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计划写一份APP体验报告,可是目标应用“为知笔记”在体验过程中的槽点不吐不快,又担心遗忘,所以独立成篇。
之前有用过的印象笔记、有道笔记,然后现在的为知笔记,让我明白自己很显然不是它们的目标用户:因为我一直期待一款小而美的笔记应用,不需要太多功能,只满足基本的增删改查就好了,哪怕不够美,也可以接受——所以实际用得比较多的反而是系统自带的记事本,尽管刚开始被丑哭了,现在却也习惯了。
最简单的才最困难。所以它们加云存储、加多端同步、加团队协作……加这么多东西分散用户宝贵的注意力,还怎么让人愉快地写笔记。
吐槽之前,先说优点:
1、界面简洁清新,没有视觉干扰又不至于视之无味。见(图1)
2、默认首页导航,近期、目录、标签,通过下拉切换而不是常规的Tab标签,扩展性好同时节约屏幕空间。近期、目录、标签之间也可以通过在屏幕上左右滑动进行切换,并且切换时会有渐隐的Tab标签浮层,与下拉选中项保持一致,是很好的视觉提示:点击下拉切换,与手势操作可以实现同样的导航目的。
这种处理方式的一个好处是,当导航项比较多的时候,通过下拉菜单收纳提高屏幕利用率,又可以避免如从第一项切换至第五项需要滑动四次的麻烦,控件与手势结合得非常好。
体验过程中个人觉得可以改进的地方:
1、个人中心,可以通过点击“汉堡包”图标打开;也可以在屏幕边缘向右滑动打开;当首页导航切换到第一个时,继续在屏幕向右滑动也可以打开。不是不可以提供这么多打开方式,但是容易增加用户识记负担,造成混乱。因为到了二级界面,没有“汉堡包”图标了没问题,但是又只能在屏幕边缘右滑打开了,即前面的第三种方式没有了:必须要把“个人中心”视作首页导航的并列项才可以理解。见(图2)左。
2、右侧隐藏的更多设置打开方式同上面的后两种方式,只是滑动方向改为向左。这样显得内容很分散又太过隐藏,而文本、拍照、语音转文字等又像是非常想要提供的快速新建笔记操作……感觉设计想法与实践行动好分裂。见(图2)右。
3、“创建团队和群组”,新建的组名称会显示在这个按钮的上方,可以想见,多建几个组以后这个按钮有可能会被挤出屏幕,想再建变困难。
针对前三点,做出的调整如下(图3):放弃下拉样式然后删除账号、流量信息,没有实际意义;去掉账户类型,只有当用户的操作超出免费用户权限时再提醒并提供升级入口;将原来右侧的内容合并到左侧的“个人中心”里面,并进行分组;新建群组固定到底部;注销收纳到设置里面。
因为是凭直觉对症下药,没有考虑到药的副作用,所以还有待持续改进。
4、最近搜索记录无法单条删除也没有显示批量清除的按钮。难道是历史记录条数达到一定数量才可以清除?(还有返回、图标、搜索输入框、搜索按钮,有一种越来越大,越来越重的感觉,失去了视觉平衡。)
5、添加成员的输入框,输入前有默认的提示文字内容。当输入报错,手动清空已输入内容后却没有恢复显示默认提示内容,必须要返回再进入此页才能看到默认提示,然后再弄清楚之前是哪里填写错误了。
6、最后是创建多级目录,看似方便管理,但是子集目录好像没有下限,而子集目录貌似又可以并列存在笔记,理解起来有点复杂:
笔记与子集目录的查看,前者是通过上级目录标题,后者是通过目录标题右侧的展开收起图标。某级目录下的笔记与子集目录逻辑上并列,但是查看、显示、操作却又完全分开,想想都觉得混乱。让人忍不住想问:完全把PC端的操纵方式照搬到移动端真的合适吗?
一个产品,追求能用就会放肆,要想好用就得克制。