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巴菲特,大家就会想到查理.蒙格——巴菲特的投资伙伴。但是大家可能不知道,在早期的时候,和巴菲特一起做投资的还有一位,叫做瑞克.盖林。后来巴菲特和蒙格在投资领域大获成功,备受世人瞩目,却不见盖林的踪影,仿佛没有出现过这号人物。
有一次,投资人莫尼斯.帕波莱问巴菲特,“盖林出了什么事?”
巴菲特说,“蒙格和我都知道,总有一天我们会变成超级富豪,我们都不急着致富,因为我们知道这一天迟早会到来。盖林和我们一样聪明,但他太心急了。”
心急的盖林做了什么事呢?在1973到1974年间,当时的美国经济非常不景气,盖林却用保证金贷款借钱融资。后来股市在两年内大跌,盖林亏了很多钱,还被通知必须补缴保证金,于是他不得不将名下的波克夏股票以很低的价钱卖给巴菲特。
不得不说,这三位投资人,巴菲特、蒙格和盖林都具备赚钱的能力,但是巴菲特与蒙格还拥有另外一项技能——守财。
著名思想家纳西姆.塔雷伯曾说过,具备优势条件与求生能力是两件不同的事。优势条件需要依附在求生能力之上,你得不惜一切代价避免破坏求生的能力。
用句俗话来说就是,你必须先活着,才能活得好。
赚钱和守财是两种不同的思维。致富需要冒险,要保持乐观,勇敢踏出舒适圈。而守财则需要有忧患意识,保持谦卑。
巴菲特有一条重要的投资原则就是,不要亏钱。 所以巴菲特会专注于投资那些自己了解的公司,至于那些不了解的公司和行业,哪怕股市行情大好,他也不会跟风买进。所以在1995-1999年间,美国科技股大涨,很多人因为投资科技股资产翻了好几倍,巴菲特却没有买入一股科技股。
对此,巴菲特的解释是:科技行业不在他的能力圈内,他了解的是棒棒糖而不是软件。
知道自己的能力圈,永远做正确的举动,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因为人都是盲目自信的,尤其是已经获得一定成就的人,他们会更自负于自己的能力,认为自己既然能在这件事上获得成功,在另一件事上也能获得成功。
现代有一个词很火,那就是“跨界”,企业玩跨界,个人也玩跨界。诚然有些人跨界成功了,但绝大多数都失败了,甚至把自己之前积累的优势都消耗殆尽。
所以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圈,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不去轻易涉足自己能力不足的领域,才能守住财富。这并不是让大家固步自封,不去尝试新的东西,而是说,当你去新的领域开拓时,要先具备一定的知识和能力,当你的能力提升了,你的能力圈扩大了,再去尝试更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