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又来交作业了。在张淑娟老师的第二堂《大学生学习思维与元认知》上,老师给我们讲了动机领域,但给我留下最大印象的还是"反馈"这一问题。
刻意练习报告
总体要求:对于这门课程中的知识点,选取自己认为最重要的知识点进行刻意练习(不同报告知识点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按要求回答以下问题展示自己从“知道”到“做到”的刻意练习能力。
(1)我学到了哪个知识点? (作答要求:选一个我们课程中的知识点,详细展示,并标明出处)
在学习生活中,我们每天要对许多事做出判断和处理,而这些处理或好或坏都会收到一定的反馈,有些是他人的看法,有些是自己的考量,更多的是处理结果确确实实带来的利弊。从这些反馈中,我们可以做出更好的选择,但是我们不能被反馈绑架,从而去盲目的肯定或是否定自己,我们应该做的是正确利用反馈去起到一个事半功倍的效果。
(2)我是怎样用它的?(作答要求:展示上述知识点是如何指导自己的学习的,要求有时间、地点、具体的知识、自己之前的做法、优化后的做法等)
上周的无机分化课,讲到了配合物中金属离子的副反应。课后做题时,身边同学问了我一下书上的一个公式,我瞄了一眼没仔细看(也有部分原因是我跟着书上内容推另一个公式,ps也是他问的哎)随口就说书上的应该没错,你先自己算一下,一会再说。在这里,课本给了我一个错误的反馈,让我盲目认定它就是对的。
优化之后的做法(也不完全算,主要是另一种反馈太多,所以我看来,解决被反馈绑架的方法,除了跳出,也可以多接受不同方面的反馈):晚自习结束后,在宿舍中按照前置公式推了好几遍(至于为什么推,因为又有同学问了一样的问题,还拿出了自己的笔记推导过程),又去翻公式中用到的前置知识,最后发现好像书上真错了(好吧,无机书之前错误也不少,不然又被教材绑架了),和同学讨论良久不敢下决断,最后还是请教的老师,就为了一句它错了。
这种来自比较权威的反馈确实容易绑架自己的决定,当然另一种则是众人反馈与自己不一致的时候。
(3)我还想怎样用上它? (作答要求:设想新的应用情景,其他要求见第二问)
当我了解了如何不被反馈绑架时,反馈就可以用在许多地方。
比如用在人际交往之中,在接触其他人时,借鉴他人反馈与自己实际相处的反馈,不因他人的评价而去刻意交往或是疏远,可能就会得到一个交心的朋友。
可以用在我学英语的时候,每次我的大脑处理到和英语有关的东西时,给我的反馈都是这东西学不会、没必要学、混完就好。我被自己的主观反馈绑架,彻底否定自己,自然英语学不到东西。优化之后,可以给自己一个积极暗示,没必要去厌恶这门学科,思考一下它的实用和当前价值,会对自己的英语提升有些帮助(当然不妨碍不喜欢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