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走到办公室的时候,都会这么想,今天要提高效率,专注认真,把某某任务给搞定了。可是每当临近下班才发现,很多要做的事情,其实还没做多少,于是不得不加班补救。
我想看清楚这时间都被什么占去,于是从第三视角观察了自己一上午的行为和思想。
上午9:20正常过了一下项目进展,明确了各自当日的任务,回到座位上时已经是9:45了。没有着急去做计划里的事情,总觉得一天的时间才开始,还早。于是打开邮箱,看看有没有什么新的消息。扫了一眼新邮件的列表,多数都是垃圾邮件,但还是点开了其中几个,某某项目组评上什么奖了,某某人生日需要点祝福了,有个节日的活动推送还不错呀...这一看,不小心就到了9:55。
那么赶紧开始任务吧,嗯,先打一杯水,正式开工。可是刚回到座位上,喝着水的时候,突然想起来需要请教朋友几个有关中医学的问题,于是把之前手机里存的药单,用微信发给了学医的同学。心想他们应该也在上班,也不着急要答复,正准备开始工作时,突然在其他群里蹦出来几条消息,于是又点开浏览了一番,看完之后也不忘去看看有没有新鲜事在朋友圈里更新。
这一切的一切打发完之后,发现时间已经到了10:10分了。按照8:00上班的规定,此时已经过了一半的工作时间了。抛去弹性上班的一小时,早会的半小时,我在工作之外的时间浪费了近半个小时。
一股由内而外的愧疚感突然升起,让自己突然紧张的开始了工作。从十几个文件夹列表里翻出同事传过来的文档,打开对应的项目程序,对照着review起来,刚翻过两页文档,补充了几处方案描述,看着代码的时候,脑海不由的浮现出周日下午看完的一部电影,那完全是一部烂片嘛,选的演员也堕落了,剧情毫无逻辑,白白浪费了一个下午的时间。
不知道为何思绪就从项目的方案切换到电影上了。这一愣神时间就到了10:35,又不由自主的划开了手机,咨询同学问题的窗口还没有答复,也没有新的消息,感觉思想无法集中,去上个厕所,洗嗽一下收收心神,调整下状态,然后再专注做事情吧。
从卫生间回来后,时间大致到了10:40,一股任务的紧迫感来了,就是加快了文档的review速度,在需要我补充详细说明的地方飞快的敲打起来。其实这一部分内容已经准备好了,只消遣词造句的写一下存档就行,可是中间回复了几个同事的问题,又拿起手机翻看了几下,本来十分钟可以做完的任务,当把文档及代码对齐之后,时间到了11:10分了。
一个小任务的完成,心里顿时一松,又去打了一杯水,打开邮件看看有没有新的邮件,正准备投入到另外的事情中时,一个同事过来交流起一个测试的问题,从方法,标准,以及严谨性方面,三个人讨论了近15分钟,时间一下子就到了11:35。
还没有形成最终的尝试方案,就被其他的同时催促着吃饭了,因为时间到了11:40了...
这就是我的一上午,一件10到20分钟就可以完成的事情,我花了一上午时间...
看一下各个时间点,9:20、9:45、9:55、10:10、10:35、10:40、11:10、11:35、11:40...
看一下做的事情:浏览垃圾邮件,看手机,打水,上厕所,回复不相关消息、讨论责任外的问题...
整个时间被打的太零散,毫无专注的时间段。对此我分析了三个原因:
1、没有任务的紧迫感,没有从意识上认识到工作的重要性。
2、环境因素干扰的太多,手机是主要的影响源
3、最主要的一点,大脑的思维跳动太活跃,容易从当下的场景切换到发生过的场景,或者是未发生的场景,没有形成一种沉浸式的专注模式。
那么怎么去改变呢?
说实话我也没有想到很好的方法,之前听了《瞬变》、《正念的奇迹》,读了《知行合一-王阳明》,最近又在读《把时间当做朋友》,然而并没有给这种低效的工作带来一些起色,那么听得读的那些书的意义在哪里?
需要结合自身的这种情况,认真的分析一下。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