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这篇文章是我两年前第一次去黄山的时候写的,被黄山惊艳到了,激情满满,因此写出来的东西在我回头看时还能体会到当时的感受,最近又去了一次黄山,是完全不一样的感觉,去的人不一样,心情也不一样,更让人惊喜的是见到的山也不一样,上一次是细雨中温柔的黄山,这一次是晴空下热辣的黄山,故地重游中带着一些新奇和亮眼,黄山能给我们展示这种魔术般的变化,它给的灵感也会让我再次提笔记录。
正文
每个人去黄山的原因都是不同的,我对于黄山的执念源于四年前的错过,去过黄山之后才发现,旅行本就是一场场的相遇,在相遇之中相识,在相识之中相知,于是我不再觉得四年前的遗憾是称得上的遗憾了。
从黄山回来已经近一个月,尽管已经过去了这么久,对黄山的印象依旧鲜明,高山巍峨,青松遒劲,巨石孔武,还有缭绕有如仙境的云海,雨中的黄山清丽干净,虽然错过了日出,但是等待日出的心情是独一无二的,当然,还有一起分享黄山风景的人,我…要重新拾起对黄山的心动了。
部门组织秋游活动,目的地里有黄山,经过价格、人数等等几座大山的考验,一个17人的小团队成立—黄山铁粉团,名字是俗了点,但是背后的坚持难能可贵。出发那天,一路欢声笑语,我们从南京的秋风和煦中穿过一路的冷冷秋雨来到黄山市,到达时已是晚上九点,映入眼帘的是干净的街道,雪白的灯光照的街道两旁的商铺、旅馆异常整齐,而五彩的霓虹则给这座城市披上了繁华的外衣,很好,第一印象毕竟是不错的,带着这份好印象,我们沉入甜甜的梦乡。
早晨天未全亮,我们便被淅淅沥沥的雨声敲醒,推开窗,瞥见这个城市的一角,只见宾馆依山而建,山上绿树郁郁葱葱,那绿意迎面扑来,让人瞬间没了睡意,神经被这股清新刺激地兴奋起来……
经过漫长的等待,我们终于坐上车前往神往已久的黄山了。车子沿着盘山公路上山,山脚种得是层层叠叠的竹子,车子一路上山,竹子也仿佛一直在拔节往上,看不到顶似的。司机师傅高超的车技让人时而捏把汗,时而又因为窗外的风景而暂时忘记这惊险给人带来的眩晕感。我们在山路上一直向上,向上,视野也越来越开阔,下车后,你只能惊叹一声“哇”,尽管我们还未登顶,只是在半山腰而已。游人是多了点,但是触目所及的远山,山上的大世界让人产生的崇敬感是可以完全忽略这些的,而我们的朝圣之路也正式开始。
我们是坐缆车上山的,缆车缓缓上升,透过缆车能够看到山上已经泛红的树叶,一叶知秋,黄山的秋味就这样展现在我们面前,秋雨笼着山林,山林紧紧箍住岩石,岩石的苍茫则加深了秋意。黄山石奇,每块石头无论大小都有其独特的形状与生命力,而这份生命力需要我们穷尽自己的想象去衔接,有的神圣如佛增加了黄山的神性,有的俏皮如松鼠增添了黄山的灵动,有的如画般展示着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小故事:鲤鱼越龙门、龟兔赛跑;黄山石险,险在它的遗世独立,无论世间风云变幻,它屹立于天地之间,如笔般书写着自己的不朽,在这里你会感叹永恒也许是存在的。说完黄山的石头,必然要提黄山的松,我们终于走近了,从小听到大的迎客松,印象中的迎客松应该苍老地如同一个佝偻的老人,站在那里独自承受着时间给予的沧桑,然而站立在我们面前的迎客松却壮硕如一个青年,苍翠的枝叶亭亭如盖,苍劲的枝干有力如虬龙,旁边还有不知名的松树映衬着,这让迎客松少了几分高冷,多了几分优雅。除了迎客松,我们不能忽略黑虎松的霸气,连理松的喜气,卧龙松的贵气,还有松树群如灵芝般的秀气,每棵松树都有它的故事,这些故事在时间的砥砺下会显得愈发动人可贵。
那黄山和我们的故事呢?我们十几个人决定徒步穿越西海大峡谷,这条路上已经少有人走,远离人声,而我们和黄山的距离却更近了一步。午后的阳光洒满整个山林,偶尔能听到几声鸟叫声打破岑寂,我们踩在青石板路上,一步便是一处风景,对于黄山而言,没有最好的风景,只有更好的发现。山水写意真实地摆在我们面前,它是动态的、变化的,山上是响晴的清晰的中国画,山下是只缘身在此山中迷雾丛生的油画,白天是唐伯虎式的欢喜李白式的大气,傍晚是梵高式的忧愁王维式的清新,我们只能一遍遍的惊叹,一次次的称奇,我们用脚去丈量,用眼睛去饱饮,狠狠地品尝黄山带给我们心灵上的震撼,尽管到最后我们都累的走不动了,这辛苦很值得,因为每一个人都身体力行地完成了这次心灵的旅行。在山顶上过了一夜之后,我们一大早起来看日出,丝毫不受前一天的影响,依然热情满满。整个天地都被浓雾笼罩起来,混沌一片,不知过了多久,天空出现一条鱼肚白,远山的轮廓也依稀可见,大家都惊叫起来,仿佛眼前一轮红日金光闪耀,鱼肚白逐渐扩大,山风吹过,山峦清晰可见,远处云海翻滚,亦如我们不断翻滚着的心情,云雾携着山风再次涌来,我们却愈发平静了,天越来越亮了,没有等来日出,等来的是我们新的一天,我们没有失望,大概是因为在等待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这起伏的心情比日出更壮丽,这便是黄山带给我们的再一次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