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开篇明义即指出“孤立地考虑某几个因素,并不一定可以从某个结果推论出其具体缘由”,由此也可以推出:“如果需要从某个结果推论其起因,则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或者所有因素”。在我看来,作者在本书中使用了大量篇幅分析了通往成功之路的先天条件(即我们无法掌控的因素)以及对应的方法和策略(即我们可以掌控的手段)。
1.越聪明一定能越成功?未必!
智商(IQ)指人在其年龄段的认知能力的得分,是后天无法通过学习或者努力改变的,属于天赋或是“初始运气”的一种。从一定程度来说,智商的高低能够决定人的起点。
但是,并不是智商越高,成功的可能性就越高。
当智商或者其他因素超过一定阈值的时候,更多的增加并不能带来成正比的收益。
可以运用经济学“边际效用递减法则”及心理学“韦伯-费克纳边际影响递减规律”对此进行解释。以x为投入(智商、天赋等),y为收益(成功的概率等)形成一条平面坐标系内的曲线。在一定的条件下(如在合格的阈值以下),y的增幅与x的增幅成正比,此时边际效用增加,y增幅较大;而当x累积到一定量(即达到或突破阈值时),边际效用开始递减,此时y即停止增长,不再累计增加。在其他情况下,可能有y为负值的情况出现,比如说吃饭吃饱了,再继续进餐会导致胃胀、难受,甚至会导致胃穿孔,此时感受必然为负面。
但是智商并不是成功的唯一要素,“智商并不能扩展想象的空间和天赋的潜质”。在智商达到一定门槛的前提下,打造多维竞争力才是走向成功的正确姿势,其中就包括对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培养,这种发散性的、能创造美感的能力并非高智商必定能够拥有,而恰恰是契合当今时代在竞争者和人工智能中安身立命乃至于脱颖而出的必须能力。
2.原生家庭的影响:家境和培养模式
特曼在他追踪智商140以上孩子发展过程中的试验中发现,有20%左右的孩子最终成为了大家眼中的成功者,有60%的孩子的评价为“令人满意”,而剩下20%孩子则“没有创造出和智商匹配的价值”。这个结果指出,几乎没有一个来自于社会底层的少年可以闻名遐迩,一方面是因为原生家庭背景的差异造成,而另一方面也恰恰印证了上文中智商并不是成功唯一因素的论证。
巴菲特在传记《滚雪球》中提到了一个概念:“卵巢彩票”。
“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我各方面的条件就很优越。我的家庭环境很好,因为家里人谈论的都是趣事;我的父母很有才智;我在好学校上学。我认为,我的父母是世界上最好的。这非常重要。我没有从父母那里继承财产,我真的不想要。但是我在恰当的时间出生在一个好地方,我抽中了‘卵巢彩票’。
“我的财富还要拜以下三点所赐:生在美国,一点儿幸运基因,以及广泛的兴趣。我和我的孩子都有幸赢得了我所说的‘卵巢彩票’”
相似的是,《异类》在分析比尔·盖茨的成功时,同样也提及他优越的家境:能够负担他上私立中学的费用,并且这所中学的计算机研究所为他开启了通向新世界的大门。此后,比尔·盖茨充分运用了这些在计算机方面的优势,不断获取机会再扩大优势,开创了微软帝国。
此外,原生家庭对孩子的助力不仅仅是物质上,也更是精神上的。富裕家庭的孩子往往能够在父母的资源和能力的帮助下达到自己的目的,而贫寒家庭的孩子由于原生家庭的限制,不敢或无法直接表达意愿。
但是,更为重要的是家庭间教育策略的差异。
社会学家拉里奥将富裕家庭的教育策略称为“协同培养”,而贫寒家庭的称为“自然成长”。前者注重评估和培养孩子才能、技能和观念,而后者放任孩子自有自在生长,而家长的主要职责仅仅就是负责照看孩子。
虽然无法完全判定孰优孰劣,但是在协同培养下成长的孩子比自然生长的孩子更加机警镇定,富有魅力,也更衣着得体;从实践层面来看,协同培养在团队协作和处理事件方面的优势更为明显。
3.文化传承:刻在骨子里的认知
作者在第六章的最后写道:“遗留下来的文化充满巨大的力量,它们有深远的根基并影响久远,它们不会中断,靠着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承,这种文化几乎完好无损……在人们的态度和行为中发挥重要的指导作用”。
在平时工作当中,除了地域文化之外,我们最常直面的就是公司文化。作为一种双向选择的途径,从个人角度出发,公司文化代表了公司中大部分人(至少是老板们)价值观的取向,如果能够认同一家公司的文化,至少说明较大概率不会和大部分人背离;而从公司角度出发,将一大批认可公司文化(也就是价值观)的人聚在一起,无疑会增加团队凝聚力,提升工作效率。
作为一个个体,我们不应拘泥于单独一种文化,可以尽量了解内外部的文化差异,博采众长,对自己的行为习惯和价值取向进行更新迭代。
4.规则:避无可避的社会桎梏
“凡是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新约·马太福音25:29》
我们生活的周围世界和制定的规则,与成功息息相关。对于加拿大国家曲棍球队的少年们来说,面对的最大规则就是入队时按照年龄分组,这就造成了同年前三个月出生的队员在开始时相对于年末出生的队员具备一定的体能优势。而这些优势又能很大程度上转化为更多参赛或培训机会,从而获得更好的成绩,由此良性循环,如同滚雪球一样,最终积攒成压倒性的优势。规则的设定,可能最后就造成3/4的人才被埋没。
作为一个Individual contributor,应当尽量做到和竞争者的差异化,树立并扩大自己在职场的优势;对于team leader而言,可以着眼于如何避免制定阻碍某些人获得成就的规则:正视下属条件的差异性,根据长处及公司需求,因势利导,在各自长项及有意愿的领域发展其长板,从而建立起“公平”的环境。
5.时势:有能力才抓得住
特曼将他观察的孩子们按出生年份在1903-1911和1912-1917进行分层分析,发现可能由于世界大战和经济危机的作用,出生较早的前者更容易失败。其他影响个人成功的时势包括出生低谷造成的竞争者缺失以及特殊历史背景带来的特殊机会等。
现今在计算机领域大展拳脚的大佬们,很多都是上世纪50年代生人,在计算机开始应用于个人领域的70年代时,这些20岁左右的年轻人迅速抓准时代的脉搏,自此成就辉煌事业。
那么是否我们就此坐等机会降临呢?很明显,答案是否定的。
书中举了比尔·乔伊、比尔·盖茨、和乔·弗洛姆的事例说明,在机会到来之前,他们早已在各自的领域倾注了上万小时的心血,为拥抱世界的变化做好充足准备。
“10000小时法则”最早出自于K.Anders
Ericsson的《The Role of Deliberate Practice in
the Acquisition of Expert Performance》,意指如果想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必须付出长时间持续不断的努力。此处的“持续不断的努力”指的是刻意训练(Deliberate
Practice):突破自身舒适区的改进式的练习。
语言专家Stephen Krashen教授在他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中提到的“i+1”原则可以作为刻意练习的理论基础,i代表学习者自身现有水平,i+1即练习的水平要略高于练习者水平。代入“舒适区”的理论可以理解为每次练习都略微突破舒适区的边界(而不是大幅提高难度达到恐慌区)而进入学习区,熟练后此处学习区即转变为舒适区,再按此方法循环罔替逐步扩大自己的舒适区,使得练习的技能和知识能够成为自身本能性的反应。
10000小时刻意习练的效果可以归为两个因素的乘积:时间的丰度×时间的长度。丰度指单位时间内对自己的提升,而长度则是投入时间的总时长。因此,坚持的作用不言而喻。而能使自己坚持下来的一种重要方法就是能做到“热爱困难”,在挑战困难、挑战自我的同时获得成就感和乐趣。
并且,在提升自己能力的同时做到耐心等待,机会到来时“尽早接触新事物,以获得最大的红利”。
��yN9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