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小姨多鹤》的时候了解到了这段历史。今天在图书馆看到这本书,一口气读完了,小说源于生活,可读性更强,但是真实的故事更让人潸然泪下。
看完去百度日本遗孤,看到说有文章说李淑兰老人和养女失联了,我赶紧打开书,不就是那个开包子铺的家庭么?竟然会失联,再搜最新的文章,说2015年的时候经过千辛万苦,90岁的老人和70岁的女儿又见面了。
李淑兰已经是最后一个老人了。
口述大多纪录于90年代,也就是20年前了。不仅看到了收养的历史,也顺便看到了闯关东先民的一些生活状态,比如打多穷困的童年、结婚、学手艺,做生意……
中国人真的是博爱啊。现在的年轻人说孩子养不起,那个时候无论如何仿佛都可以再多养一个人。收养日本遗孤的父母的心态也不同,感觉大部分是没有孩子,看见奄奄一息的日本孩子也就无所谓是不是日本孩子了。有两个家庭是特意去捡孩子,让我觉得很不可思议。
起初想不明白为什么一定要回日本,有的已经没有亲人了,百度查到的资料说,那些不会讲日语,生活习惯价值观都不同的50多岁的老人,回去大多数靠领生活补贴,我想,回去之前可能没有预料到那些艰难吧,有些只是为了给下一代提供一个更好的环境。毕竟前几天在知乎上看到,那个年代的名校大学生,去日本竟然做背尸体的活,赚的还无比多。何况80年代呢,好像就是前几年,有机会去日本定居大多数人都会愿意吧,何况80年代是日本发展的巅峰而中国刚刚发展穷的不行。
只是那些老人一定都是撕心裂肺的痛苦。吉林有一个楼,里面住了20几户养父母家庭,我猜大多都是没有子女的。还好部分遗孤还是让人欣慰的。
12. 中国母亲与日本遗孤口述史
最后编辑于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