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的春节至今,有了两次特别的“第一次”尝试:第一次做蛋糕,第一次发面做饺子,从最初的,想着自己做,到最后全家6人一起开心地做,享受美味成果,这过程中有了一点点觉察,特此记录。
第一次做蛋糕
农历初五起,我们就说着孩子生日的蛋糕怎么办好呢。想来想去,我说,还是不买了,风险高。如果试下自己蒸蛋糕吧。然后,当然就是在群里请教各路高手,要准备什么,有什么步骤。初七早上起来,正当我袖子要大干一场的时候,婆婆开始聊:我们以前啊,就大概把蛋打均匀,加糖,最后加面粉搅拌均匀,蒸,就行了。当时我正按着嫂子教的懒人秘笈,用奶瓶分别量油、糖、面粉,还准备了盒装奶,嘴里一边附和着婆婆,嗯,以前好像是这样做的。心里却嘀咕着:又想来干预我吗?接着又说,感觉现在不同做法都要分开蛋清蛋白,蛋清要打发定型的呢。会滑很多。我试图睡服婆婆,听我的吧。我的是专家教路的。
物料都准备好了,其他步骤都顺利进行,轮到打蛋清,因为没有打蛋机,我试了用破壁机搅拌,想着会不会成功,试验证明,是不行的。我就又倒出来,继续手打。打了好久,都没什么反应。婆婆和老公就开始来帮我,轮流打,打了没多久,婆婆又说以前都不用这样的,直接就搅拌均匀就蒸了。我:嗯,记得小时候,我哦x爸给我弄的蛋糕也不用这样发的。怎么现在搞那么麻烦的呢。(因为真的累,我想婆婆更多的是不想大家那么累,尤其儿子,每当老公接手一下,婆婆就很快去再接手,她宁愿她打久一点。)
好不容易,4个大人轮流打了一个多小时,终于起糊了,绵绵的细泡。实在太累了,我们就没有再打,就直接搅拌均匀开始倒进电饭锅蒸了。
有了第一次做蛋糕经验,立马买了个打蛋器回来,想着下次用打蛋器打,想必更成功。过了几天,就有做第二次蛋糕,这次,婆婆又说以前就这样不用分开打蛋的。我心心念念想着要看蛋清打发成型的啊。刺又竖了起来。连婆婆告诉我最好换一个容器打没那么容易洒出来,我也觉得她在控制我,我就不听她的,说着,这种机器应该不会的。看到自己的情绪和斗气的战斗机样子,身体跟着斗气的念头走,完全没在意自己正要做的事情,结果,我在厨房和厅来回走,一次拿面粉,一次拿鸡蛋,一次拿牛奶……尝试着感觉呼吸,呼吸,呼吸,呼吸,幸好,一次比一次脚步慢了下来。一边量着分量,一边回想,婆婆已经说了好几次她的方法了,为什么不按她的试一下呢。买打蛋器为了不仅仅是看蛋清成型啊,为了让他们方便做啊,他们喜欢做啊。我喜欢的是他们喜欢我的想法。嗯。一样的,婆婆开心的是,我支持她的想法。我们都一样。
饭后,按着婆婆说的,按顺序逐个加进容器里,混好搅拌好,就放进电饭锅蒸了。事实上,蒸出来,也挺好吃的。
第一次发面做饺子
每天看着群里厨娘们秀的面食,看得心痒痒,昨天中午吃饺子,就聊起,不如我们也自己发面做饺子吧。之前提议过,婆婆觉得功夫多,就没答应。这次我换了个说法。我:听说发面要用什么酵母还是热水来开面,然后要放冰箱发面一晚上,第二天才可以的。是不是这样的?一个问题,老爷和婆婆就说起了他们之前试过的一次,用啤酒发面。我:啤酒也行吗?老爷:啤酒有酵母啊。我:哦,那会不会有啤酒味?好像也行哦。不如今晚发面,明天试下咯?可以拿个破壁机碎肉,就不用那么累了。这样,聊起了老人家的兴趣,就答应了。
晚饭后,婆婆让老爷准备开面咯,老爷说不用热水不用发面的,他百度过,人家说不用的。我的战斗机又要起飞了:我群里的朋友都说要发面的,他们很多北方的,经常做面食,说不发面会很硬的。家里安静了。才想到,也许老爷也想做好,每次他有新菜式都先手机搜食谱学习,再做的。这次,估计没信心,所以专门搜百度。
我:奶奶不是说之前老爷你用啤酒也能发吗?试一下呗,按你说的原理,应该没问题的。
然后老爷就做起来了。
今早开始做,老爷一边擀面一边说,面团不行,还很粘手,来回几次,情绪也下来了。我说,不行可以做包子啊,怎么包都行啊。婆婆也说是。反正试一下,肯定能吃的。鼓励下,老爷又做起来,然后我们就开始很随意的,小卷,饺子,各种形状大小不一的包子,太阳花包子。出来的成品,我觉得很惊喜,特别好吃。
就在我码这篇文章的时候,老爷和婆婆又再说起,他们的朋友们说,饺子不用发面的,包子才要的。我:不发面会硬吧,我朋友真试过好硬喔。说完这句,我后悔了,我又给自己挖了坑,又准备辩论赛吗?
然后就想办法填坑,是不是(老爷婆婆朋友)他们的面粉不同?方便一点啊?吃饭的时候我们已经转了别的话题。
无疑,我还是那个宇宙最强的控制器,只会死板地按着既定程序走。
刚刚一边吃饭一边想,我真的很容易陷入对,错的框框里,然后只看到自己框框里的,很害怕二次变化,修改,也很缺独立思考。比如说,请教了别人做法,就很紧张地,要按着做,有一点点做不足就会不安,还有一个想法是,我提出,我做不成功就是我不好,给自己加了一层又一层的枷锁,压力。而且,会因为这样,极力想控制别人,生怕别人不听话会坏事。
事实上,对,错,是谁来定呢?什么标准呢?我请教的方法是对的,难道他们请教来的方法是错的吗?我认定他们不听我的,不信我的,想控制我的,然而,于他们而言,我又有什么区别呢?
我想,这也许是,太自我。当我坚定不移地当控制器,程序开启后自己断了和外界连接,包括和人的连接,机会的连接。也许,做出来的成果只有我一个人自嗨。也许,我要一去到尾,撞得一鼻子灰才知道停机,重新再来,再调试,再出发。
假如,我只是一个连接器,可以联动中外,我需要放开自我,才多了灵活性,才有机会随时调整程序,才有机会感受身边人,感受客户的感受。像这两次,看到对方,接纳对方的意见,他们才更愿意参与进来啊。
不是说控制器错,连接器对,我想,这都是过程,路长路短都会走到终点。
然后,我又想起了敏捷思想,就是在不断的联动,沟通中,互动协作,交付更高价值。
在各种关系中,更高的价值,是更和谐,大家都有更多机会表达自己表现自己,是更开心,更愿意凝聚在一起,是不是这样呢?
如果是这样,我就学着当个连接器,不管路长路短,反正走这一趟,就撬动起更大的世界,更大幸福感价值吧。
幸好,刹车还算及时,队友,老爷,婆婆都更支持我们动手做喜欢的事情。比起以前,一直想,他们怕麻烦不支持我,大概就是:要么我以为,要么谁喜欢被控制咯。
咦~好像运营也会这样哦(´-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