捂上了耳朵。
来之前,老西安健健给我介绍了一个他朋友开的店,据说是百年老店,祖传的卖虫子的世家,叫做不二虫舍的。可惜我们来的太早,还没得开门,只能随便走走,看看。
有一个老先生,生的骨骼惊奇,一个人坐在那里,倒弄着蛐蛐罐,和我有一搭没一搭的聊了几句,给人一种极为内敛,洞明一切的感觉,自知花鸟鱼虫里头水深若谷,便露了怯,不好多多叨扰,默默偷拍了一张照片,又到了那家声闻于天的蝈蝈店。
各种蝈蝈,按户口不同,标价也不同。自然是大北京的价格最高,天津的次之,山东的再便宜一点,最便宜的是本地土产的。价格从20到100不等。这玩意,恐怕是从八旗子弟那里流传出来的玩物吧,所以肯定是北京出来的价位最高了。真是不懂,就看颜色选了一只绿色的山东产的,再配了个笼子,一共200大元。看着女儿开心的样子,心想,这买蝈蝈当宠物的套路还是没有白走啊!
离开西仓,感觉有些复杂。这么响的名头,这么厚重的历史沉积,这么深邃的雅玩文化,却没落的这么纯粹!卖蝈蝈大妈那句无奈的话在耳旁萦绕:西安没玩这个的文化了,人家北京油葫芦都卖几百块。
其实,西仓的花鸟鱼虫文化遗存和深入西安人骨子里的品牌影响力,的确没能得到有效的发挥,就像一个蒙尘的珍珠丢在角落里,黯然无光。何不将西仓这个区域打造成为一个文化创意街区,将古老的文玩文化和时尚的文化创意有机结合起来,让年轻人,游客都能来这里走走看看坐坐买买,不说是把八旗子弟的颓废文化发扬光大,也是对雅玩文化的一种传承,我想,只要能和时尚,文化,创意以及经济有机挂钩,这古老而又衰落的的西仓,一定能够历久弥新,焕发出新的,更时尚的光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