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食之乡”广州,有一群来自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的大学生,组建了一支队伍,通过暑假一次次的行走,把足迹印在遥远的村落,记录着正逐渐消逝于这颗星球的美好事物。
一
伴随着点点星光,在无数次的火车晚点后,我们一行人终于踏上了异乡的土地——海南。794公里的长途跋涉,14小时的车程,大家的疲态尽显,但还是抑制不住激动欢欣的心情。
拎着大包小包的行李,我们在一个小时后到达了落脚的地方。不顾身心多么的疲惫,我们立即拿出各自的笔记本和签字笔围坐成一堆,为明天的工作展开讨论。
我们是何人?我们的队伍前身是力量队,现在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录与传播摄制组。自成立伊始,我们一直致力于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纪录与传播。我们的梦想是让中国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关注和传承,让年老的传承人感受到社会对他们的关注,让社会感受当代大学生的责任感。就像周祺在《上海杂货》中所说的老手艺人的生存状态:“天上的星星像地上的人那样密集,地上的人却像天上的星星那样疏远。”我们所要做的就是留下这些星星的踪迹。
上一年,我们走访了江西南昌,为江西南昌瓷板画的传承与保护发声。这次,我们的足迹来到了祖国的最南端——海南,为海南黎族的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
在我国南海的万里碧波上,有一颗璀璨的明珠,它就是富饶美丽的海南岛。海南古朴独特的民族风情使本岛社会风貌更加丰富多彩。其中最具特色的海南少数民族便非黎族莫属了,它是最早使用“海岛棉”的民族。
黎族人民及其先民在相对闭塞的自然生态环境之下,以积极的态度和气魄来适应和利用这种生存环境,竭尽全力谋取生活空间,不断取得成功而一代一代地生存、繁衍了下来。在这样的背景下,黎族先民用他们的勤劳与智慧创造了精美绝伦的黎锦。
三
东天一抹银灰的鱼肚白,晴天,我们一行17人早早起床洗漱完毕,前往海南大学。
在进入手艺人的世界前,我们先来了解了海南大学人文与传播系的焦勇勤教授。他不会黎绣,但是衷情于它。因为衷情,便钻研。久而久之,对黎绣有一番独特见解。在短短一个小时的交流中,焦勇勤教授的精辟言论让我们获益匪浅。
在访谈中,我们知道虽然现今黎锦已得到海南政府的关注。海南省政府也作出承诺用5年时间让黎锦的传承保护逐渐走上轨道。但资金投入的力度和普及程度远远不够。这也让我们明白了为非遗发声的道路阻且长,需要我们持续不断地努力。我们坚信虽然我们的力量薄弱,在现阶段取得的效果并不显著,但只要我们持续发声,哪怕让世界上多一个人关注黎锦,我们传播文化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四
手工艺可以高大上,也可以很日常——别瞧不起后者,尽管它不奢华,却蕴含着一种朴素的美。
黎锦是时光隧道里老手艺自由生长、自由呼吸的原生态产物。黎锦纹样最为人所称道,千变万化,精美绝伦。
作为一种传统手工艺,它是“时间杀手”。织一匹布,要耗费好几个小时,可谓是“慢工出细活”的典范。
但在这个讲求效率的时代,所有的物品都强调规模化经营、批量式生产。所以机织黎锦以狂妄的姿态席卷大半个市场,这也间接导致了手织黎锦愈发式微,传承人成几何级数递减的后果,发展状况不容乐观。
曾经村子里的黎族姑娘都有一双巧手,她们纺纱织布,有时会在自家空地前聚集一边织布一边说笑;她们通过蓝草发酵蓝靛,用于染布或做蜡染;她们织绣筒裙,自给自足,生活单纯。从衣帽、头饰再到龙被,每一件都是手作,这就是她们的日常。曾经,亲手做一件华丽的盛装嫁衣是她们生命的意义。
如果用情感来衡量,机织黎锦必定不及格。因为它只是流水线下规定的产品,离开了时间的叠加,机器的产物都很粗糙,缺失了呼吸的律动,并不能称之为工艺。
在我们走访的过程中,我们痛心地发现很多工艺只有八九十岁的老人在做。有些工艺因为挣不到钱,大多数人选择了放弃。更多的年轻人就算会做也不能像前辈静下心来好好织一块布。因为外面的世界很丰富,躁动的心再也安静不下来。
曾经,这里的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曾经,母亲的手艺代代相传;曾经,每个黎族人民都有一双巧手,家家手工织布;曾经,她们世世代代都在踞腰织机前充分地发挥着自己的想象力,把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用各式各样的纹样展示出来。经纬交错,织就着阡陌纵横,安居乐业……
五
想要更进一步了解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海南省博物馆和海南省图书馆是不可错过的地点。我们刨根问底的精神甚至感动了海南省图书馆的馆长。她征求我们是否愿意把此事发上官网。我们何乐而不为呢?在这个互联网时代,借助互联网病毒式传播的方式,更好地向广大人民展示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在松弛有度的氛围中完成了海口的调研工作后,我们便马不停蹄地前往槟榔谷。在那里,我们得到了更大的收获。
甘什岭槟榔谷原生态黎苗文化旅游区地处三亚市与保亭县交界处甘什岭自然保护区境内。目前,景区由原甘什岭村、原始雨林谷和原蚩尤苗寨三大板块构成。我们走访了非遗陈列馆、黎锦坊、黎族艺术馆、文身馆、龙被馆各大主题展馆。我们更有幸观赏了全岛唯一的明代特大龙被——麒麟双凤龙被,这为我们的文化调研增添了一抹亮色。
此次槟榔谷之行同样引起了工作人员的高度重视。在槟榔谷官网发布我们拍摄纪录片的新闻后,国内26家媒体先后转载或发布相关的新闻,其中不乏凤凰网、新华网、人民网等国内知名媒体。这大大地扩大了我们此次行动的影响力,正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不仅有助于宣扬优秀民族文化,而且能引起人们对文化保护的反思。
六
俗语有云“好事多磨”,这句话一点儿也没错。在完成槟榔谷的拍摄工作后,我们刚回到海口,四十年一遇的14级超强台风“威马逊”就立即登陆了,这给我们的后期制作带来了不小的阻碍。但在停水停电的艰难环境中我们也没有想过放弃,有的只是朝着同一目标共同努力的决心。一个地球,七大洲,四大洋,224个国家,70亿人口,不同的生活轨迹因“力量”汇聚在一起,难能可贵。在目睹家园满目疮痍后,心中只有痛惜,谁也不愿亲历这一切,这更激发了我们要把祖国建设得更好的愿望,只不过我们的切入口是文化建设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
我们保护非遗不是想要追名逐利,而是发自内心对传统优秀文化产生认同与钦佩。同时,我们也希望通过一己之力提高中国民族的文化自觉,增强民族自尊心,为“中国梦”的腾飞汇聚强有力的力量!
进行了长达16天的海南文化调研之旅后,我们坐上了回程的火车。但我们寻找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脚步永不停歇,即使我们清醒地知道,谁也没办法阻止美丽的村寨被现代文明同化,没办法阻止这些美的失传。
七
也许,有些人的一生就只做一件事:在无常的环境中寻找极致的美。
这寻找的过程,就是对他们心灵的安慰与呵护。
而这,就是我们的“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