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又是一篇跟高考有关的文章,今年江苏省高考作文题目:俗话说“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也有人说“有话则短,无话则长”,无话的时候也要说出自己的见解。在这个时代,是彰显个性还是提倡创新?以此为题材,写800字作文。
一位学生的作文引起了我的深思:
高三的生活每天学习10个小时以上,我没说话;暑假期间交几百块上市里举办的网络名师课堂,我没说话;强制学生去校外私人书店购买指定辅导书,收手机,禁游戏,面对老师“考不上大学,你就完了!”的口头禅,我也都选择了沉默....
谁也叫不醒一位装睡的人,既然不同的声音和见解会被选择性无视,那么我们说再多仍是个“哑巴”。
18岁该说什么?
什么年纪就说什么样的话。
18岁的年纪,我应该说些什么?
荷尔蒙在高速分泌,你却让我说“儿女情长放一放,到了大学都是姑娘”;我明明向往诗和远方,你却让我说“三点一线才是最美的地方”;我说我打篮球,你却让我说,“打个球!高考完了你能玩个够!”
18岁,该嬉笑,该怒骂,该指点江山,可为了挤进辉煌的大学殿堂,我们的青春黯然,该做的事太少,没说的话太多。
话,长短并不重要,关键是说了有人听。
在他的字里行间里我看到了自己,不仅仅是我一人,这些字句是上万中国学生的的生活缩影。我们一直被考试鞭笞着,在我们最珍贵的青春时光,其实应该是“琴棋书画诗酒花”的生活,却硬生生被我们过成了“柴米油盐酱醋茶”。生活的觉得大部分时间都是为了考试,从小学考到初中,从初中考到高中,从高中考到大学,然后大部分学生在大学这一段该好好学习的时间开启了玩够本的生活。
考试是必要的,但是我觉得真的不应该重要到这样的程度。学生们本应丰富多彩的生活因为考试而变得黯淡无光。我在刚进学校的时候,看一位很优秀的老师带一年级学生,每节课的课间都关上窗户把学生们全部关在教室里写作业,上课的预备铃响了才放他们出去上厕所。午休时间也是布置大量的作业给他们写,因为教室在打扫,他们进不去,所以就形成了我们学校特有的景观——学生们搬出自己的凳子放上要写的作业,蹲在那里写作业。不仅仅这一个班级,中午我们老师吃完饭,在回办公室的路上,放眼望去,全是蹲在那写作业的学生。如果当中有我的孩子,看到这幅场景我一定会心疼。我们只是下面的小学校,中心小学比我们学校更甚,我们老师去中心小学看了,都是觉得望尘莫及。中心校学生考出的成绩都很出色,平时老师教课速度很快,书本教完后就各种题海战略,一二年级的孩子每天回家都至少两张试卷再加一些习题,都要做到八九点,甚至九十点才能睡觉。我们下面的学校当然也是紧跟他们的步伐。
期末统考改卷也让我大开眼界,一年级的看图写话,题目要求能写几句通顺的话就可以了,可是改着改着,就形成了一个改卷潜规则,字数少了就算语句优美通顺也是大扣分数。因为中心校平时的训练要求就是写一大段话,看到他们的学生都是一大段话,下面完小的孩子只写一两句就不免变成炮灰。我觉得这完全是在揠苗助长。
国家嚷嚷着减负,学校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国家规定不能给学生订课外资料,学校就让家长自己去买,老师布置了这些课外作业还要家长自己对着答案批改。有点文化的家长还可以应付,没什么文化的就比较难了,就算有参考答案也不知道怎么解释给孩子听。我们这里尚且如此,其他地方更不用说了。小学就这样了,初中、高中更加难以想象。教育本来就是一件应该慢慢进行的事,为什么我们都要这么急。教育都这么急功近利了,教出来的学生不免也会这样子,生活中不免喜欢走捷径。
还有一件令我非常难以启齿的事,我本来以为教育界是很干净的,踏足教育界后才发现并不像我想象中的那样。就拿给学生订资料一事来说,因为上级不准学校给学生订资料,但是不订资料我们又赶不上那些订资料的,所以我们都借鉴他们把书订在书店,让学生自己去买,这样表面看上去跟老师没关系了,实际上还是算老师介绍的生意,书店会给老师一大笔回扣。这样就导致很多老师盲目订资料,不管资料用得到用不到,用不到来不及写的,就让学生回家自己写,或者当成寒暑假作业。还记得我刚来学校那会儿,刚赶上这事,我不想拿回扣,就让书店给学生打个折便宜点给学生当作给我的回扣。这事被校长知道了,教训了我一顿,我这样子做,其他班级学生去买价格贵了,不就知道其他老师拿回扣了吗?我这样子做让其他老师难做,我这样是错误的!好吧,问只能同流合污来融入大家的模式,让自己不至于被大家排挤,众人皆醉我又何必醒着。
中国教育投入与其他国家相比是最少的,而强度却是极高的,这样的教育不免令人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