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刘禹锡在《陋室铭》中写到: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传说中的龙是一种神异生物,它能行云布雨、消灾降福。"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不管这个地方水有多深或水有多浅,一旦有了龙的主宰,这片水域自然就变得灵秀,生机勃勃,充满活力。
有龙则灵,突出了“龙"和"灵"字,“龙"是一个象形文字,与“有”字合二为一;而“灵”本来就很复杂,这样一写成篆字更变得更加复杂了,再加上夸张放大,突显和加重了“灵"字的份量。
小知识:
石鼓文
石鼓文,即刻有籀文的鼓形石。石鼓文,亦称猎碣或雍邑刻石,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石刻文字。
石鼓文
石鼓文的字体,上承西周金文,下启秦代小篆,从书法上看,上承《秦公簋》(春秋中期的青铜器),铭文盖十行,器五行,计121字。其书为石鼓、秦篆的先声,字行方正、大方。横竖折笔之处,圆中寓方,转折处竖画内收而下行时逐步向下舒展。其势风骨嶙峋又楚楚风致,然而更趋于方正丰厚,用笔起止均为藏锋,圆融浑劲,结体促长伸短,匀称适中,古茂雄秀,冠绝古今。
石鼓文是集大篆之成,开小篆之先河,在书法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是由大篆向小篆衍变而又尚未定型的过渡性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