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幸福的定义
幸福是快乐与意义的结合。意义指的是目标感和使命感,快乐是短期的积极情绪。幸福是持久稳定的,饱有积极情绪的状态。一个幸福的人也有不开心,但总能比较快的恢复到常态,这就也叫有较强的心理免疫力。
兼顾当下利益和未来利益,通过这两个方面,人生的幸福分为了四个象限:
提倡第一象限:感悟幸福型。未来利益和当下利益两者都注重,有目标又享受过程。简单地说,就是旅途中达到目的地和欣赏路上的风景,这两者都让我们感到幸福。
第二象限:忙碌奔波型。注重未来利益而轻视当下利益,痛苦的过程是获得未来幸福的必经之路,只有达到目的那个时刻才是幸福的。然后真正的幸福感是长期细小的小幸福构建出来的,突然的成功体验,带不来真正的幸福。
第三象限:享乐主义型。只重视眼前利益,不管未来怎样。及时行乐,总是在满足自己的各种欲望,就算没有未来的目标,也可以得到幸福。但是未来怎么办?
第四象限:虚无主义型。两种都放弃,不相信生活,幸福没有意义了。
二、怎样更幸福,就是自己一直想要成为的斯多葛学派主张。一生努力,一生被爱,想要的都拥有,得不到的都释怀。
根据马斯洛的理论,人的需求是连续不断的、无休止的。人的需求永远得不到满足,那怎样才能进入幸福的状态。人们从来就没有长久的感到过心满意足,愿上帝赐我智慧,让我分辨出能及与不能及之间的关系。
很多人对自己的幸福熟视无睹,把已有的幸福,融入到自己的身体里,视为理所当然。但这些东西失去后,才明白它的可贵。
影响一个人幸福水平的因素中,50%与基因相关,10%是环境,40%是个人可控因素。所以每个人在原始幸福的基础之上,通过努力不断至少提升幸福水平,达到更幸福。
幸福来源于自己行为本身(积极、用心)。在我的信念里,在获得价值感的过程中更容易获得幸福,比如说自信、热忱,为想做的事做出改变。
在满足了基本的生理需求之后,幸福和财富的关联性就很低了。要想获得幸福,就不应该以获得财富为目标。人在获得快乐感受自我实现的时候,会激发出更大的潜力,往往也能取得更大成就。
三、幸福恋爱
营造幸福的亲密关系,需要无条件的爱和互相理解能够帮助建立亲密关系。
无条件的爱就是看重对方的核心价值,而不是外在的成就。有个有责任感、热忱而又有耐心的人,可能现在去做一件没有经济利益的事业。那么这份事业成功与否就是他的外在表现,而内心的激情与热忱就是他的核心价值。无条件爱某个人,只要他的核心价值还在,那他的外在价值并不是考虑的重点。
无条件的爱,会带来力量,会建立一个幸福圈。促使人追求有意义有快乐的事情,也能更好的激发能潜能和价值。
理解是爱的基础,熟悉对方。真正的理解他,会都带来更强烈的亲密感。使爱得到更好的成长。把注意力放在想被理解而不是想被认可上,打开心门,跟对方分享自己最深层的部分。
四、幸福工作
就是在工作中找到热情和使命感。用MPS方法来清理思路,找到既适合自己有具有幸福感的工作。M代表意义,就是你想从工作中获得什么,P代表快乐,S代表优势。依次写下所有觉得有意义的事情、所有令自己感到快乐的事情以及所有能发挥自身优势的事情,三部分的交集就是理想的工作。
即便目前不具有这样的条件,看可以从现在的工作中找到令自己感到快乐的部分,并积极培养工作使命感,在工作中表现到幸福,也会带来更优秀的工作表现。
五、自我打分
通过给自己打分,提升整体幸福含量。记录为自己平时作做的事情,给这些事情的快乐和意义这两个幸福指标打分。
根据分数来评估应该增加这件事的投入,或是减少。这个打分系统会让自己的生活更有意义更幸福。
比如说你觉得跟家人相处很有意义,按五分制可以得五分,并且能够获得较多快乐,可以得四分。在通过记录发现自己跟家人相处时间很少,那就果断加大这部分的时间投入。
又比如无目的的上网浏览并没有多大意义,可以打两分,而且并不快乐,快乐指数才两分。而通过记录发现这方面时间消耗得很多。面对这样的数据就应该减少无目的的上网浏览了。
记录下来之后,就很清楚的知道自己需要怎样做了。生活中总有一大堆杂七杂八的事情干扰,只有有意识的为重要不紧急的事情预留好时间,长期下来才会保证我们不会顾此失彼,本末倒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