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无意间看到徐来老师的专栏里的一篇文章,讲的是为什么斑马没能被驯化,感觉很有意思。话说:人类与很多动物都之间成了互助共生的关系,比如牛耕地、马拉车、狗看家等。为什么人类不驯化更多动物呢?
答案很简单:不是所有动物都能被驯化。
区分两个概念:驯服和驯化
驯服:野生动物在人类权威下,野性被压制并接受指挥。比如马戏团的动物;
驯化:改变动物天性,让它们从野蛮变得温驯。驯化的极端情况是宠物化。
美国生物学家贾雷德·戴蒙德研究发现,如果想驯化某种动物,必须符合6个要素,缺一不可。
第一、饲料便宜,这样才有可能大规模饲养;
第二、生长速度快,繁殖周期短,对饲养者来说有利;
第三、圈养条件下能繁殖。有些动物的繁殖条件很特殊,圈养难以实现。比如猎豹复杂的繁殖仪式,需要奔跑追逐好几公里,持续好几天才行;
第四、性情不能太凶猛;
第五、胆子不能太小。有些动物,一旦受惊就会变得非常神经质,比如羚羊,遇事撒腿就跑,几乎不可能被驯化;
第六、必须是群居动物,并且群体内有首领,有等级。这样,人类控制了首领,就可以控制住整个兽群。
其实企业与员工之间,未尝不是这种关系,虽然这样比喻不太恰当,但是话糙理不糙,道理就是这样的。
不会用人的企业和老板,采用强制的惩罚性的制度,压制员工,使之屈从,殊不知,人性受到的压制只是暂时性的,就像被压缩的弹簧一样,终有一天会反弹,而且压力越大,报复性反弹越强。
好的企业和老板用人,应该以驯化为目的,以奖励和引导为主,以达到相互促进相互合作的双赢关系。
但作为员工,也应该具备被驯化的动物的这些特征,才会有驯化的价值,就像斑马一样,为什么一直以来都没有被人类驯化呢?别看斑马样子长得很温顺,但是它们有一种习惯,那就是斑马咬上人之后,不松口,据统计在美国动物园,被斑马咬伤的饲养员比被狮子咬伤的还要多,虽然斑马不是猛兽,但也很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