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雷德,60岁,40年的工作平淡无奇,生活亦如此。87天627英里,横跨英格兰,从英国最西南到最东北,一个信念:只要他走,老友就会活下去!
1.平庸的一生
大部份的人选择的人生其实是平庸的过一生,而与平庸对立的,也并非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或者不折腾不作死就不罢休的精神,我认为,不平庸的人生,即是过好当下的每个瞬间,珍惜生活,好好爱。说出这样的话来或者太过简单,可是,要想人生不平庸,首先学会活在当下应该是关键。当然,我们也可以选择一定要轰轰烈烈一定要生命不息折腾不止或者选择平庸一生。
回看主人公哈罗德的大半生里,都献给了格子间的两点一线,全然没了自己的思想与个性,也无从谈起勇敢二字,他甚至不知道自己倒底是谁。当接到好友奎妮的一封告别信的时候,才幡然醒悟,自己迷失得太久太久了。人生不应该是这么过的,不是吗?当半截身躯已然入土时,我们才发现走的路离自己想要去的地方越来越远。所幸的是,我们比哈罗德知道这一点似乎要早得多,人生还有好长一段路要跋涉,做好准备,重新起航吧。
从骨子里我们一定觉得自己不应该是一个平庸的人,或者说不应当过平庸的一生。既然如此,那就用行动证明!
2.信仰、信念的力量
从哈罗德走出家门的那一刻开始,或者应该说,从他收到奎妮的信开始,心中原来所有的堡垒便全部瓦解了。是的,只是一层层裹挟着自己脆弱又卑微的心的无谓的盔甲。一瞬间点亮了哈罗德的心灯的,是加油站女孩的几句话,更多的是哈罗德内心中燃烧起来的对过去时光的奋起反抗。
当一个人找到了信仰与信念时,内心的力量才真正的变得强大起来,似乎什么也阻止不了自己向前行走,除了来自内心自我的否定,其他的人事物,都变得如此不重要。我们之所以不能坚定的前行,是因为我们还没找到可以令自己信服并坚定的信仰与信念,所以,我们焦虑、抑郁、踌躇不前,我们选择困难、逃避现实。
哈罗德告诉我们,不论你是什么时候找到自己的信仰与信念都不会迟,坚持下去就好。在人生长河的尽头,回忆自己短短的一生时,才不至于悔藏心间啊。
3.不同的人与不同的人生
哈罗德一路行走的路上,遇到了形形色色的人。加油站女孩、喜欢简斯丁的女人、银发绅士、骑自行车的母亲们、著名演员、跟随者、朝圣者们、里奇、、、、、、还有一只狗。每一个人,都有各自或精彩或伤心或愤怒或、、、的人生。有的人对哈罗德施以真切的帮助;有的人表面相随背后后却搞起小动作;有的人在人前光鲜靓丽,人后却全然无了正人君子的模样;有的人因着身份的关系不能好好表达爱意;有人的口中说着要朝圣,却实际干着摸狗的勾当;当然,一路上,咱们的哈罗德在实在不能避免与其他人打交道的时候,却还是得到了大部份的帮助,这世间,能对陌生人施以简单的援手的人不多,却也不少。
在书中,这些路上偶遇之人,一定有你或我的影子,这里面的她/他,是否真的快乐喜悦呢,如果是,祝福你的人生永远如此!
4.心态在行走中的变化
我们敬爱的哈罗德先生,在他的妻子看来是如此不负责任的做出来的行为决定,一度让哈罗德也时常陷入深深的自责当中。他们为自己辛苦储蓄下来的余生的养老金而担心;为年老的身体而担忧;为这一路上不可预知的所有事件而不安;为友情爱情亲情的混杂感到无助;更多的,潜藏在哈罗德与妻子莫琳内心最深处的,是来自于家庭多年前的一场变故,所带来的打击和无法面对难以承受的痛。
当哈罗德一个人走在路上时,他不断的回忆着儿子戴维的一切。这些回忆刻画出来的感觉是如此令人揪心与无助。哈罗德对自己作为丈夫而言兴许是合格的,可是,如何学习做一名合格的父亲,却成了他心上的针尖和喉咙里的鱼刺。我时常觉得,人,要想改变的意识存在脑间的时候,改变就会变得容易;可是,当发现问题却不去改变,最终得来的只会是痛苦。
当哈罗德艰难的走到一处农场露宿在某个角落时,清早的一瞬间让他觉得,即使没有身外物亦可走得很远,当然,亦需要放下心中欲望,当所求变少,达成目的才会更轻松。可是,我们常常觉得什么都不能缺,这个也要那个也要,最后,拖着满脑袋的欲望,再也装不下其他有用的思想。
5.失去儿子所带来的心灵伤痛
哈罗德在行走中不断回忆儿子戴维,从刚出生时的模样,到学走路,到海边玩耍,到长大自暴自弃,到自杀。而妻子莫琳,则用打电话的形式假装着戴维还在人世。两人关系也自从儿子去世后便变得不再如从前般亲密,莫琳对生活也失去了希望与热忱,原本光彩照人的家里,变得如一潭死水般,而几十年如一日的平淡夫妻生活,也因为分居而更加变得冷淡,两人的谈话从无任何激情与情感,只是如蜻蜓点水般的寒暄。
文中透露出的无声的绝望,在最后揭视出来的时候,还是让我震撼到了,我曾试想戴维会如果看待哈雷德的行为,是给予喝彩重新认识自己的父亲,还是漠不关心无所谓呢,可是,当最后看到哈雷德写给加油站女孩的信时,我才明白为什么莫琳给戴维打电话,线那头始终是沉默;我才明白为什么哈雷德离家如此久他去毫无动静。
而哈雷德,终于有勇气直面这几十年内心黑暗面的时候,我为之动容。而莫琳,在经过一个人的痛苦挣扎后,再次审视戴维小时候的照片时,亦发现自己的丈夫其实并非不爱自己的儿子,而是爱得深沉去不知如何表达罢了。
这种痛苦,愿在莫琳的抚慰下,远离我敬爱的哈雷德先生。
6. 写给莫琳
自从莫琳搬离主卧室,莫琳是带着恨的。她恨哈雷德为什么不爱自己的儿子,而这个不爱,却是她自己主观臆测出来的结果;而这个结果也是因为无限的伤痛所致。其实,我们可以感觉到,如果莫琳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在一开始的时候就和哈雷德沟通,也许她和哈雷德的感情都不会如此冷淡;如果莫琳愿意,当然最后她也这么做了,就是认同雷克斯这位邻居,这位热心的老先生,也成为了莫琳在最困难的时候的一颗定心丸;行进途中,莫琳终于去到哈雷德所在位置去见他;最后,也鼓励哈雷德直面内心,勇敢去见奎妮。这一切,都见证着莫琳的变化,她也从包裹着自己的厚厚的壳里破壳而出了,这是多么令人欣慰。
破茧成蝶,只能是自己从里面打破看似坚硬的保护壳,任何人都无法替代你自己。
7.哈罗德的原生家庭
说到原生家庭是一个很复杂的话题,文中简单的提到了哈雷德回忆自己小时候的片断,除了想着取悦自己的母亲,甚至还不会有结果时,让他变得越来越缺爱;同时,也正因为缺爱而导致自己不知道如何来正面表达爱意,除了对着自己的孩子像母亲一样莫名的笑笑以外,也不知道应该说些啥。
我们每个人都有为人父母的一天,当面对自己的孩子的时候,希望强大的你,战胜内心的不适,勇敢表达对你的孩子的爱吧,改变原生家庭所带来的潜在负面影响,你,可以的。
8.每个人生命中都有一个奎妮
奎妮就像一颗宝石。
在哈雷德觉得工作特别趣时,与奎妮的短暂出差旅途,给两人都带去了欢乐;在哈雷德因为醉酒犯下错误时,奎妮却挺身而出扛下黑锅;当哈雷德准备毫无色彩过完一生时,是奎妮再次点亮了他的生活。
我们一生中,总是会遇到一个或者很多个像奎妮这样的朋友,他们看起来也和奎妮一样,普通得不能再普通,却也有很多有趣的时候,像奎妮会倒着唱歌一样的有趣。也会在某些时候消失在我们的视线中,就好像他们的出现只是为了成就我们的某断时光一样。也会在某天突然消失在这个世界上的时候,提醒着我们不要再辜负自己辜负有限的人生旅程。
举杯,为我们的挚友奎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