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68课后实践】
这是2018年10月11日“崔律·100天精力和时间管理训练营”第10.4讲的课后实践。
<实践事项>
将说出的消极、负面词汇修改为积极、美好词汇
<实践日志>
1.我在本讲中学到的点:
1.1 “应该”补充:
(1)具有推测之意,代表可能性。比如“他应该明天会来吧!”“他应该知道吧”!“我应该明天可以去”。建议替换成“可能/多半”。
(2)道德义务书否属于“应该”。比如“给老人让座”。建议:可要求自己或身边的人(孩子),不要求他人
(3)我应该——>我选择,我愿意。
(4)最好——>我选择,我愿意
1.2 多想好的
(1)吸引力法则,“同类吸引同类”——书籍《秘密》
(2)为什么不是每个人都能梦想成真呢?答案在于:大多数人其实都在想着自己不想要的事物。或者说,他们都在想着自己想要东西的对立面。
(3)你心中想的是什么,你关注的是什么,你的能量就会流向哪里。所以,只关注好的!
1.3 多说好的
(1)宇宙不能识别“不要”,“不”等表示否定的字眼,它只能识别关键词。比如“希望明天不下雨”、“过马路时小心,不要被车撞到”。这是因为很多词汇本身自带情绪;对方(听话者)很容易只记住关键词
(2)表达的基本原则是:避免说贬义的、否定的、负面的词汇,尽量使用积极的、肯定的、吉祥的词汇。好例子:希望明天是个晴天。坏例子:“分手”或“离婚”,可能本意并不想真的“分手”/“离婚”,但提的多了,可能真的会导致分手/离婚。
1.4 多写好的
(1)你的能量宝盒还好吗
(2)小成就
(3)小确幸
2.我在实践中的亮点:
(1)今天在听课的过程中就想,崔律每天都说大家都很棒,其实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棒,遵循二八法则的话,也只有那20%是崔律口中“很棒的人”。由此联想到拆书反馈,过程中会有苹果和洋葱,如果大家都说你做的哪里好,不说不好的地方,那拆书家成长是比较缓慢的。想到这,脑海中浮现一个疑问,我的这个联想是否有逻辑问题。哈哈
结合今天讲的言灵,多想/说/写好的,貌似解答了我的那个“都很棒”的疑问,如果崔律说“你们并不糟糕”,大家关注的多半是“糟糕”,联想到的很大可能是“糟糕”的场景,而崔律用积极的词汇“很棒”,会让大家变得更棒,即使原本表现平平,那也会往“更棒”的方向发展。此时突然发现了自己后面联想的逻辑问题:多想、多说、多做,并不意味着只想、只说、只做。在拆书反馈过程中会有苹果和洋葱,那就是多说好的,少说坏的,并不代表完全不说。想到这突然释然了。耶!
(2)关于“应该”一词,发现太多时候用这个词是无意识的脱口而出,说完之后甚至自己完全觉察不到自己刚刚用了这个词。比如今天上午在和同事沟通的时候,我很自然的用了“原本应该这样做,但实际情况却不是这样的”,当时说出“应该”这个词时,有意识过了下脑子,事后想了好半天当时是如何表达的,才想起这个场景(因为当时沟通的事项太多了)。这里的“应该”表达的意思,是我本知道,但我没有做到或者是在真正做的时候没有意识到,只有在他人提醒时,才恍然大悟。在说完“应该这样”时,接下来就很容易陷入推卸责任的做法,比如我上午就说:“是应该这样做,但前段时间这些事是由另外一个同事负责的。。。”这里的“应该”如何替换更好呢?或许可以这样表达“这部分估计是当时忘记调整了,多谢提醒,我马上改一下”,这样也体现了自己的责任心。
(3)在与孩子沟通时,经常会说:不可以再看电视了!不要把衣服弄湿了等等,通过今天的学习,可以改成“现在关掉电视,我们以为来玩会积木吧”“洗手时应该把袖子撸起来”。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说了太多的“不要”却无济于事,还总是抱怨孩子不听话,不懂事,殊不知是自己表达的问题。虽然也知道要多用“做什么”来替换“不要做什么”,比如过马路时,我会说“过马路之前,应该左看看右看看,确定没有车才可以走”,尽管这样,还是会有例外的情况,原因不是不想用,而是意识不到那种情况也可以用“做什么”的方式来表达。表达的有些“绕”,希望不要别我绕晕。
3.我的疑问(周六答疑) :
4.其他想说的话(如有):
今天中午和同事一起吃饭,吃过午饭之后,和另一个同事出去溜会弯,以前总觉得这样做太浪费时间了,总觉得这些时间独处的话,可以做很多事情!之前崔律虽然讲过这方面的内容,当时却没有太大感觉,今天突然顿悟了,因为中午和同事吃饭的过程中,让我有了对孩子健康更多的关注,以前总觉得孩子多喝水不生病就行,从没想过孩子手上总长倒刺是是个问题(之前也知道是因为缺乏维生素,但没有想过这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所以在和同事一起吃饭、遛弯的过程,是扩充自己知识面,同时是锻炼自己表达、思维能力的过程。另外写实践日志、写晨间复盘,表面上看是一个写的过程,实际上是思考、反思、成长的过程。今天中午在和同事遛弯聊天的过程中,再一次意识到自己日清单和时间记录,目前都执行的不好,但庆幸的是每天都在坚持写晨间复盘。要好好把日清单和事件记录继续做起来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